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小鎮生活⑤|唐口街道:立足草莓強產業,連片帶動鎮域興

農村大衆 發佈 2024-03-27T20:09:57.766835+00:00

春日時節,濟寧任城區至魚台縣的G237國道旁,一排排溫室大棚引人注目。大棚里,種植的是時下人們喜歡的草莓。歷經10多年的發展,任城區唐口街道形成了以大流店村為中心的草莓種植帶,草莓產業蓬勃發展,托起一個千萬元產值的產業。

春日時節,濟寧任城區至魚台縣的G237國道旁,一排排溫室大棚引人注目。大棚里,種植的是時下人們喜歡的草莓。歷經10多年的發展,任城區唐口街道形成了以大流店村為中心的草莓種植帶,草莓產業蓬勃發展,托起一個千萬元產值的產業。

不僅僅是草莓,實施專業村培育計劃、創建鄉村休閒旅遊示範區……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唐口街道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嘗試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今,這裡的農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村容村貌在發生巨大變化,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做強草莓產業鏈,今年鮮果產值有望達2000萬元

3月5日,唐口街道大流店村村民丁丁,拎著一大桶剛採收的草莓從大棚出來,準備分揀包裝後給客戶送去。「草莓長勢不錯,個大味甜,眼下批發價每公斤50元。」丁丁笑著說。

6年前,丁丁跟著大流店村黨支部書記張美珠開始種植草莓,作為全村最早的45戶規模化種植戶之一,那年他承包了三個大棚。

像這樣的草莓大棚,大流店村村民丁丁有三個。

「唐口的草莓產業發展有基礎,區里和街道有好的扶持政策,這給了我回鄉創業的底氣。」丁丁說,以前就知道草莓貴,但從沒想過種草莓,唐口街道創建的「草莓學院」不僅手把手教技術,還提供溫室大棚和草莓苗,他租種的3個溫室大棚,第一年基本回本,現在效益一年比一年好。

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丁丁所在的大流店村的草莓種植基地成為濟寧及周邊區域市民體驗鄉村採摘游的好去處,一顆顆草莓成了種植戶的「致富果」。

「這一茬草莓去年11月就已經上市了,每天來採摘草莓的人絡繹不絕,一天有3000元的收入。」說起自己的草莓事業,丁丁滿臉笑容,他說:「現在我最不擔心的就是銷路,最擔心的就是沒草莓賣。」

村民正在採摘草莓。

今年,唐口街道種植草莓鮮果面積達到300畝,發展草莓溫室大棚110個,產值有望達到2000萬元,草莓產業已經成為唐口街道群眾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發展的「甜美產業」。

「從2020年開始,唐口街道確定了大流店村草莓產業發展新方向,除了草莓鮮果栽培,還要發展草莓種苗繁育。」大流店村黨支部書記張美珠介紹,做強草莓產業鏈,加快草莓脫毒苗繁育體系建設,去年村里繁育原種苗7.8萬株,生產苗40餘萬株,產值達到500多萬元。

專業村帶動,打造農民持續增收平台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唐口街道「草莓學院」作為任城區唯一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在示範引領、培訓推廣、展示帶動、種苗繁育、高素質農牧民培育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所草莓學院,是藉助『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旅遊+企業+電商』的『1+6』模式,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江蘇農科院單位合作建成。」張美珠表示,這兩年,草莓學院已培育新型農民30多人,「土專家」10人,「田秀才」15人、電商銷售人才8人,為下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了強有力人才技術支撐,同時拉長了產業鏈,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

2021年,唐口街道啟動實施專業村培育計劃,作為核心產業村的大流店村帶動片區15個村聯合成立唐口草莓產業園經濟聯合體,以草莓產業為主導,輻射帶動紙管產業、「稻+」產業和蔬菜種植業等多種產業共同發展的鄉村振興「1+N」模式。

位於大流店村的草莓學院。

作為唐口草莓產業園經濟聯合體之一的孟樓村,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濟無收入,村里無產業,專業村培育計劃了改變村里落後的面貌。

「以前靠走家串戶修家電掙錢餬口,到年底也落不下幾個錢。如今俺在政府的扶持下改行建起了5畝西紅柿大棚,每年收入在15萬元左右,經濟上寬裕多了。」在唐口街道孟樓村蔬菜種植基地內,種植戶孟建立一邊算著對比帳,一邊高興地說。

「我們圍繞瓜、菜、菌、牧四大產業,藉助鄉村振興政策,從貸款協調、技術扶持、土地租賃、新品種引進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發展,為實現農民持續增收打造了堅實平台。」唐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珣說。

為發展農村特色經濟,培育經濟專業村,唐口街道堅持以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尊重農村傳統種植、養殖、加工習慣為原則,以「點狀」專業村帶動「塊狀」特色產業協調發展,既穩固了農業結構調整成果,又提升了農業產業化水平。

截至目前,唐口街道已發展瓜菜種植、草莓產業、杞柳加工生產、蓮藕種植、稻蝦種養等各類專業村18個,農民人均增收900元,初步形成了「一專帶一片、一業興一方」的良性循環發展格局。

發展休閒旅遊產業,煥發鎮域經濟新活力

「儘管我們的草莓多年來一直不愁賣,但我們不能光著眼於鮮果市場,小富即安,還要往更長遠方向看,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唐口街道黨工委書記杜寶龍說。

所說的「長遠」,是市場環境變化對草莓產業提出的新要求。這幾年,我省種植草莓的農戶逐年增加,草莓種植已經從零星種植,成為規模化種植。「僅靠草莓一項帶動農民致富,未免有些『勢單力薄』。」

作為省級小城鎮建設中心鎮、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創建工程示範鎮、濟寧市精緻城鎮試點單位,唐口街道距離中心城區只有20分鐘的車程,東臨大運河、太白湖,發展鄉村旅遊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環境優勢。

村民在草莓學院定期上課,除了學習種植技術外,還要學習品種知識。

唐口街道結合本地資源和區位優勢,將鄉村振興、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主要方向之一,先後聘請山東省設計學院設計編制了全街道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整合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資源,全力打造「美麗幸福新唐口」。

新思路推動新發展。街道依託農業產業優勢,積極引導草莓、千禧果、杞柳、水稻等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進「旅遊+農業」,著力培育眾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的「新型鄉村綜合經濟體」,一批融合現代農業、休閒度假、鄉土風情、農業體驗於一體的休閒旅遊產業基地迅速發展壯大。

如今,唐口鄉村旅遊元素不斷豐富,田園游、文化游、節慶游、體驗游,讓鄉村旅遊一年四季不斷,不僅大了名氣,旺了人氣,更聚了財氣,鼓起了業主和村民的錢袋子,同時也煥發了鎮域經濟新活力。

而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回鄉,有的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有的自主創業當老闆。大流店村民張德鵬就是其中一位回返鄉創業人員。幾年前,張德鵬退伍回鄉後四處打工,幹過保安,進過工廠,擺攤賣過服裝,由於看不准市場往往是隨掙隨光,一年折騰下來存不了幾個錢。聽說村里發展草莓產業,他第一個報名回鄉參加了草莓學院組織的技術培訓,並且承包了10餘畝3個草莓大棚,通過專家村幹部引導,專家技術指導,張德鵬引進種植的「白雪公主」草莓品種,引來了大批城裡人採摘,一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村里給我提供了振興的舞台,比我在外務工不知強多少倍,下一步我得甩開膀子加油干。」張德鵬興奮地告訴記者。

對於未來的發展,唐口街道將繼續唱響特色鄉村游新經濟,打造鄉村全域游、四季游,形成唐口鄉村旅遊的特色和亮點。杜寶龍說,鄉村振興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唐口街道加大產業結構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鄉村文旅建設,未來兩年,少兒科普基地、萬畝荷花、千畝杞柳觀賞基地等項目將陸續推出,為鄉村休閒旅遊再添好去處。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張超 通訊員 袁進 梁春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