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傭兵」被俘後有多慘?國際法規定為武裝叛亂分子,可直接槍斃

宇宙觀察室 發佈 2024-03-25T11:08:14.498035+00:00

當然戰爭是殘酷的,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儘管這群僱傭兵的身手不凡,但是他們依然可能面臨被俘的問題。國際上,對於僱傭兵的做法多數是被俘後,直接槍斃處理,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俄烏戰爭爆發後,在戰場上我們不僅可以發現俄烏雙方的軍士的身影,還是發現一個特別的身影——僱傭兵。

當然戰爭是殘酷的,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儘管這群僱傭兵的身手不凡,但是他們依然可能面臨被俘的問題。國際上,對於僱傭兵的做法多數是被俘後,直接槍斃處理,這又是為什麼呢?

僱傭兵

受到文學作品的影響,加上我國國內對僱傭兵群體始終處於嚴格管控的情況,因此我國大部分人對於這一行業並不甚了解,在國人的眼裡,他們保持著高度的神秘感,且非常酷炫。但實際上,僱傭兵在國際上飽受爭議。

根據1949年所出台的日內瓦公約,對這一人群有著明確的定義,僱傭兵是一種特殊職業,他們是以金錢為目的,為了利益而參加戰爭的團體和個人。

通過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發現,僱傭兵是一群要錢不要命的人,只要出價夠高,他們可以受僱於任何人,在他們的心中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或者道德,只是為了利益而行動的戰爭機器。

這樣的群體,無論在何時何地,自然不會得到任何群體和國家的支持。

對於這樣的人群,各國也不會予以手軟,通常的做法便是俘虜確定身份後,即刻槍斃,不受國際上俘虜條款的優待。

對於僱傭兵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帝國龐大版域下,高盧人、薩珊波斯、亞美尼亞、阿拉伯人等均虎視眈眈。

戰爭頻發,需要大量的軍士投入作戰,甚至在3世紀時期,羅馬帝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三世紀危機」,克勞狄二世甚至出台了禁婚令,要求所有的未婚男子上戰場。

這樣的背景下,羅馬作戰需要人員的補充,一批不要命的野蠻人成為了作戰的理想之選。僱傭兵職業應運而生,從古羅馬到後殖民主義,這一行當不斷發展,到今天,僱傭兵依舊活躍於世界各大戰場。可以說,有武裝衝突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

現今,僱傭兵的來源很雜。僱傭兵組織招聘多以退伍兵為主,包含了特種兵、陸兵、飛行員、海軍陸戰隊等。大部分人選擇成為一名僱傭兵,多數是出於金錢和心理刺激為主。而僱傭兵工資也和他們的任務危險性、從事的兵種等有關。

當然,招聘並不僅限退伍兵,大部分僱傭兵組織開始採取以考核代替,只要通過考核而後接受組織訓練後,就可以取得僱傭兵的許可。

國際社會對於僱傭兵的態度普遍是深惡痛絕,因此大部分的僱傭兵組織自然也不可能公然掛出僱傭兵的名號,在美國僱傭兵組織以保鏢公司的名義活動。

而開辦這類公司的人也多美國前軍官等。而創辦這些保鏢公司也是為了替美國政府賣命,替他們處理那些見不得陽光的事情,可以減少風險,一旦行動失敗可以當場否認,並且僱傭兵組織並沒有任何的立場。

此外,在阿富汗、車臣地區,也分布著大量的僱傭兵,他們是屬於宗教極端分子,更多時候他們的行動是為了宗教考量,並不是單純為了金錢。

俄烏戰場上的僱傭兵

根據前文所述,僱傭兵的行動原則是「金錢至上」,因此沒有任何的道德、法律的約束,因此他們嗜血、野蠻,以追求刺激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

為了利益,哪裡有暴力衝突,就一定會有他們的身影。

當前世界最大的戰事,當屬俄烏戰爭,因此在烏克蘭戰場上活躍著大量的僱傭兵,而俄烏雙方針對戰場上所出現的外國僱傭兵也予以了重點打擊。

根據俄方所發布的數據顯示,自戰爭爆發以來,已經有來自65個國家近7000名外籍僱傭兵抵達戰場參與俄烏戰爭。

其中雙方披露的數據顯示,他們中近2000人死在戰場,1700餘人離開烏克蘭,現階段共有3000餘名僱傭兵仍在烏克蘭境內。

其中以波蘭、加拿大以及美國的僱傭兵為主,在留駐率方面,波蘭的僱傭兵留駐率達到了65%,而美、加兩國的僱傭兵留駐率相對較低。

事實上,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利用媒體向全世界呼籲,支持烏克蘭國民捍衛自身權益, 「志願者」們發自良心的趕赴烏克蘭境內,組成「國際軍團」支持烏克蘭進行這場自衛戰爭。

根據其本人的承諾,所有支持和參與這場保衛戰的「志願者」們都可免簽,並得到烏克蘭方所發放的武器裝備和經濟上的補貼。

不得不說,演員出身的澤連斯基在語言方面的號召力極強,在發布這一言論後不久,短時間內來自52個國家兩萬名「志願者」便自發的開赴戰場。其中包含了世界臭名昭著的「狙神」瓦力,也有為了出名而來的韓國網紅,日本自現役士兵等,但僱傭兵總體仍以西方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主。

然而,現實卻給這群「志願者」上了一課,對於這些沒有任何立場的群體,俄方第一時間就予以擊斃處理。

此外,澤連斯基在求助信中所提及的津貼和武器支援也成為了空頭支票,廣大的「志願者」在烏處境堪憂。大部分人都在想盡辦法逃離戰場,但也有來自波蘭、喬治亞等國的僱傭兵群體正在積極且堅決的作戰。

但日前,來自「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的一封判決書,宣告了這群「志願者」的命運。最高法院將三名外籍的僱傭兵判處死刑,其中兩人為英國公民,另外一名為摩洛哥公民。

根據判決書所述,三人在過去幾周的時間內,在烏克蘭的軍隊同俄方交戰。被俘虜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最高法院隨後以「武力奪取政權」等多項罪名,發起訴訟。

這一消息的放出,瞬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譁然。雙方爭議的焦點就在於三人是否屬於僱傭軍,如果屬於僱傭軍,這一操作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對方隸屬於烏克蘭方軍隊,那麼理應受到俄方所承諾的優待戰俘。

隨後,三人的家屬分別出示了三方隸屬於烏克蘭軍隊的證據,同時摩洛哥籍的僱傭兵家人出示的證據還顯示,該人擁有烏克蘭國籍。這樣的一番操作下來,其本身屬於為國而戰的範疇。因此,三人既不屬於僱傭軍人群,無需背負「充當僱傭軍」這項罪名。

從判決中,我們以發現,無論是被審判方還是審判方,如果認定為僱傭軍,被判處死刑屬正當操作。

根據《日內瓦公約》規定,在戰爭時期,偽裝成平民,實則參與戰鬥的僱傭兵,均被認定為武裝叛亂分子,不享受任何的戰俘的身份和待遇。任何國家遇到這一情況,可以當場軍法懲辦,甚至於槍斃。

但根據最新消息顯示,雙方正對三人的懲辦問題進行嚴正交涉,考慮到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西方各國的不友好態度,俄羅斯方面想要借用此事起到震懾的作用,顯然更大。

部分國際關係分析專家也表示,上述三人大概率上不會被處以極刑,後續雙方可能會考慮交換戰俘。

不享受俘虜待遇

從上文我們可以發現,國際上對於僱傭軍的態度主要取決於《日內瓦條約》,作為二戰後限制各國濫用武器,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公約,各國對僱傭軍的態度清一色的選擇了否認的態度。

這也意味著,僱傭軍不再享受俘虜待遇,即默認死亡的待遇。因此,在戰場上發現僱傭軍的身影,當場予以擊斃也是合理合法的。

之所以會出現一邊倒的態度,主要原因包含以下三點:

首先,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國家利益。各國公民在政府和國家的號召下為國而戰,其所追求的是國家利益,並不是戰爭狂人。

而僱傭兵則不同,他們以個人利益為優先項,是徹頭徹尾的嗜血狂魔,這樣的和平破壞者,又怎會贏得各國的尊重?

其次,和普通公民相比,僱傭兵沒有任何的價值和意義。之所以會實行優待俘虜,更關鍵的是考慮到平民和戰俘對他國民眾的心理防線的影響。

當代優待敵國俘虜,善待手無寸鐵的平民,已經成為國際共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苛待這樣的一群失去反抗能力的人,會引起國際輿論和敵對國的仇視,對戰爭不利。

而反觀僱傭兵,他們並不屬於這兩國任何一國的公民,殺與不殺對雙方的心理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而這群人的出現,反而不利於戰事的推進。

最後,談判的基礎。當對方手上扣押了一定量的公民,對本國政府將造成巨大的壓力。政府的存在的意義,便是保護公民,如果一個國家無法再保護自己的國民,這對政府信服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

同時自己國民流亡海外,遭受到非人的待遇,在國際社會,這個國家也會失去國際活動的資本。因此,此時對方提出的任何的條件,本國政府都會慎重考慮。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看完這期別忘了給我們點讚,關注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