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70後非遺麵塑傳承人李海花:用新媒體傳播「老手藝」

唐山文化旅遊 發佈 2024-03-28T17:19:07.124059+00:00

麵塑是一門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民間手藝,現代麵塑文化經過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以它絕美的身姿備受世人青睞,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樸素文化。

麵塑是一門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民間手藝,現代麵塑文化經過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以它絕美的身姿備受世人青睞,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樸素文化。


河北省唐山市工藝美術大師、非遺麵塑傳承人李海花進行麵塑創作


唐山市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金牌工藝美術家、非遺麵塑傳承人李海花是1971年生人,自幼受父親薰陶學習麵塑,後跟隨麵塑大師彭小平深造。1988年畢業於河北省藁城工藝美術學校,1989年獨自一人赴北京跟隨面人彭深造麵塑技藝6年,李海花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潛心研究,刻苦摸索,並將當下流行元素和家鄉文化相結合,不斷創新,開闢出獨領一派的新天地。

用麵塑作品傳遞文化與溫暖


「每個作品都是會說話的。」在李海花的作品中,每個作品都有一段故事、亦或是一種文化。


李海花創作的作品《唐王曹妃春遊記》


在眾多麵塑作品中,最讓她驕傲的是一件人物場景麵塑《唐王曹妃春遊記》,這個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耗費了她一個多月的心血。作品展現了唐王李世民和曹妃相伴,徜徉於曹妃甸的美妙景色之中,栩栩如生,一旁,一樹盛開的桃花瓣蕊分明,平添幾分浪漫。這件麵塑作品完美融合了曹妃甸文化與曹妃甸工匠精神,「麵塑不是曹妃甸獨有,但曹妃甸屬於麵塑文化的區域範圍。那麼,我就想把曹妃甸文化融入進去,用麵塑來講述當地美麗的歷史故事。」李海花說。

關於曹妃甸,她還創作了四組大唐曹妃人物麵塑以及以美麗的曹妃甸濕地為主題的麵塑作品,她在傳統手藝中注入曹妃甸歷史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曹妃甸、走進曹妃甸文化。

李海花在新冠疫情期間創作的疫情相關作品


此外,在新冠疫情期間,李海花心系疫情、心系疫區,用最質樸的情感,捏出許多感人的麵塑藝術作品,《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河北加油》等作品大多取材於真實故事,她用麵塑藝術重現動人場景,以「藝」戰「疫」,歌頌疫情防控過程中湧現的英雄模範人物和感人事跡。

在李海花20多年麵塑生涯中,她始終把麵塑當成生命的一部分,作品曾多次獲獎。曾參加馬來西亞等國大型藝術展,被國外友人贊藝為代表,中國的雕塑是立體的畫,無聲的戲,現創作有曹妃系列,孝文化,英雄系列,等八大系列200餘種作品。

她的麵塑作品,大唐曹妃曾在2016年蒙冀遼文化博覽會上榮獲一等獎,第三屆河北省文化創意大賽工藝美術類優秀獎,作品孝感動天榮獲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海峽工藝作品獎銅獎,作品巾幗英雄花木蘭榮獲第十二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會工藝美術銅獎。

新媒體與非遺碰撞 注入年輕力量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台的興起,李海花想到了藉助新媒體的科技力量和平台優勢為自己賦能,全方面開發與挖掘手工麵塑的文化和市場價值,為麵塑非遺文化的推廣和傳播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天地。

李海花正在進行麵塑作品創作

「在直播平台上,平均每3秒就有1條非遺視頻產生並被傳播。」李海花介紹說,2019年開通個人直播帳號「手工麵塑海花」至今,帳號粉絲已超過11.2萬人。

用捏、印、掀、刻、切、滾、鑲等一系列複雜考究的手法,在短短几分鐘內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躍然眼前,李海花通過短視頻縮短了手藝人和潛在傳承人之間的距離,把這些看似遙遠的麵塑非遺技藝呈現給屏幕的那頭。

去年5月,李海花又開始線上直播教學,短短兩個月直播場次累計超過75場。在幾十秒的短視頻里,精美絕倫的麵塑作品被消解成了鮮活的製作環節,在零距離的直播對話中,廣大網友與非遺傳承人展開沉浸式的互動體驗。

李海花用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記錄傳播麵塑作品,同時,她也一直致力於麵塑這項非遺文化的傳承。李海花說,「非遺傳承的關鍵是青少年,未來,如何為非遺麵塑注入年輕力量,實現麵塑在線教學直播常態化,是全社會需要共同研究的課題,我願意為非遺傳承傳播文化事業儘自己的一份責任」。


來源 | 鳳凰網河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