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的起源:山西考古發現異常,難怪古書說「稷放丹朱」

歷史評談 發佈 2024-03-25T14:27:47.896871+00:00

根據史記記載,禹之父鯀治水失敗後,帝舜派大禹繼續治水,同時還委派了伯益、后稷輔佐,其中周人始祖后稷主要負責後勤保障,是大禹治水成功的關鍵角色。

根據史記記載,禹之父鯀治水失敗後,帝舜派大禹繼續治水,同時還委派了伯益、后稷輔佐,其中周人始祖后稷主要負責後勤保障,是大禹治水成功的關鍵角色。

問題在於,后稷似乎生活在陝北、陝西西部,乃至甘肅一帶,距離中原較遠,那麼他為何不遠千里來到中原輔佐大禹治水?山西考古發現極端反常現象,不僅揭開周人起源問題,而且還揭示了帝堯後代的讓人不忍直視的悲慘下場。

陶寺遺址:堯都,70%人口被替換

《漢書·地理志》認為「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就是今天的晉南臨汾盆地一帶。丹朱為傳說中的堯子,他的始居地應該也在「堯都平陽」。

上世紀70年代,在山西臨汾襄汾縣汾河岸邊、臨汾盆地,考古果然挖出上古「陶寺遺址」。經過多方考證後,公認為最可能是「帝堯之都」。

然而,陶寺遺址的早期晚期之交,即公元前2100年以後的龍山後期,卻有兩個極端現象:

首先,陶寺遺址存在暴力屠殺、摧殘女性、瘋狂毀墓等極端現象,還有臨汾下靳墓地、芮城清涼寺墓地的大中型墓葬也幾乎全部被毀。顯然,外來的戰勝者極為殘暴。

其次,鍶同位素研究顯示,陶寺晚期外來人口的比例超過70%,背後顯然爆發過一場殘酷的部落戰爭,陶寺部落戰敗,大部分被殺或淪為奴隸,戰勝者遷移了大量人口過來。

問題在於,陶寺遺址事件到底是誰造成的呢?現代考古已經找到答案,就是老虎山文化的先民。

老虎山文化南下:成為陶寺新主人

1980年,在烏蘭察布盟涼城縣,考古發現老虎山遺址,擁有獨特的雙鋬鬲、細石器鏃和卜骨等文化。後來,在陝北、內蒙古中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考古發現類似的文化風格,於是學術界稱之為「老虎山文化」。

距今4100年左右,中國氣候變得乾冷,北方農業環境變得異常惡劣,內蒙岱海地區老虎山文化聚落群驟然消失,與此同時黃河中下游出現老虎山文化因素。顯然,在惡劣天氣的趨勢下,老虎山文化開始南下。

陶寺遺址的突變,就發生在這一時期,原本有斝無鬲的陶寺遺址,出現大量雙鋬鬲(見上圖)等,換言之陶寺遺址被老虎山文化攻占了,於是發生了上述慘劇。其中,通過考古細節對比,學者指出陶寺遺址晚期文化與位於山西中北部的忻州游邀遺址文化更相近,即老虎山文化中的忻州游邀先民滅掉了早期陶寺先民。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陶寺文化,還是老虎山文化,其實都是中原龍山文化的內部分支,它們又都是在仰韶文化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本身就是「華夏聯盟」的一員。

下圖,王灣三期應是大禹部落所在,北豳為傳說中的不窋落腳地,豳地是周人公劉遷徙目的地,旬邑縣西頭遺址已經證實豳地,最終古公亶父從豳地遷徙到岐山周原。

文獻「稷放丹朱」:破解周人起源

老虎山文化攻占陶寺遺址,在史書上有沒有相應記載呢?《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的「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豫西南丹水)」,又稱「稷放丹朱」,所對應的應該就是這件事。

丹朱,帝堯之子,都城自然應在陶寺遺址。既然他被后稷「放」了,那麼說明后稷占領了陶寺遺址。

以此來看,周人始祖后稷即發源於忻州游邀遺址,即周人源於山西中北部,距今4100年時遭遇乾冷天氣,於是南下攻打了帝堯故都——陶寺遺址,成功占領陶寺之後,后稷驅逐了丹朱,周人移居到了陶寺,這一事件就是「稷放丹朱」。

耐人尋味的是,稷放丹朱和禹征三苗在時間上極為巧合,讓人不得不懷疑大禹與后稷之間存在某種約定,乃至大禹(位於洛陽一帶)支持后稷攻占陶寺遺址。

由於后稷占領陶寺遺址,與位於洛陽一帶的大禹勢力相距不遠,雙方交流就相對便捷了,於是后稷才能輔佐大禹治水,輔助「禹征三苗」。如果后稷部落位於陝西西部或北部,乃至位於甘肅一帶,那麼無疑很難參與中原政治。

陶寺晚期文化延續了300年,在距今3800年時突然離開,向西北遷徙了。《國語•周語》記載:「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棄稷不務,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三國時韋昭用「太康失國」來解釋「夏之衰」,或許周人不窋由此西遷,從而「自竄於戎狄之間」。

數百年之後,直到商朝武乙時期,古公亶父遷岐,由此奠定了周朝的基業。周人滅商之後,自稱「我有夏」、「我區夏」,以承繼夏統為榮,以夏人自居,表現出對「夏」的尊崇,否認自己是「蠻夷」,如此尊夏的原因,一方面他們本身曾是「華夏聯盟」的一員,一方面他們祖上在陶寺遺址時與夏人有過良好的合作。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古本竹書紀年》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