物種豐富!如何更好培育淡水養殖適應品系?

光明網 發佈 2024-03-24T17:00:29.101666+00:00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建設農業強國與農業生物多樣性有怎樣的內在聯繫?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如何平衡?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如何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建設農業強國與農業生物多樣性有怎樣的內在聯繫?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如何平衡?我國農業生物多樣性現狀如何?如何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五穀六畜」、「一飯一蔬」都是我們關心的話題,科普中國智惠農民推出系列科普文章,歡迎關注。

水產養殖是指魚類和其他水生動植物,如蝦、青蛙、貽貝、牡蠣和海藻的養殖,現在我們吃的許多水產品都可以人工養殖。在淡水系統的養殖稱淡水養殖,在海洋系統或者在陸上建工廠,引用海水來養殖的稱海水養殖。無論海水、淡水,水產養殖都非常有益,可以為許多人提供食物和收入,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農村。

水產養殖起源於亞洲的淡水鯉魚養殖,我們的前輩范蠡是世界上淡水養殖的鼻祖,一部《養魚經》至今還是世界水產養殖界的教科書。雖然現在全世界淡水養殖已經很普遍了,但亞洲仍然在這個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占全球產量的92%。中國位列第一。

在無錫淡水漁業中心牆上的范蠡養魚經 圖片來自作者

在世界範圍內,大約一半的水產養殖產量是來自淡水或半鹹水中,另一半是來自在海洋環境中的養殖。大多數淡水中的水產養殖產量來自魚類。主要的淡水養殖物種包括鯉魚、羅非魚、脂鯉、鲶魚和鱒魚。淡水魚類的生產往往比海洋物種的生產更可持續,因為大多數的淡水魚類是素食的而非肉食性的物種,特別是我國的四大家魚青、草、鰱、鱅魚,以及鯉魚。例如,生產1千克肉食性魚類鮭魚需要2千克的其他小魚,這聽起來就很不划算。

我國四大家魚之青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我國四大家魚之草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我國四大家魚之鰱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我國四大家魚之鱅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所有的養殖品種都是從它的野生物種馴化和改良而來的,養殖品種的多樣性得益於野生物種的多樣性。我國的水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國境內江河、湖泊、水庫眾多,水生生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純淡水魚類就有近800個種和亞種,作為飼料的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的以及淡水藻類我們就不在這裡細說了。

河流生物多樣性從上游向下游遞增。上游以喜流性淡水魚類為主,中下游還有溯河性和河口魚類進入。

中國河流4大水系中,黑龍江水系是寒溫帶水系的代表,約有魚類100種,包括冷水魚種雷氏七鰓鰻、烏蘇里白鮭等和北方特有種施氏鱘等;黃河水系是暖溫帶水系的代表,約有魚類190個種與亞種。從上游、中游到下游種類數量逐漸增多,包括鴿子魚等特有種;長江水系是北中亞熱帶水系代表,有魚類332個種與亞種,純淡水魚291種,以江河平原魚類為主,鯉科魚類約占一半;鰣、鰻鱺等洄游性魚類在下游很多。中國特有珍稀魚類白鱘和胭脂魚主要產於長江;珠江水系是南亞熱帶水系代表,有魚類313個種與亞種,純淡水魚270種,特有種有須鯽、似魷等。

鯉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除了上述4大水系,還有10個水系,包括遼河水系、海河水系、淮河水系、錢塘江水系、閩江水系、台灣島水系、海南島水系以及瀾滄江、怒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水系等屬高原河流的水系,已確定魚種數多,待定魚種也多,土著魚類也多。

在統計年鑑中,中國漁業生產總體穩定,2021年,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690萬噸,其中養殖產量5394萬噸,占水產品總產量達80.62%。在水產養殖中,淡水養殖產量為3183萬噸,占水產養殖產量約60%。

主要淡水養殖品種之——鱸魚 圖片來自《常見水產品圖鑑》

水產養殖多樣性面臨著許多挑戰,更有多種多樣性重要驅動因素,包括市場需求,如野生捕撈魚類的供應量減少,導致了對養殖或這類物種的高需求。生態變化和經濟變化也是驅動因素,就單一養殖物種來說,也有相關的一些既定風險,例如病原體、寄生蟲敵害生物的影響,需要多物種的養殖。

多樣化的生產系統可能對環境變化,如氣候變化和/或經濟變化的挑戰更具彈性。水產養殖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保護和維持水生生物多樣性,特別是本地物種。政府和學術界也可以成為多樣化的推動者。其中一些驅動因素可能是暫時的,例如,在野生物種捕獲量較低的時期,市場可能是驅動因素,但漁業的恢復可以改善供應並降低價格,從而使養殖變得不經濟。

然而,養殖物種的多樣化面臨著重大限制,包括與開發新物種培養系統相關的技術挑戰。開發新物種的養殖並將最終產品推向市場可能需要10~15年的時間和大量投資。人工育種在這些物種中開發了大量繁育種和變種,具有不同的性狀,使它們適應不同的生產系統,如蛋雞和肉雞,耕牛和奶牛。

與植物和家畜相比,水產養殖中水生遺傳資源(AqGR)的品系開發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尚不清楚培育的水生遺傳資源的未來是否會遵循少數物種生產整合的類似路徑,或者多樣化的驅動因素是否會維持物種生產的更大多樣性。

目前,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決定是增加正在養殖的物種數量還是集中精力改進現有物種或品系的培育,並評估在培育適應品系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他們提出了以下的解決辦法:

一是確定可能發展的多樣化開發手段,例如,通過品系和系統開發,利用現有水產養殖系統實現多樣化,或開發新品種;

二是使用嚴格的選擇標準選擇多樣化物種;

三是選擇多樣化的養殖系統,一些系統可以促進多樣化,如綜合多營養水產養殖;

四是考慮使用本地物種或引進物種進行多樣化養殖;

五是重點培養不可持續捕撈的物種,特別是那些面臨著資源衰退的原來商業化捕撈物種,比如長江三鮮。

養殖物種的多樣化,是作為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應對措施之一,因為氣候變化可能使現有物種可生態系統消失,也可能為培育新物種創造機會。各國在制定與支持水產養殖增長的多樣化相關的適當平衡的政策和投資戰略時,需要仔細考慮所有這些問題。

近年來,我國漁業管理部門認真研究和實行按生態學規律開發和管理內陸淡水漁業,提倡根據水域中魚類的生產力和生物群落特點確定湖庫放養標準和合理引種,擬定科學的捕撈規格和定額,妥善處理養殖的增產和水域環境的關係,這一系列的做法有力促進了淡水水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出品:科普中國智惠農民

監製: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作者:劉雅丹研究員 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中國水產學會原秘書長助理、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秘書長助理

審核專家:潘曉賦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正高級工程師

策劃:武玥彤 姜楠

來源: 光明網-科普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