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達人養成記|白琵鷺和白鷺,一字之差,大有不同

瀟湘晨報 發佈 2024-03-25T07:47:13.326738+00:00

【開欄語】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瀟湘晨報晨視頻開展「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大型融媒體報導,從湖南洞庭湖出發,跟隨候鳥前往遙遠的北極。

【開欄語】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成果,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瀟湘晨報晨視頻開展「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大型融媒體報導,從湖南洞庭湖出發,跟隨候鳥前往遙遠的北極。

這一路上,記者將會遇見各式各樣的鳥類,它們外表、習性、品類各式各樣,讓人感嘆自然的美好,沉醉於生靈的和諧共處中。

瀟湘晨報晨視頻推出專欄《觀鳥達人養成記》,記錄一路上遇到的鳥類,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介紹特點,分享鳥語花香的美麗畫卷。

「請問一下,這個是白鷺還是白琵鷺呀?」3月13日晚上10點,「飛向北極——跟著候鳥去遷徙」大型報導團的記者捧著電腦向隨隊專家展示了兩張照片,兩張圖中的鳥類都在飛行,外形非常相似。

原來,報導團的記者們對著這兩張圖片一頓琢磨,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求助於專家。「下午只注意著拍攝和角度,兩隻鳥拍攝時間相近,我們也忘記了。」記者不好意思地說。

「這好說,你把圖片放大看看。」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總工程師姚毅告訴記者,「白鷺的嘴是尖的,白琵鷺的嘴是扁的,扁闊似琵琶,所以又稱琵琶鷺。」

由於白琵鷺和白鷺的喙的形狀截然不同,所以它們的覓食策略也大相逕庭。

白琵鷺的喙扁平寬大,像是一個精密的探測器,採取用喙在水中來回掃蕩的方法,一旦觸及食物就捕捉並立即脫水吞食。

△白琵鷺。圖/姚毅

而白鷺的覓食方法是先用腿在水中哆嗦著移動,讓水中的獵物也動起來,以便用長而尖細的喙對目標精準一擊,或夾住或穿刺到獵物從而進食。

「還有一個『土方子』,是我們用來區分這兩種鳥的另一依據。」姚毅說,「你仔細看看,白鷺飛的時候,脖子是縮著的,而白琵鷺是伸展著飛的。」

△飛翔的白琵鷺,脖子伸展。圖/姚毅

△仔細看看,白鷺的脖子是縮著飛的。

白琵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擁有著全身潔白的羽毛,經常成群活動,休息時常在水邊成「一」字形散開,長時間站立不動。

「白鷺和白琵鷺一樣,都屬於涉禽,腳長、腿長、脖子長是它們的特點。」姚毅介紹,所謂涉禽,指的是涉行並捕食水中生物的鳥類,均為濕地水鳥。

「這三個『長』,是我們辨別涉禽的一大依據。比如說我們這兩天看到的蒼鷺,也屬於涉禽,但蒼鷺通常是單只行動。」經過姚毅的介紹,一開始分辨不清楚白鷺與白琵鷺的記者們,現在已經能成功區分兩種鳥類了。

瀟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曾羽璇 攝影記者楊旭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