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徐鉉五幅傳世經典書法作品賞析

聽月工作室 發佈 2024-04-27T19:23:15.901100+00:00

琴棋書畫,古代被稱作文房四藝,是文人墨客頗為稱許的娛樂活動,古人認為,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只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領會詩情畫意,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於健康和長壽。

五代十國時期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徐鉉五幅傳世經典書法作品賞析

琴棋書畫,古代被稱作文房四藝,是文人墨客頗為稱許的娛樂活動,古人認為,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只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領會詩情畫意,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於健康和長壽。唐朝時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結合字畫年代背景的記載,賞字更是別有一番趣味。

——題記

中國五代、宋、遼、金,是中國書法史上繼晉、唐之後的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時期。這一時期由於戰亂和政局不穩,呈現出複雜局面。

「五代」又稱「五代十國」,是指唐朝滅亡後、宋朝建立前的歷史階段。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為五代,共53年。公元907年, 割據者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由此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稱「五代」;又有吳、吳越、南唐、 楚、閩、南漢、前蜀、後蜀、荊南和北漢,稱「十國」。十國時間為(902年—979年)。五代十國持續了73年(907—979年)。

唐宋之間經歷了一個五代十國,雖然時間不算很長,只有短短七十三年,但這七十三年國家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其實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上,都多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五代十國書法,這一時期,朝代頻繁更替,戰亂不已,人們有一種不安的心緒,再加唐人已把書法上的法度發展到相當完善的境地,於是書法家們轉向以書法抒發個人意趣的軌道,在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楊凝式、李熠、彥修、王文秉、李顎、貫休等。

書法是指以文房四寶為工具抒發情感的一門藝術。工具的特殊性是書法藝術特殊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藉助文房四寶為工具,充分體現工具的性能,是書法技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離開文房四寶,書法藝術便無從談起。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漢代以來的書法理論,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

這裡分享五代十國時期著名書法家徐鉉書法作品。

面我們一起分享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書法作品

徐鉉(九一七~九九二年),字鼎臣,廣陵人。初仕南唐,官至禮部尚書。後歸宋,累遷散騎常侍。曾校刊《說文解字》稱大徐本。鉉酷耽玉箸篆垂五十年,初學李陽冰,後得李斯《嶧山碑》拓本,自謂「得師於天人之際」,潛思改作,遂逼其勢。曾摹刻《嶧山碑》,論者謂用筆如錐畫沙中有一線如縷,實參李陽冰法成之。習小篆者多以此摹刻本為取法之階。是碑現存西安碑林。自書碑石,尚有《茅山許真人井銘》等。

他擅長 李斯 小篆,也工於 隸書 。他與其弟徐鍇是當時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被稱為「二徐」。

五代時南唐的徐鉉、徐鍇兄弟,今揚州人。他們的父親是唐末進士,在「五代十國」之一的吳國(以今揚州為首都)做官。

父親去世時,徐鉉8歲,徐鍇只有4歲。他們的母親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徐鉉上,顧不上徐鍇,而徐鍇卻能自己讀書。

兄弟二人後來都有文名,宋朝的李穆出使到江南,看到他們的文章,讚嘆道:「二陸不能及也!」(二陸指晉朝的陸機、陸雲)其中徐鉉的名氣又更大一些,與韓熙載齊名,江南人稱他們為「韓徐」。

徐鉉曾在吳國任官。後來吳國被南唐取代,建都金陵(今南京),兄弟二人便同在南唐做官。

公元975年冬季,金陵被宋朝軍隊圍困了將近一年,南唐後主李煜派徐鉉出使宋朝求和。

在此之前,李煜曾派人催促朱全贇(yūn)率軍隊來京救援,這時由於擔心徐鉉出使的安全,打算制止救援軍隊的前進,以向宋朝表達誠意。但徐鉉說:「臣此行不一定成功。京城中依仗的只有援兵,怎麼能制止它呢?」李煜說:「正在求和卻又徵召援兵,不會危害到你嗎?」徐鉉說:「臣不過區區一使者,應當為社稷考慮,把臣的性命置之度外。」李煜流著淚把他送走了。

徐鉉出使了兩次,沒能使宋太祖消滅南唐的決心動搖。最終南唐滅亡,李煜投降,前往汴京。

徐鉉隨李煜入朝,宋太祖責備他不及早勸李煜歸順,聲色俱厲。徐鉉回答:「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當死,不應再問其他。」太祖感嘆道:「這是忠臣呀!你事奉我應當像事奉李氏一樣。」

徐鍇死於南唐滅亡的前一年;徐鉉在宋朝為官,過了十幾年才去世。二人都精通文字學,徐鍇曾註解過《說文解字》;徐鉉在入宋後,與句(gōu)中正等人校訂《說文解字》,又參與編纂《太平御覽》、《太平廣記》、詩文總集《文苑英華》,自己也作有多首詩篇。

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許真人井銘》賞析

五代南唐著名書法家徐鉉《許真人井銘》

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摹刻嶧山碑》賞析

徐鉉《摹刻嶧山碑》說到小篆《嶧山碑》,人們都會想起它的作者秦代李斯。其實《嶧山碑》原石本立於山東鄒縣嶧山,後被推倒焚毀。《嶧山碑》原碑早已不復存在,傳世拓本中也沒有原石的拓本。

宋淳化四年,太常博士鄭文寶將徐鉉摹本《嶧山碑》,刻石於長安國子學,這一版本即是我們現在所見的長安本《嶧山碑》。而此本的原作者正是徐鉉。

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小篆千字文殘卷》賞析

徐鉉《小篆千字文殘卷》黑龍江博物館藏。紙本,縱27.7厘米,橫上90.5厘米,橫下81.2厘米。黑龍江博物館院藏。此《千字文》非徐鉉真跡,實為宋人偽托。據《石渠寶笈》著錄,此件篆文中有數處避宋代皇帝名諱或嫌名諱,如「匡」、「恆」、「桓」、「昚」等字均有改變。故知此件最早為南宋孝宗(趙昚)時偽托或臨本。此卷現殘存後部二十七行,另外四行殘存二十五字,共存三百零五字。末行款署「廣陵徐鉉書」。此卷雖系南宋人偽托或臨摹仿,但它是一件較早的古人篆書墨跡精品,筆法精熟,流暢自然,起筆處多用頓筆,或垂腳飄動,或懸針短秀,婉約中蘊清勁,結體嚴美,多雜以象形,韻致頗為古雅。

後紙尚有「勅魏杞」三字,勅書左端寫「乾道丙戌(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一一六六年)三月初八日賜徐鉉古篆千文一卷」宋楷字一行,似為元以前人移併到一起的,又有明豐坊詩跋與釋文。

此卷曾經元喬仲山、明袁忠徹、項元汴及清內府遞藏。溥儀出宮時攜往長春,後散落至殘。並有「喬簣成氏」、「吳興」、「書詔之寶」、雙龍圓印(偽印)以及項元汴、乾隆等諸鑑藏印璽。見於《石渠寶笈三編》等書著錄。

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私誠帖》賞析

徐鉉《私誠帖》此帖紙本墨跡,行書,尺牘一則。凡14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60字。縱29.1厘米,橫44.8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徐鉉以小篆聞名於世,沈括《夢溪筆談》中就記載有徐鉉善小篆,且以中鋒用筆的故事。其實徐鉉不僅是一位小篆大家,也是一位行書高手,徐鉉《私誠帖》,就是傳世的一件行書作品。從此作不難看出,徐鉉行書深受顏真卿行書影響,線條沉著、結體開張,堪稱是宋人尚「意」書風的先聲。

這一個作品其實看著非常的自然流暢,這也是為什麼它被欣賞的原因。整個全篇都寫得比較隨意,但隨意不代表隨便。作品的細節線條還是十分的健勁厚實,學習過書法,練習過書法的人都能欣賞到這一個小帖作品寫得相當的精準,章法與字體的細節都有注意到。所以大家欣賞它的時候,整體的感覺是享受的。

筆法豐厚又不柴,而且圓轉的筆勢也相當的漂亮,這也反映了晚唐以來追求肥美的時代風尚。有一些唐人書法的變化,但又不完全相同。整個小帖的運筆很漂亮,筆法遒勁流暢,筆法恣肆富於變化,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作品寫得神氣飛揚,沒有半點做作的意思,剛健端莊之中有婀娜流麗之態。網友評價這一張作品雖然沒有其他名作這麼有名,但筆法堪稱一流,是真正的好佳作。

有一些作品講的是意境,據歷史查證,徐鉉和弟弟徐鍇都是當時最傑出的篆書書法家。所以他能寫出這麼漂亮的字,一定是對書法有著深入的研究。

研究透了,寫得自然是十分的漂亮。這一個小帖,體現的是古人對於書法認真的研究態度。這一種研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好作品,值得珍藏。

譯文:鉉今有私誠。特茲拜託。為先有袪承人劉氏。其骨肉元在貴藩醴陵門裡居住。所有劉氏先已嫁事。得衡州茶陵縣大戶張八郎。見在本處居住。今有信物並書。都作一角封記。全托新都監何舍人附去。轉拜託吾兄郎中。候到。望差人於醴陵門裡面勾喚姓劉人。當面問當。卻令寄信與茶陵縣張八郎者。令到貴藩取領上件書信。所貴不至失墜。及得的達也。儻遂所託。惟深銘荷。虔切虔切。專具片簡咨聞。不宣。再拜。

下面我們一起分享五代十國著名書法家徐鉉之弟徐鍇書法作品

徐鍇(920—974)字楚金,揚州廣陵人,徐鉉之弟。生於梁末帝貞明六年,卒於宋太祖開寶七年,年五十五歲。(疑年錄云:馬令書至南唐書,下同至雲,開寶八年卒,今從陸游書。時南唐奉宋正朔)四歲而孤。母方教鉉,未暇及鍇,能自知書。李景見其文,以為秘書正字。累官內史舍人。

李穆使江南,見其兄弟文章,吧曰:「二陸不能及也!」因鉉奉使入宋,憂懼而卒,鍇亦精小學,著有說文醫學傳、說文韻譜等書。南唐文字學家。著有《說文解字系傳》40卷,已經注意到形聲相生、音義相轉之理。又以四聲譜次,著《說文解字韻譜》5卷,便於檢索。還著有《通釋五音》、《方輿記》、《古今國典》等。

從以上史料足見,五代十國雖為亂世,但書法藝術並未凋敝,也並非如書法史家所言的僅有楊凝式一人,而是出現了諸多書家,且作品可觀。他們一方面共同延續著漢魏至唐以來的書脈星火,成為由唐入宋的重要歷史環節——特別是李鶚的楷書刻印、郭忠恕的《漢簡》範例、「二徐」的《嶧山》篆刻以及李煜的「金錯刀」書體實踐等,在宋代不乏習書文人的品評與傳習,對宋代書學有一定影響。

另一方面,如後周的郭忠恕,吳越的錢俶,南唐的徐鉉、韓熙載、李煜、潘佑以及西蜀的王著、句中正、李建中等,皆是歷經五代而入宋的書法名家,他們對宋代書學完成漸變與轉型起到了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作用。尤其是韋莊、錢鏐、錢俶、潘佑、徐鉉、李煜等人的行草,延續「東晉遺風」,強調意在筆先,實有開宋人「尚意」先河的重大意義,同時也可以藉此管窺唐代書法在五代發生漸變的某些微妙肌理。

中國書法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也是獨具一格,非其他書法所能及。所謂藝術無國界,書法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以多種方式深入到世人的生活與工作中,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書法帶給人的慰藉已遠超金錢所帶來的滿足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