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大國急欲在非洲「洗白」, 卻陷入兩重尷尬困境?

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 發佈 2024-03-27T05:55:47.697658+00:00

導讀: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高調訪問非洲四國,提出要在捍衛「法國利益」的同時,與非洲建立全新的夥伴關係。

導讀:

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高調訪問非洲四國,提出要在捍衛「法國利益」的同時,與非洲建立全新的夥伴關係。然而,帶著「善意」前往非洲的馬克龍卻在最後一站與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發生激烈爭吵:馬克龍聲稱法國對當地動亂沒有責任,並指責當地政府無能;齊塞克迪則要求馬克龍放下「居高臨下」的態度,以真正的夥伴態度看待非洲。馬克龍的表現說明,法國已經意識到傳統殖民地轉化而來的「法屬非洲」模式不再可行,但針對非洲的需求和態度進行調整的程度卻似乎還不夠。本文解析了法、英、德三國在非洲的利益情況和三國保護非洲利益模式的異同,揭示了歐洲前殖民宗主國對非關係當代轉變的動因與表現形式。
歐洲大國在非洲的利益主要是殖民時代遺留並發展出來的。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原材料和稀缺礦產能源;對非洲的投資收益;駐非外交、企業工作人員人身、財產安全;對非洲政治影響力。由於傳統上非洲國家實力孱弱,在歐洲大國的影響、控制之下,經濟和政治都高度依附於歐洲大國,成為其附屬。這些大國非洲的各自勢力範圍內都有大量投資、援助主體,也有軍隊駐紮,一般首先通過援助、投資這樣的企業活動方式影響當地政治,軍事方式作為最後手段。但具體而言,三國在非洲的活動也具有各自的風格:法國在非洲獨立過程中,以「法蘭西共同體」、「法非合作協議框架」的方式,對非洲進行大量投資,同時也獲得了軍事防衛合作協議等「回報」,因此在非洲保留了最強的影響力;英國主要通過投資、金融等方式進行影響;德國因為身份、地緣等原因,在非洲影響力最為有限,主要在援助、氣候等方面合作。

近年來,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逐漸增加了在非洲的活動,歐洲大國在非洲面臨了明顯的競爭壓力,他們在非洲原本影響內政、軍事干預的利益保護方式也帶來了非洲當地的反對。

在全球多極化的大背景下,歐洲國家自身內部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而非洲越來越意識到了自身獨立的重要性,也開始主動地反抗長期以來受到的剝削和控制。從這一基礎出發,馬克龍與齊塞克迪的爭吵戲劇化地展示了傳統殖民國家努力調整姿態卻略顯緩慢的步調,和非洲追求獨立發展的迫切心態之間的衝突。歐亞系統科學研究會特編發此文,供讀者參考。本文原刊於《世界經濟與政治》,

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歐洲大國的海外利益保護論析:

以法國、英國和德國在非洲的利益保護為例

文|楊娜

來源|《世界經濟與政治》

圖源:網際網路

隨著跨越國家邊界的貿易投資、人員交流與文化交往的增加,海外利益保護的重要性凸顯。海外利益問題是全球化的產物並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而發展和變化,其不僅是經濟、外交或政治概念,還是國家整體利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常被納入國家總體戰略。本文認為,根據國家的實力地位,海外利益的含義可劃分為三個層次:(1)保護海外公民、駐外機構人員的安全與合法利益是基本的共識性內容;(2)為對外貿易與投資提供穩定且有利的海外環境是較高層次的追求;(3)創建或維護有助於本國獲取、保護海外利益的國際機制則是全球性目標。對於曾擁有廣闊勢力範圍的歐洲大國而言,維持全球性大國地位、鞏固並擴大源自前殖民地的經濟收益、通過對外援助或貸款等方式追求軟權力,都是其海外利益的重要內容。歐洲大國作為非洲地區的特殊存在,其利益和影響力是全面且深入的。它們維護在非利益的方式是在保持傳統聯繫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路徑,以維持既有利益為基本目標,將擴展利益和增強影響力視為長遠追求。本文旨在探討以法國、英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主要大國如何在非洲保護本國的海外利益。

1 法、英、德在非洲的利益

非洲大陸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資源豐富、國家實力孱弱,以法國、英國、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大國曾通過殖民擴張在非洲建立海外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傳統大國的力量衰微與發展中國家紛紛獨立,舊的殖民體系不復存在。但由於殖民時期勞動分工、市場分布及文化聯繫的延續,歐洲大國在非洲大陸依舊有著盤根錯節的利益,它們通過直接或間接手段維護在當地的特殊利益。

歐洲大國在非洲的利益主要包括進出口貿易、投資、人員安全以及對當地的政治影響力等方面。首先,從非洲進口原材料和稀缺能源、對非洲國家出口製成品與服務是歐洲大國在非洲最核心的經濟利益。法國100%的鈾和鈷、80%的鋁礬土從非洲國家進口。石油也是法國從非洲進口的主要能源。2017年,法國占非洲市場份額排名前兩位的產品為飛機(約34%)和藥品(約19%)。德國原油18%購於非洲,煤炭34%來自南非。2017年,德國和法國在非洲國家進口總額排名中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在排名前十的國家中,歐盟成員國有四個。其次,歐洲大國對非投資額始終名列前茅,法國、英國和德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建廠、入股經營,這構成海外經濟利益的又一核心。2016年,對非投資的經濟體排名中,英國、法國分列第二和第三,投資額分別為550億美元和490億美元。其中,英國主要的投資領域為銀行金融業和通信業;法國對非投資集中在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重點投資的領域為能源和電信業。再次,駐非使館人員、駐非企業工作人員、歐裔移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是歐洲大國海外安全利益的重點。法國、英國和德國的跨國公司都在非洲派駐管理與技術人員,也有相當數量的海外僑民長期生活在非洲。法國曾因海外僑民利益在馬里、象牙海岸等國進行軍事行動,但近年來傾向於採用外交交涉、經濟制裁等非軍事手段進行保護,維和部隊也是以「優先照顧本國公民和利益」為第一目標。最後,維持對非洲國家的政治影響力是歐洲大國在非利益的關鍵。英法兩國都通過各自的聯繫機制密切與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的關係,主導勢力範圍內的政治經濟事務。英國重視與大英國協19個非洲成員國的傳統聯繫,通過歐非首腦會議和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影響非洲事務;法國通過法非首腦會議、法語國家首腦會議、歐非首腦會議及地中海聯盟等政治平台掌控在非勢力範圍。法國還藉助軍事干預維持其影響力,如在象牙海岸國內政治衝突中公開支持阿拉薩納·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一方,出兵對衝突另一方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的部隊進行軍事打擊。其主要目的是維持法國在象牙海岸乃至西非地區的影響力。

非洲地區既是法國、英國和德國的海外利益所在,又是其大國地位的戰略依託。維護在非既得利益成為三國對外政策的重點和難點。歷史上,非洲國家國內不穩定(如政權更迭、內戰、恐怖襲擊等)以及殖民帝國之間的爭奪是歐洲大國維護本國在非利益的最大威脅。如今,國際形勢複雜多變,歐洲大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與地區環境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歐債危機、難民危機、英國退歐使歐盟及其成員國疲於應付,法國、英國和德國國內矛盾激化,急於為緩解內部困境尋找外部出路。新興國家在全球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影響力漸增,也力圖謀求在該地區獲得更多的利益,這就不可避免地與歐洲大國展開競爭。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非洲金融主權獨立」「取消非洲法郎區」的呼聲反映了非洲國家擺脫歐洲大國控制、尋求全面獨立的願望。而非洲國家局勢動盪、恐怖主義泛濫,不僅威脅歐洲大國駐外人員和僑民的安全,還常給其對非投資造成經濟損失。來自本國國內、非洲當地和新興國家的內外壓力,迫使歐洲大國不得不重新審視對非政策,強調在非利益的重要性。

2 法、英、德海外利益保護模式的差異

以法國、英國和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大國擁有龐大的海外利益。它們國家實力相近、海外殖民的歷史相似、戰爭經歷類似,又同在歐盟一體化的框架下謀求對外影響力。因此,三國在維護和擴展海外利益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系列共性。

這些共性包括:(1)政府始終是維護海外利益的最關鍵行為體;(2)海外軍事力量是維護海外利益的有力保障;(3)通過跨國公司影響東道國的政治;(4)歐盟為歐洲大國維護海外利益帶來聚合效應。

由於法、英、德在非洲海外利益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動因等方面有較大不同,因此它們在該地區海外利益的形成、類型和維護海外利益的方式呈現出較為顯著的差異。

第一,從殖民利益到海外利益的轉變過程有別。無論是法國、英國還是德國,在早期管理殖民地時採取的都是軍事干預、政治收買與經濟利誘相結合的方式,即派兵搶奪勢力範圍,隨後根據需要建立海外軍事基地,用於保護在當地的經濟利益與僑民的人身安全。為了獲取更多的物質資源,它們與當地政治精英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通過政治收買和經濟利誘,最大化本國的在非收益。殖民時期爭搶而來的利益是當前三國在非利益的前期基礎,正是有了殖民時期與當地的特殊聯繫和特別利益,法、英、德才能在非洲國家獨立後仍然持續獲得並擴展其海外利益,這種延續性是他國不可複製的歷史經歷。自非洲國家獨立以來,法、英、德憑藉各自手段將非法的殖民利益轉化為海外利益。其中,在法屬非洲的獨立過程中,在「法蘭西共同體」「法非合作協議框架」等制度體系的推動下,新獨立的非洲國家獲得法國多種形式的資助,作為「回報」與法國簽署軍事和防衛合作協定,使得法國實現從控制力到影響力的轉變,進而得以繼續維持在非利益。殖民時期的英國通過強迫或欺騙非洲國家簽署條約獲取非法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維持大國的國際政治影響力及恢復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英國不能放棄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和戰略地位重要的非洲地區。英國在承認非洲國家獨立的前提下,通過對外援助、經貿合作、加大投資等方式將原有殖民利益轉化為相對合法的海外利益。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積和經濟價值都不及英法兩國,戰敗國身份又制約了其在非行動,不與英、法等歐洲大國發生直接衝突是德國海外行動的原則之一。德國超群的工業能力、領先的技術水平和高效的能源政策則成為其在非洲從殖民利益到海外利益變換的「王牌」。

第二,海外利益的類型不同。法國之所以能夠維持世界大國地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法國是西方大國中對非洲影響最大的國家。法國控制著法語非洲國家的能源部門和經濟金融命脈。非洲的鈾礦及核能發電項目大多被法國控制,核電與鈾、鈷、錳等重要原材料都不同程度或以不同形式由法國企業經營。非洲法郎區的成立促使法國掌控著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法國對非洲多國長期的殖民統治使其與被殖民國家的國內精英階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進而在不同程度上左右著法語非洲國家的國內政治。法國是三國中擁有最多在非公民和僑民的國家,保護法僑的人身安全也是重要的海外利益。因此,法國在非洲擁有「全方位的海外利益」,對非洲國家國內經濟、政治、文化產生全方位的影響。英國在英語非洲國家的經濟、金融、通信等領域有巨額投資,掌控著這些國家特定部門。2005年至2014年,英國對非投資從208億英鎊增加到425億英鎊。南非是英國在非直接投資的最大受益國,2014年占英國對非直接投資額近1/3。同年,英國在非洲金融部門的投資約占英國對非直接投資的34.3%。英國通過政治乃至軍事干預維護在非經濟利益,還將在非「反恐」與軍售聯繫起來,這是將安全議題與經濟收益相結合的有效嘗試。英國在非洲的海外利益是經濟與安全兼顧,側重經濟收益。德國在非洲聚焦於經濟利益,經常缺席國際安全事務的相關討論。這與德國自身的國際和地區定位有關,也受歷史因素與現實狀況的影響。德國利用自身在氣候治理和綠色經濟方面的優勢,找尋與非洲國家在這些領域合作共贏的可能性,這是目前最能為非洲國家接受且阻力最小的拓展海外利益的嘗試。

第三,海外利益的保護方式存在差別。與殖民地遍布世界的英國相比,法國的殖民活動集中在非洲。法國具有距離非洲近的地理優勢,採取的策略是占領臨近非洲國家(如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隨後以此為基地,逐步向非洲內陸擴張。作為大陸國家,法國的殖民重點是侵占領土面積的多寡,並在法屬非洲國家通過大規模移民和推廣法國語言文化實施「同化政策」。英國在非洲地區的殖民統治根據各國國內政治特徵採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注重殖民地的經濟價值,以低廉的管理成本實施有效統治。德國的殖民活動相比法英起步較晚,在非洲占領的大多是「邊角地帶」,殖民面積較小。德國不單純掠奪原材料和開拓市場,而是致力於輸入先進技術和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殖民時期的統治模式對於新時期法、英、德三國維護和擴展在非海外利益的方式產生重要影響。在非洲國家紛紛獨立後,三國依賴曾經的殖民聯繫,繼續維護乃至擴展各自的在非利益。法國重視對當地的政治控制力,同時輔以文化和教育滲透,形成「軟硬結合、以軟促硬型」海外利益維護方式。英國注重「成本—收益」的對外拓展思維促使其傾向於將非洲作為自己的原料產地和海外市場,重視貿易帶來的經濟收益,屬於「務實型」海外利益維護方式。與德國商業、貿易聯繫密切的非洲國家大多經濟狀況較好,德國在這些國家「精耕細作」,逐漸形成「利益誘導型」的海外利益維護方式。

表1 法國、英國和德國維護在非海外利益的不同特點

三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主要源於地緣環境、歷史經驗、國家實力、產業結構等因素。

首先是地緣環境。優越的海島位置是英國得以發展的重要優勢,英國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歐洲大陸的紛爭,集中精力向海外拓展,成為較早一批在非洲確立海外殖民勢力的國家。英國之所以能夠率先拓展在非利益,與其海上交通便利、海軍實力超群以及超脫於歐洲大陸密不可分。英屬非洲國家獨立後,英國仍然憑藉殖民時期在當地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影響力,維護並擴展其海外利益。相對於法國,英國距離非洲較遠,地理上處於劣勢,它只能藉助超強的海軍力量搶占非洲沿海航運樞紐地帶,如南非和奈及利亞。法國和德國都是歐洲大陸國家,歷史上時常捲入戰爭,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其海外擴張步伐。法國憑藉靠近北非、西非的地理優勢,與英國展開爭奪。德國與英法相比,擴展在非洲的利益時,在地理上處於劣勢。但德國迅速增強的海軍力量和強大的經濟實力保障其在東非擴展利益。三國為了減少彼此之間的衝突和爭奪,人為劃分了勢力範圍,其依據主要是國家實力的大小、地理位置的優劣、自然資源的需求,目的都是占據海陸交通樞紐,將所獲資源運回本國。非洲國家獨立後,法、英、德依然在各自曾經的殖民地或勢力範圍保持著經濟、政治和軍事優勢,造成了三國在非海外利益分布的地區差異。

其次是對非洲殖民的路徑不同。19世紀末,英國在非洲擴張採取「開普—開羅」縱向侵占非洲的計劃,法國則是貫穿「尼日河—尼羅河」的橫向侵略路線,兩國的殖民計劃在非洲發生碰撞與衝突。英國在非洲獲取殖民地大多是通過簽署條約的「和平」方式,用藉助當地政治精英管理當地人的方法維持殖民統治。法國主要依靠武裝力量奪取勢力範圍,隨後採取大規模向非洲移民的「同化殖民」政策維護統治地位。獲得及管理殖民地的方式不同影響了非洲國家獨立後英法兩國保護在非利益的方式。此外,英法兩國在非洲既有衝突也有妥協。在殖民擴張階段,因爭奪殖民地和勢力範圍,英法兩國曾開展殖民戰爭。但隨著兩國實力衰落、需要相互借重,雙方在非洲的鬥爭呈現妥協之勢。非洲國家獨立後,法國因其在非洲國家的軍事存在或憑藉在當地的親法力量,頻繁以直接的軍事行動或政治干預維護其影響力或利益;英國更加注重行動的所謂「合法性」,常訴諸制度或條約等間接干預行為來維護其在當地的利益;德國則出於他國對自身的忌憚或猜疑,鮮有直接軍事干預,更多是以其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工具維護海外利益。

再次是國內經濟政治狀況與軍事實力的消長。近年來,法國國內經濟增速緩慢、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國內長期負面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制約了其對外政策的實施,進而限制了法國在其海外利益的傳統集中地——非洲的作為。德國是歐盟經濟狀況最為樂觀的國家,但積極接收難民的政策致使默克爾政府面臨巨大的國內與歐盟內的壓力,難民大量湧入引發了社會安全問題、恐怖主義威脅增加以及失業率攀升同樣束縛了德國在海外的行動力。英國長期經濟增長乏力、退歐帶來較大壓力以及社會問題纏身,使得英國在海外利益維護方面趨於保守。法、英、德國內經濟、政治和社會壓力增加,使得三國不得不在擴展海外利益上有所收斂,維護海外利益的方式從偏好軍事轉向依託經濟、從直接干預轉向間接影響。英國是歐洲海軍實力最強的國家;法國是軍事工業最為完整的歐洲強國,陸軍更是歐洲最強,海軍實力亦相當強大。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國軍事實力遭受重創,在美蘇爭霸的夾縫中尋求發展。冷戰後,大國之間的競爭又從軍備競賽轉向經濟與科技領域,海外利益保護的方式也隨之發生同向變化。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軍事力量被嚴重削弱,在軍事力量的使用上頗為謹慎,政治文化上和平主義成為主導,其在非洲涉及海外利益保護事務時更傾向於藉助歐盟或聯合國採取多邊行動。

最後是國內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不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過程中建立了「中心—外圍」產業結構,凡是法國占領的非洲國家或地區都被變成法國優勢產業的原產地或原料供應地。例如,法國將大批擁有釀酒技術的人員移至阿爾及利亞,將其變為法國葡萄酒產地。英國產業結構的歷次調整促使其第三產業領先世界。德國後來居上,三次產業結構調整使德國經濟取得快速發展,新興工業部門建立並實現現代化。從德國產業結構的演變可以看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較低,採礦業發展較為緩慢,製造業維持傳統優勢。而且,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國際大分工逐漸形成。非洲地區不僅是工業大國的原料產地,還成為工業產品的初級加工地,被納入國際分工體系。非洲國家由直接被剝削和壓榨轉變為工業國家的經濟附屬,緊緊依附於工業大國的經濟發展。冷戰結束以來,在對非投資方面,法國專注於農業、採礦業和石油開發,英國聚焦服務業,而德國則偏愛製造業投資。1991年至2017年,法國第一產業(農業)占比是英國的2—2.9倍、德國的2.5倍左右;德國第二產業(製造業為主)占比維持在20%—25%之間,是英國的1.5—2倍、法國的1.6—2倍;2014年,英國第三產業(服務業為主)占比近80%,世界排名第六,在歐洲國家中僅次於盧森堡。三國在非洲的投資都側重各自占據優勢的產業。

3 法、英、德海外利益保護的特點

以法、英、德為代表的歐洲大國自殖民時期便在海外掠奪和開發,被殖民國家獨立後,三國在當地仍保有相當的海外利益。法、英、德在維護和擴大海外投資、與當地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團周旋、保護海外公民安全等方面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特點。

第一,在國家實力和可調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優先將事關國家切身利益的海外地區或領域作為保護重點。薩科齊執政時期,無論是以經濟實力、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進行衡量,法國都不能稱為一流大國。當時法國政府推行的政策是:「在海外進行軍事干預時,需要根據國家利益排序,優先考慮增強戰略利益地區的軍事力量,派出陸軍小型特別行動小組,同時在多個事發地點部署力量。」在全球範圍內,非洲是法國未來15年內實施預防戰略的最重要地區,因為這一地區的民族衝突、恐怖主義直接或間接威脅法國和歐洲安全。法國的軍事力量並非覆蓋整個非洲,而是根據國家利益區分「核心—邊緣」地區。德國在非洲不如法國勢力根深蒂固,其利益關切主要集中在能源領域。德國重視與奈及利亞的能源合作,在尼建設水電站並開展液化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默克爾為了換取安哥拉在能源和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承諾向安出售6—8艘巡邏艦;推促礦產能源領域的德國公司開展對非業務,幫助非洲建立更為有效的能源系統,加快非洲國家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速度;推進北非「沙漠科技計劃」,利用北非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生產的電能輸送到德國。由此可見,英國曾因龐大的海外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再無法維繫殖民時期的「輝煌」。無論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後帝國時代」,還是60—70年代「去殖民化時代」,抑或在80—90年代的「全球化時代」,英國都沒有放棄其全球性目標。伴隨著國力的衰落,英國的對外政策也不斷做出調整。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仍要通過各種途徑維護其特殊的海外利益。英國在對非投資地區的選擇上,優先將與英國有特殊歷史聯繫、語言相通、投資環境較好的非洲國家和次地區作為重點。德國充分利用自身在能源領域的技術優勢,通過技術合作與援助等方式,既幫助非洲國家開發自然能源,又與這些國家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同時還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珍貴能源。

第二,援助、投資先行,訴諸武力是最後手段。有條件、有指向的對非援助既能收穫良好聲譽又能換取經濟利益。支持企業在非投資是維護和擴展海外利益的可持續途徑。軍事干預為援助和投資提供穩定且安全的環境,可快速有效地恢復最有利於大國利益的當地政治秩序。法國是對非洲經濟援助最多的國家,其援助重點是前殖民地國家,旨在維持在非特殊影響力和維護法國在非企業的經濟利益。2014—2015年,在法國官方發展援助支出中,非洲約占50%,遠超拉美(16%)和亞洲(17%)。除固有的經濟援助之外,法國加大了對法語非洲國家的投資,其目的不僅是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還希望能夠繼續掌控對法國至關重要的原材料供應。源源不斷的大額資金投入(援助和投資),是法國能夠在非洲地區維持長期、巨大的影響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法國近年來強調對非援助和投資,但在核心海外利益受到威脅時,仍未放棄使用武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在非洲發動索馬利亞「維和行動」和盧安達「綠松石行動」等多次軍事行動。這引起非洲國家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紛紛抵製法國的軍事存在。於是,法國政府對以往的做法做出調整,暫時採取軍事收縮政策。但薩科齊執政時期法國帶頭攻打利比亞,奧朗德政府先後在馬里和中非共和國採取武裝行動,根本上還是追求石油利益、保障地區安全、維護法國戰略利益。德國通過對非援助,獲得在非洲國家投資的優先權,德國企業在政府的保駕護航之下,積極參與一些非洲國家的援助或投資項目,與英、法等國爭奪非洲寶貴的原材料,儘可能地搶占擁有龐大需求的非洲市場。德國憑藉本國在氣候等領域的治理經驗,將環保與投資有效結合。如通過氣候融資保護突尼西亞海岸線以應對氣候變化,幫助衣索比亞制定綠色增長國家戰略等。英國對其傳統「勢力範圍」進行援助和投資,既要與法國等「舊勢力」爭奪影響力,又不可避免地與美、中等「後來者」展開競爭。在控制力較強的國家或地區,英國政府傾向於採取政治或軍事手段干預他國的國內事務。例如,辛巴威曾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有近20萬白人移居到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與辛巴威達成《蘭開斯特協定》,依舊掌控著津國內的土地分配,英裔白人的利益得到英國的保護。如今,英國仍在干預辛巴威的國內政治,公開表示支持津重返大英國協。

第三,兼顧歷史聯繫與國內政治壓力,平衡國內各政治勢力與利益集團的關係。英國在退歐後會失去歐盟內部大市場和歐盟成員獨享的優惠政策,國內利益集團與政治反對派的不滿增加。為了減輕國內壓力,英國政府加緊與非洲往來,以期憑藉歷史聯繫向外開拓新的市場。英國工業聯盟主張對非援助應集中在能給英國帶來貿易利益的項目上,尤其要加強援助項目的條件性;建築業出口集團則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使集團內企業獲益。英國負責對外援助的機構在制定對外援助政策時,不僅聽取專家見解,還兼顧各利益集團的利益訴求,多元化商業利益集團的整體利益之和是英國海外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國國內與海外利益相關的部門之間爭奪資源。例如,負責對非援助的部門要求增加援助金額,而國防部希望追加海外駐軍的軍費,其他部門則力主應當將有限資金用於國內建設。奧朗德政府原本採取防禦性對非政策,但隨著馬里局勢惡化,法國國內反對派批評政府,「薩科齊敢於干預利比亞,奧朗德卻不敢維護法國海外利益,這迫使奧朗德不得不謀求在海外有所作為,有提振支持率、堵住反對黨之口的國內政治考量」。多種利益糾葛使得法國政府既要考慮與非洲特殊的歷史聯繫,維護其在非洲的經濟利益、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存在,同時也不能忽視國內經濟增速緩慢、社會矛盾加深等問題。技術的發展促使新興利益集團的力量不斷壯大,影響著國家的內政外交。例如,德國的新能源技術領先世界,在非洲相關領域的投資收穫頗豐,未來該領域利益集團與傳統利益集團就德國對非投資的地區選擇、投資方式、投資規模都可能產生不可避免的分歧。

第四,創建大國主導的區域性機制或普適性行業標準以確保在非洲的經濟和商業收益。法非首腦會議是法國維護在非洲影響力和海外利益的重要機制,自建立至今,法國政府與非洲法語國家領導人不定期召開會議,法國以經濟援助、駐軍及貨幣支持為工具,干預非洲國家內政,為法國在非利益營造有利的經濟政治環境。非洲法郎是法國與西非八國之間金融、經濟合作的重要工具。法國在非洲建立法郎區的目的在於「密切前法屬殖民地經濟與法國經濟的聯繫,以便控制非洲經濟建設與發展」。法國財政部在非洲法郎區擁有投票權,掌控著該區域的經濟、政治利益再分配,對該區域實行貨幣控制,同時也是抗衡美國主導的貨幣體系和美國在非影響力的工具。英國在機制設置方面也體現出對非洲事務的重視。2005年,英國牽頭成立了「非洲委員會」,囊括了非洲政治精英與學界人士,就非洲問題撰寫報告,進而對聯合國、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的非洲議題產生影響。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於2002年發起成立「採掘業透明倡議」,旨在公開礦業企業和石油企業的投資與納稅狀況。在全球加入該倡議的國家中,非洲占2/3,加入該倡議對於非洲國家預防衝突發生、改善國家治理透明度以及增加收益等方面都有好處。

第五,藉助多邊機制維護國家的海外利益。歐洲大國與非洲有特殊的歷史聯繫和現實的經濟安全利益關係,法、英、德都傾向於藉助多邊機制解決非洲大陸出現的各種問題。1962—1995年,法國在非洲進行了共計19次軍事干涉,大部分情況下,法國出兵是為了保護法國僑民和歐洲國家的公民。在遭受當地批評和抵制後,法國調整了對非政策,將其在非洲的軍事基地由封閉轉為相對開放。例如,法國與英國、美國簽署了以維和為目的的三邊協議,旨在確保在聯合國這一多邊機制框架下更好地維護非洲的安全與穩定。1998年,法國邀請美國和英國參與對非洲軍人的培訓。薩科齊強調,法國在非洲的軍事基地是西方推廣民主價值觀、打擊恐怖主義、加強全球治理的平台,是西方國家的公共產品。法國自身國家實力有限,因此,在維護海外利益、執行海外任務過程中,歡迎歐洲夥伴國、歐盟乃至聯合國的參與,但同時強調法國在重點議題、關鍵地區仍然要掌握主動權。英法兩國有在非洲安全事務中合作的傳統。1998年,兩國在聖馬洛召開領導人峰會,這是冷戰結束後英法在非洲安全領域合作的重要標誌;2001年,英法再次舉行峰會,明確雙方在非洲防務領域的合作;2014年,英法簽署《防務合作協議》,強調雙方應在利比亞、馬里和中非共和國的維和行動中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北非和西非地區反恐、緝毒等問題。英國的國家利益仍然與維護其曾經創建的以及作為關鍵成員的國際經濟政治機構密切相關,如聯合國安理會、歐盟、八國集團。2005年,英國借擔任八國首腦會議輪值主席國的契機,出台《我們共同的利益:非洲委員會執行報告》,利用英國的援助帶動本國商品與服務出口,擴大英國公司在非洲的投資規模。德國一貫主張歐洲主要國家協商一致,以歐盟整體名義制定並貫徹對非政策,提高對非政策的有效性。因為經歐盟整合的經濟、軍事資源,較單個成員國更加豐富,以歐盟身份行動能降低非洲國家對昔日殖民主義的警惕,還能「抱團」與美、中、俄在非洲展開競爭。

不過,應該注意法、英、德在非洲的利益保護方式也正在受到衝擊。首先,援助非洲國家附帶政治經濟條件或價值取向,造成干涉受援國國內事務的不良後果。冷戰結束初期,在法非首腦會議上,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明確指出,法國提供的任何援助將與非洲國家的民主進程相聯繫,只有推行民主和多黨制,才能繼續享受法國援助。這與法國所在西方陣營的反蘇反共的本質相關,還與法國藉機推廣西方價值觀與政治制度的全球目標有關,更是在美蘇兩極夾縫中求發展的「二流強國」維持海外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法國大企業依靠政府提供信貸、削減稅收支持其在非洲法郎區國家的投資,財政部甚至提供擔保,確保法國在非洲的能源、礦產和農產品等領域獲得絕對壟斷利益,過半的對非援助帶有必須購買法國產品與服務的附加條件,使得國家與私人利益捆綁起來。德國對非援助也體現了西方的意識形態色彩,援助有附加的政治條件。它明確提出人權、公眾參與、法制化、市場經濟、政府發展這「五項政治標準」,試圖「以發展援助為手段影響20世紀90年代非洲國家政治經濟改革的基本進程和改革方向」。「項目援助」是英國對非洲大英國協國家的重要援助類型,指的是將援助用於受援國的具體項目或部門,而歷史上英國曾對一半以上的援助項目實行「掛鈎援助」,即接受英國援助的國家必須將援助款用於購買英國企業的貨物和服務。

其次,維護海外利益的多邊主義模式難以在實踐中推廣。近年來,法國在維護海外經濟、安全利益時常常聯合其他國家、聯合國、歐盟的力量。這一方面是由於法國的國家實力相對削弱,需要藉助合作方式解決在非洲的複雜難題;另一方面是為軍事干預找尋合法性,避免遭受國際社會譴責。然而,多邊主義的前提是各方要有合作的意願,共同利益是各方產生合作意願的基礎。一些成員國在是否以歐盟名義出兵非洲的問題上,常與法國產生分歧。因為非洲不是這些國家的軍事戰略重心,它們不願花費大量資源幫助法國增強在非洲的影響力,在對非安全戰略中表現消極,認為歐盟對非安全戰略主要滿足的是法國的需求,對於在非洲有較少安全利益的國家收益不大。因此,其他成員國不願追隨大國過多干預非洲事務。缺乏共同利益是歐盟在對非關係上難以形成合力的重要原因,而利益的爭奪造成歐洲大國在非洲的競爭之勢日漸顯著。法國將象牙海岸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長期把控著該國的政治與經濟。象牙海岸也是德國「與非洲有約」計劃的七個入選國之一,該計劃是德國在西非與法國爭奪影響力並藉機提升在非地位的新手段。從一國自身的意願考察,當多邊行動無法滿足預期目標時,國家傾向於採取單邊行動。2012年,法國起草了第2085號決議並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批准,向馬里派駐國際支助團,這得到了歐盟的財政資助。然而,2013年馬里國內局勢惡化,恐怖主義猖獗,奧朗德政府派地面部隊進入馬里參加反恐作戰。由此可見,當法國在非洲傳統勢力範圍的政治、經濟、安全利益面臨威脅時,首先藉助聯合國、歐盟等力量採取多邊行動,避免或減少直接干預;當形勢惡化、威脅升級時,借多邊機制維護海外利益的局限性便顯現出來,單邊行動就被視為維護海外利益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再次,過多的軍事干預反而將僑民置於危險之中。馬里有6000餘名法國僑民。法國對馬里的軍事干預直接導致馬里叛軍威脅報復法國,綁架居住在伊斯蘭國家的法國僑民。近年來,法國聯合西方國家打擊非洲恐怖主義,在非洲的恐怖組織實施報復行動。2013年,數千恐怖分子從馬里逃亡到阿爾及利亞,他們為了報復法國對馬里的軍事行動,綁架了7名法國人質。同年,非洲主要恐怖組織「基地組織北非分支」發布視頻,煽動潛在支持者在世界範圍內襲擊法國目標。2014年,法國在非洲薩赫勒地區啟動了「新月形沙丘」行動,與當地薩赫勒五國開展聯合軍事合作,旨在打擊當地恐怖主義,隨後法軍遭到恐怖組織報復而遇襲,損失慘重。2018年,布吉納法索叛軍對法國大使館進行突然襲擊,造成大量法國工作人員傷亡。西方國家對非洲薩赫勒地區進行軍事干預,激起該地區恐怖勢力的極端報復行為,在阿爾及利亞人質危機中,包括多名法國人、英國人在內的800多名人質被劫持。

最後,美國、中國等新興力量在非洲的經濟、政治影響力上升,迫使歐洲大國被動改變傳統的海外利益保護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英法等國無法維持原有的勢力範圍,美國力量崛起,對傳統資本主義世界秩序構成挑戰。蘇伊士運河曾是英法的勢力範圍,是兩國重要的海外利益所在。冷戰期間爆發了蘇伊士運河危機。由於英法實力不足,美國取代英法成為這一地區最有影響力的西方國家。冷戰後,美國加緊對非洲地區的滲透。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法國不得不調整對非政策,儘可能減少與美國在非洲地區的正面衝突,將傳統「託管式法非關係」轉變為法非「新型合作夥伴關係」。隨著美國在非影響力的增強,英國政府一方面尋求與美國在非合作,如在英屬撒哈拉以南非洲與美國建立經濟夥伴關係;另一方面改變既往軍事控制海外勢力範圍的做法,從有限的國家實力出發,更多採用非軍事途徑維護和拓展海外利益。迫於軍事實力相對下降的現實,英國對海外駐軍進行重新安排,核武器、飛彈等武器的重要性降低,新技術得到升級。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大幅增強,對非洲經濟發展的貢獻相應增加。過去20年,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經濟夥伴,中非雙邊貿易總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境外直接投資增速高達年均40%,中資企業在非洲製造業的市場份額為20%。面對中國在非經濟利益的擴展,歐洲大國逐漸做出調整,從「緊張、警惕」到「正確認識與中國的經濟競合關係」,以期降低在非利益損失、謀求合作共贏。

4 結論

作為較早殖民非洲且與非洲國家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歐洲大國,法國、英國和德國均將非洲視為對外戰略的重點地區。政府是維護海外利益的關鍵行為體,跨國公司成為維護和擴展在非利益的實踐者和先鋒,軍事力量則在涉及重大利益時發揮保障作用。由於三國的實力、目前所處的形勢和歷史因素的影響,它們對海外利益的保護方式也呈現差異。法語非洲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和經濟結構都與法國關係密切。法國通過投資、駐軍、貨幣掛鈎等途徑在經濟、貿易和金融領域保持對非全面影響,不遺餘力地確保海外利益最大化。英國對曾經的殖民地國家採取更為溫和的相處方式,其看似相對鬆綁的對非政策實則是延續並發展了殖民時期「因地制宜」、宗主國管理與當地特點相融合的模式,為英國維護並拓展在非利益減少阻礙。德國不具備法國、英國在非洲的軍事、政治甚至文化優勢,傾向於採用和平的多邊方式與非洲打交道,為非洲提供各類援助,藉此增加對非事務的影響力、擴展德國在非利益。

當前,西方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逆全球化浪潮興起、民粹主義抬頭,全球不確定性增加。歐盟內部相繼出現的各種危機和難題直接影響法、英、德三國在非洲的政策。英國退歐促使其更加重視開拓海外市場,對非洲事務和在非利益愈加關注;德國後默克爾時代的對外政策充滿變數,重視對非戰略的同時避免冒進,強調維持既得利益;法國馬克龍政府野心勃勃,積極提升對非話語權以增加國際影響力、謀求成為歐盟新的領導,但國內亂局成為法國積極外向的對非政策的掣肘。同時也應該看到,三國在適度競爭的同時積極探尋共同利益,以便更有效地維護和擴展在非洲的海外利益。

*文章原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19年第5期,原題為《歐洲大國的海外利益保護論析:以法國、英國和德國在非洲的利益保護為例》,篇幅所限,有所刪節。

FIN

同時和兩大死敵和解, 沙特背後的真正考量到底是什麼?

「促和沙伊的偏偏是中國?」一篇奇文9年前的準確預言

矽谷銀行倒閉是08年重演? 一種新型危機尚未引起世人警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