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有閒情對後說——拳法內外相合

古法練功 發佈 2024-03-26T22:41:44.260272+00:00

很多人練拳,胯都是死的,這樣的練法上下半身是兩截子,談不上整體運用。老人說這人有腰沒胯,就沒有整體發力,一旦胯練出來,會增力數倍。

塌腰坐胯,是對著腰的功用講的。胯本身還有要求。很多人練拳,胯都是死的,這樣的練法上下半身是兩截子,談不上整體運用。老人說這人有腰沒胯,就沒有整體發力,一旦胯練出來,會增力數倍。普通人發力一定要後腳蹬地借勁,不然就只是一個肩膀的力氣。有了胯,原地發力,氣勢如虹,大龍的作用才出來。

胯的作用相當於一個變速箱,要靈活之至。如今練拳的很多誤區,其實大都是民國時的全民普及教法遺留下來的。站三體式,有人說要靜若木雞,這樣的時間長了人就站傻了。薛顛說得明白,樁是慢練入道,裡頭極慢極細微,外頭看不出來而已。身日內部無時無刻不在蠕動,尤其是腰和胯,指揮調整全身的靈動。

歡迎關注傳統武學公眾平台。

民國是武術大普及的時代,發展到現在,就是各種流派、各種練法,都覺得自己的有道理。民國以前只有一種武術,就是殺人的武術。民國以後就繁花似錦了,不能說不對,各取所需吧。既然武術的根本是殺人,那麼試想,當你面對生死瞬間的時候,還由得你拉開架勢做好準備嗎?所以丑功夫俊把式,其實是兩碼事。

南懷瑾年輕時也是好武的,拜了很多師傅,學了很多流派,直到見了真正殺人的武術,頓時心灰意懶,不練了。為什麼?南先生說,這種功夫殺人太簡單,不學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南先生學佛修道,自然棄之而去。但也揭示一點,傳統武術的真面目就是殺人於頃刻之間,過去的人就是靠這個吃飯,來不得半點虛假。

我大約和南先生一樣,二十年裡頭學這個練那個,用南方話講是「軋鬧猛」,屬於武術愛好者,動起手來其實和打架差不多,也不明白武術到底是如何打人的。直到有一天我也見到了武術的真面目,才煥然大悟,自己過去都練錯了。而自己有了親身體驗,身上被人捶了多少次,最終決定學而不用,少給自己沾染因果。

拳裡頭有一種勁叫「鏟勁」,類似於與大車頭迎面相撞的結果,抬手發人於丈外,身上卻沒有絲毫傷損,這是極善良的打法,學的人也多,會的人也不少,但這不是殺人的功夫,用之於平常較藝,點到為止。還有一種是把人體割開的勁,有點像反坦克飛彈,先糊上而後從裡頭鑽進去再炸開,打上了一拳即可要人性命。

內家拳其實練的就是身心合一,合上了就練出來,合不上就是兩層皮,拳架是內家的,功力上還是外家。怎麼叫身心合一?讓你黑屋裡吃飯絕對不會吃到鼻子眼裡,而且你絕對不會琢磨著這一口怎麼吃那一口怎麼咽,熟到不走腦子了,自然而然,就是身心合一。合不上的是什麼?初次開車,手忙腳亂,何其愚笨也?

走拳架走的什麼?走的就是身心合一,走到腦子裡不用尋思,練拳就跟黑屋裡吃飯一樣,舉手抬足都是拳,都是規矩,就是拳法上了身,入了骨,時時刻刻都擱對地方,然後就是化了腦子,拳法把你整個身心給改了。所以,練那些亂七八糟的沒什麼用,形意就是五行拳,八卦掌就是單雙掌,太極拳就那麼一套架子。

武術里很多諺語都是傳了幾百年的,比如「不招不架、就是一下」,這話就對。「打人如親嘴」,這話也對。「唯快不破」,這話更對。形意拳是野戰拳法來的,戰場廝殺基本都是一個回合見真章,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有規則條例架子花哨。可能很難看,但絕對很實用,沒有比見生死更實用的了。誰快誰先打上。

有句話叫「綿里裹鐵」,是指功夫練到髓滿骨硬,肉是松的,可骨頭是硬的,骨密度超出常人接近一倍,這種程度打上人才有殺傷力。現代人練拳,精炁上稍微有點進步,就熬不住寂寞都給了女色,骨頭是永遠硬不起來的。好色的,還會越來越軟。快,再加上硬,幾乎就無敵了,只會敗給更快的,但不會敗給更硬的。

過去老人講骨硬的最高境界是骨頭上起棱,那就不光是打了,粘一下一般人也受不了,只是如今能練到這程度的人太少。但是練到骨沉骨硬還是不難。大成拳講究站樁,裡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練這個。很多人站渾圓樁,一段時間以後就能體會到四肢變沉重,這就是煉精化氣,骨頭裡變化了。內家三拳其實都是一樣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