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一個神秘的存在,不少人感到好奇,這篇文章為你解密

松子說教育 發佈 2024-03-27T02:15:23.227432+00:00

中科院院士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這是有位網友在平台上提出的話題,挺有意思的,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中科院院士可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呢。所謂的中科院院士,就是指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這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了,並且這種稱號是終身榮譽。

中科院院士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這是有位網友在平台上提出的話題,挺有意思的,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中科院院士可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呢。

所謂的中科院院士,就是指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這是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了,並且這種稱號是終身榮譽。

中國科學院是個一個龐大的存在

中國科學院是1949年11月成立的,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可以這麼認為,中國科學院代表著中國科學發展的最高水平。

根據中科院官網顯示,其辦院的方針是: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從這個辦院方針,我們也能看出中科院的辦院宗旨和目標任務。

不要以為中國科學院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院,她有一個龐大的組織機構,包括13個院機關(辦公廳、學部工作局、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等)、11個分院(在瀋陽、長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成都、昆明、西安、蘭州、新疆等11個省市)。

擁有100多家科研院所(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力學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等),擁有7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還管轄2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還有1所上海科技大學,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一種什麼存在呢

我在中科院官網上找到了全體院士的人名錄,全院一共有824名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有154人,化學部有13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有147人,地學部有13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有105人,技術科學部有150人。

我發現這824位中科院院士,都能在網上搜到屬於他們的名片信息,比如技術科學部的孫家棟院士,其名片信息顯示的內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地學部的侯增謙院士,其名片信息是:礦床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除了上述提到的824位中國國籍的院士之外,還有129名外籍院士(主要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

根據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院士的平均年齡是73歲,其中80歲以上占比42%,75-79歲占比13%,70-74歲占比6%,65-69歲占比4%,60-64歲占比11%,60歲以下占比24%。院士性別比例男性占94%,女性占6%,看到這裡或許有網友會想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屠呦呦,很遺憾,她不是中科院院士。

在中科院的官網上,可以看到目前院領導集體由11人組成的,院長和書記是侯建國(物理化學家和納米材料專家),不過這些院領導並非都是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怎麼評選出來的呢?

這個話題,估計很多網友特別感興趣。

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份《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從這份《細則》當中可以找到答案:

每兩年進行一次院士增選工作,增選名額的基數是60名,由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進行分配確定。對被推薦人的年齡也有限制,一般不超過65周歲。

不要以為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申報、填寫院士候選人申請表,要注意院士候選人不受理個人申請,必須由院士和學術團體進行推薦。

其中對院士推薦機制也有規定,每位院士每次最多推薦3名候選人。成為候選人必須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並且候選人所在的學部至少與其中2名院士所在學部相同。為了鼓勵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入選,對65周歲以上的候選人的入選條件進行了更加嚴格的限制,比如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候選人所在的學部至少與4名院士所在學部相同。

推薦院士需要登錄信息系統填寫《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書》,生成電子文件列印簽字後,在增選年的3月31日前,將《推薦書》及附件材料提交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

具有推薦資格的除了院士之外,還有學術團體(中國科協所屬具有推薦資質的全國學會),推薦要求基本與院士的要求一致。

正式院士名單的產生需要經過很多道程序:通信評審產生初步候選人,學科評審組評審,學部評審,各常委會產生初步候選人,學部工作局將初步候選人名單報中國科學院黨組審定,各常委會確定初步候選人的主審小組,學部工作局將全部初步候選人名單印發全體院士,會議評審產生正式候選人和終選候選人建議人選,終選投票選舉院士,選舉結果經中國科學院黨組審核後,報黨中央、國務院備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有什麼待遇呢?

一般來說,中科院院士享受副部級待遇(包括醫療保健、乘車等等),院士津貼標準是5000元/月,崗位津貼是經費列入中央財政預算,是專項撥款的。

院士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國務院特殊津貼(600元/月)、院士津貼(5000元)、崗位津貼(1000元)等項目組成。

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方法有兩種,在1995年以前享受特殊津貼的人員,按月發放;之後的一次性發給20000元(免徵個人所得稅)。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網友感到很好奇: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級別的大拿,月工資竟然這麼低?一年的收入還不如那些演藝明星一場演出掙得多?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我國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先生(工程院院士),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人物,他的貢獻和收入也是明顯不對等的。又一次記者採訪他的時候,無意中拍到了一段對話:助理告訴袁隆平先生,一個季度的院士津貼發下來了。袁隆平先生好像對這個不太感興趣,順口問了一句,是不是2000元?助理笑了一下說:那倒沒有那麼少,一共15000元(每個月5000元)。

當然,估計有些網友還想知道一個問題:中科院院士們都在哪裡上班呢?是不是都在中科院的行政大樓里,坐在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里搞研究呢?

呵呵,當然不是。因為中科院院士只是屬於一個頭銜而已,就像全國勞動模範一樣,只是一種稱號罷了。中科院院士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大學教授、醫療機構的專家、各個科學研究機構的學者或者專家等等。剛才所說的院士月收入情況,並未包括他們在自己本職崗位上的工資情況,只是分析了一下當選院士之後的額外合法收入。

很多大學為了提高學校的教科研水平和社會知名度,也會邀請一些院士到學校任教或者兼職,我們在瀏覽大學簡介的時候,也能發現這一點,比如某某大學有多少名中科院院士,有多少名工程院院士,有多少名外籍科學院院士等等,大學邀請人家來給學校壯大門面,可不是免費的哦。

一般來說,中科院院士的額外收入並不高,一年在10多萬元左右吧。但是也有網友說,這個得分會搞錢和不會搞錢的人,會搞錢的人可能會通過論文發表、學術培訓、報告講座等方式獲取更多的薪酬。不會搞錢的只能是默默耕耘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淡泊名利,為科學研究奉獻自己。在這裡,我們要為這樣純粹的科學家點讚,也為那些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點讚!

松子老師有話說

本文主要是針對題主的問題進行了解答,其實在我國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存在的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網上也看到有網友對兩者的關係很感興趣,問題也有很多:哪一個更厲害?兩者有什麼區別等等。

其實,無論是中科院院士,還是工程院院士,都是高級人才,屬於中國科學和技術領域的權威,都是中國科學和工程技術最高水平的體現。從宏觀來看,兩者的區別是很明顯的,中科院院士研究的重點是基礎科學領域,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研究重點是實踐科學的應用領域,簡單說,一個是理論研究,一個是實踐應用,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完美融合才能實現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的效果。

以後有時間,可以再寫一篇關於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科普文章。

與演藝界明星相比較的話,您覺得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待遇夠高嗎?歡迎留言和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