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不再想滿足父母的期待

簡單心理 發佈 2024-03-26T02:12:12.738409+00:00

在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這件事上,幾乎每個人都有難以言說的鬱結。甚至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即便當我們在物理上離開了父母,依然還會受制於此,因為我們內化了父母的期待,鐐銬解開了我們卻不知道要怎樣舞蹈。

在無法滿足父母的期待這件事上,幾乎每個人都有難以言說的鬱結。這樣的期待可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作戀愛,像一個圍城一樣把我們困住了,我們只能在被圈定的範圍內生活。甚至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即便當我們在物理上離開了父母,依然還會受制於此,因為我們內化了父母的期待,鐐銬解開了我們卻不知道要怎樣舞蹈。

每個人在這個過程中心情都是非常複雜的,面對父母的失望,我們會感到內疚和委屈,既覺得自己做錯了,又覺得自己沒做錯;面對父母的不解,我們會感到無力和孤獨,意識到很難改變他們的同時,猶豫是否要孤意前行;

還有更難以體會的是我們對父母的失望和憤怒,如果我滿足了父母,父母為什麼不能滿足我,我和父母的關係什麼時候變成了一種零和博弈,只能有一方存活?更深層的,我們可能會幻想如果做了真實的自己,是否不會被父母深愛,是否自己的路註定要失敗?這些情緒讓我們感到恐懼而混亂,無所適從,難以化解。

01 為什麼父母的期待會如此牽制我們

1.生存的需要

這是一種生存本能需要,和很多其他哺乳動物不同,人類幼崽在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都需要養育者精心照料才能獨立存活,因此嬰兒在很早就學會了匹配養育者的風格,這是進化決定的適應性功能。

我們要想活下來,需要被給予充分的物理庇護和情感安撫,我們會下意識地監測養育者的喜怒哀樂,以求獲得更好的照顧。就像向日葵要迎著太陽生長一樣,向日葵需要陽光的滋養,不過如果太陽只在一邊照射,向日葵的生長軌跡就會被牽制有所偏離。

2.愛的需要

愛的感覺里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滿足與被滿足。當我們去滿足父母的時候,父母會開心,我們也會感受到愛別人的快樂,相反當我們無法滿足父母的時候,會產生我是不是不愛他們的錯覺。但長久的愛是無法僅僅通過無條件的滿足去實現的。

這個過程非常考驗父母能否覺察和抵擋住一種誘惑,即孩子在犧牲自我滿足父母。如果一個家庭習慣了這種關係模式,就會形成親子關係的顛倒,孩子成了照顧父母情緒的人。

從發展的角度看,相比於孩童,成年人在理論上應該有更大的情緒容器,可以獨立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或者調動自己的成人關係去處理,儘量不要擠占孩子的情緒空間,不僅如此更理想的狀態是,還能騰出一部分空間幫助孩子發展他的情緒能力。

但很多父母由於自身的歷史創傷,已經處在情感匱乏和被剝奪的狀態,難以實現穩定的父母功能。一旦我們習慣並認同這種關係模式,會感到只有無條件地滿足父母才是愛,這樣的「愛」讓人感到消耗和被控制,而不是滿足和自由。

3.文化的需要

長久以來,我們都生長在集體主義的背景之下,這樣的文化屬性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求同,我們要統一思想、統一行動,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的,這固然有助於當權者去管理,但矯枉過正會絞殺個體的需求。當我們想做的職業和父母期待的不一樣時,會聽到質疑的聲音「家裡沒有人幹這個啊」,當我們在節日或團聚中流露負面情緒時,會被指責掃興、另類。

如果我們不滿足父母的期待,就意味著和他們不一樣,而不一樣的代價可能不僅僅是背叛一個家庭,甚至在集體潛意識裡可能上升到欺師滅祖的程度。你成了破壞集體完整性的那個缺口,會恐懼遭到評價、懲罰,甚至驅逐,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錯,但事實上你的不一樣沒有傷害到任何人,父母可能會感到受傷,但這個代際創傷本來就在那,你只是個導火索。

02 如何面對和父母的衝突

1.面對現實父母

做好能做的,接受改變不了的。實際上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和子女期待父母改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歸根結底我們只能努力影響但無法強求外在於我們的其他人改變。

①評估父母的接受程度,選擇性地、分階段地披露。比如你可以表達的是:你的訴求是希望得到他們的接納和尊重;你有充分的心理資源和現實資源,例如你可以為自己負責,你有現實打算、人際關係支持等等。對於容易激發他們應激反應的信息可以選擇暫時或永久隱藏。

②接受父母的局限性。對於他們能夠立刻接受這件事降低預期,任何人適應變化都需要時間;對於他們可能因為自身局限永遠無法理解你,做好心理準備。接受父母的局限性對任何人來說都非常困難,因為這會讓我們意識到可能永遠無法獲得理想的父母的愛,這種喪失感需要時間慢慢消化。

2.面對內在父母

和內在父母和解遠比面對現實父母更道阻且長,這才是一個人的戰爭,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成長。每個人的人格里都有一部分來自對父母的認同,這些未必都是壞的,但有所甄別、整合,有助於發展出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經過長久的心理鬥爭,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待已經攪在一起,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只是感覺麻木、混沌;或者把潛意識中壓抑的對父母的憤怒轉向自身,感到瀰漫性地抑鬱,經常無緣由地感到是自己不好、自己不行。以上這些情緒經年累月會發展演變,形成一些不適應的症狀或關係模式,導致你會在不知不覺中重複上演著和內在父母的糾纏。

可能的破解之路,無他,唯有對自我感受力的慢慢培養,通過新的關係對自我進行有限再養育,包括但不限於讀書、交友、禪修、接受心理諮詢等等。這個過程未必都是愉快的,因為所有的改變都意味著辭舊迎新,辭舊就預示著分離,和最初那個有局限的,但熟悉的關係體驗分離。不過成長的魅力恰好也在於體驗這個不斷裂變和融合的循環過程。

願所有人都能在愛的關係中體驗到自由。

點擊名片查詢關於黃鶴萍諮詢的內容:

作者:咨詢師黃鶴萍

圖片來源:Pinterest

責編:birdma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