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黎族船型屋的「前世今生」

中國文物報 發佈 2024-03-27T08:50:00.797635+00:00

3000多年來,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不僅創造了悠久文明的歷史,而且還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

黎族是海南島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3000多年來,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不僅創造了悠久文明的歷史,而且還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其中,作為黎族村落的傳統建築——船型屋,是千百年來黎族文化的縮影和見證,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是黎族人民創造和智慧的結晶。


01船型屋的「前世」


船型屋黎語稱為「布隆亭竿」,意思是「竹架棚房」,是黎族地區傳統村落的代表性建築,目前已經有千年歷史。關於黎族船型屋的著述最早見於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記載「居處架木兩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諸蕃志》中也有「屋宇以竹為棚,下居牲畜,人處其上」。清代乾隆年間,《黎岐紀聞》仍有記載「屋宇形似覆舟,編茅為之,或被以葵葉,或藤葉,隨所便也。門倚脊而開,穴其旁以為牖。屋內架木為欄,橫鋪竹木,上居男婦,下畜雞豚。」黎族船型屋的身影,不僅出現在文字記載中,在圖畫中亦有出現。清代的《瓊黎風俗圖》和《瓊郡輿地全圖》中都有關於黎族船型屋的描繪,圖中的船型屋樣式亦為高幹欄式的茅草屋,非常具體形象。


可見自宋至清代,黎族的船型屋的主要建造形式為干欄式,屋子建於竹木之上,冬暖夏涼,上層供人居住,下層可以飼養家畜。干欄式建築為中國長江以南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這種原始的建築方式可以有效避開南方氣候的潮濕和各種野獸蟲蛇的侵襲。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黎族人抵禦自然災害能力的提高以及民族之間交流融合,黎族的船型屋從高架干欄式向低架干欄式、落地式逐步演變。實際上有些落地式船型屋的內部居住區域離地面有30厘米左右,仍然保留了干欄式建築的痕跡。20世紀30年代,德國人H·史圖博到海南島黎族地區進行調查,對各地區黎族人居住的房屋和建築方法都有詳細的記載。在其《海南島民族志》中,美孚、岐和侾(哈)的房子都是傳統的船型屋樣式,而位於白沙地區本地黎(潤)的房屋卻有了變化:「很大的單房頂,以3米高的兩根支柱支撐著,其上有比較精工的骨架結構。這種結構使人想起漢族的屋頂結構。」這種具有複雜骨架結構的房頂,應當是金字型。可見從近代開始,黎族民居除了船型以外還出現了金字型屋頂,這是黎族人民從與周邊民族的交流過程中吸收而來的範式,是民族融合的一個縮影。


船型屋發展成金字屋時,屋頂已經沒有船的形狀,而是借鑑漢族茅草屋有了三角形榫卯梁。在屋頂的材料與形式上,通過使用木材搭建屋頂結構,取代了原本的竹片,使頂部屋脊由原來的弧形演變為「金」字的外形特徵。這種改變使屋子的高度和入口的寬度上都有所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室內的空氣流通與採光,提高了居住舒適度。


02船型屋與營造技藝


船型屋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黎族祖先當年乘木舟登上海南島時,由於沒有棲身之地,就將木船翻倒過來居住。為紀念祖先,黎族後人就仿照船型建起了船型屋。二是船型屋用茅草蓋頂,厚厚的茅草一直延伸到地面,猶如一艘倒扣的船,故稱之為「船型屋」。


船型屋多為長型,屋門多位於短側兩端。屋內房梁到地面的垂直距離不大,地面是平整的泥土地面,牆面基本不設窗口,光線較暗。內部空間通常分隔為兩間或三間,房子的中間立3根高大的柱子叫「戈額」,象徵著男子,兩邊立6根略矮的柱子叫「戈定」,象徵著女子,代表的是一個家庭由男子和女子組成,傳達了黎族男女平等、兼容的家庭觀。「三石灶」是黎屋裡的傳統廚具,其上架鍋罐可以蒸煮食物,既方便實用,又可使屋內暖和乾燥,灶煙還能防止草木蚊蟲滋生,因此屋內有人生火做飯可以發揮對船型屋的保護作用,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


黎族村落中還有一種較小的船型屋叫「隆閨」,意思是「不設灶的房子」。按照黎族習俗孩子長到十三四歲便要搬到「隆閨」去居住,不與父母同住。「隆閨」一般建在村頭村尾僻靜處,或緊挨父母住房搭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識到定情的小房子。


村落中還有穀倉,一般都選在村落外緣集中或單獨建造,利於防火。通常選擇較乾爽的向陽處,建成干欄式,以防止潮濕和鼠蟲偷食。有的地區穀倉就建在耕地中心地帶,這樣便於儲藏糧食。黎族地區穀倉的設立,主要與黎族糧食加工方法有關,習慣於吃多少就舂多少的地區,均用穀倉來儲存稻穗,如過去的樂東地區幾乎每家都有穀倉。而用牛踩脫粒的地方,穀倉因失去作用而趨於少見。


船型屋的材質多為傳統竹木結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樹、竹、藤、茅為其必備建築材料。首先以樹幹做樑柱,用樹杈進行承托,用紅白藤編搭房屋框架。然後用泥巴與稻草攪拌為一體做牆體主要材料,沿著等距分布的樹枝一層一層往上掛泥,逐層堆疊為牆,待陽光炙烤後形成堅硬牆體。最後在屋頂的構架上蓋上茅草,用藤條將茅草編織在一起,做成一個倒扣船型的拱形屋頂。這種房頂可以有效隔絕空氣里的寒潮和熱流,在海南這個潮濕炎熱的地區,起到了很好的抵禦惡劣環境的作用,同時其材料的製作拼裝與修補拆卸都非常方便。因房屋是屋蓋和牆體合為一體的,不僅較容易建造,而且也可節省建築成本,適應於黎族人早期的游耕習慣,具有一定的經濟適用性。2008年6月,「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3船型屋的「今生」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黎族人也開始走出大山深處,原本低矮陰暗的船型屋與現代人的居住習慣有所衝突,船型屋的生存環境遭遇了嚴峻挑戰。主要轉折點為20世紀90年代民房改造,許多黎族人因此離開了世代居住的船型屋村落。黎族地區的民房改造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村落中的船型屋被拆後原地重建為水泥磚瓦房,村民返回原村居住;另一種是出於保護的目的,村落中的船型屋被整體保留,村民們整村搬遷至數公里外的新村居住。而當時留存下的幾處黎族船型屋和金字屋村落,如今僅存東方市白查村和五指山市初保村。


得益於當地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這兩個村落在民房改造時村民整體另遷新村,同時舊村落還有資金不斷地進行維護,才得以完好的保存。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探訪白查村時恰逢當地文化館組織的船型屋營造技藝培訓班,年輕人正在學習搭建船型屋,可見「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在政府和當地村民的重視下有了較好的延續和傳承。2015年,白查村、初保村都被列為海南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者:吳慧

(作者單位:海南省博物館)

編輯 | 張 怡 實習編輯 | 黃雪芮

覆審 | 馮朝暉

監製 | 李 讓

本號刊載的作品(含標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