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到2026年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 到2030年達到4萬億元

北青網 發佈 2024-03-29T05:18:16.417114+00:00

據佛山發布13日消息,2023年佛山市企業家大會上,佛山正式發布《關於高質量推進位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出台30條舉措,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中新網3月13日電 據佛山發布13日消息,2023年佛山市企業家大會上,佛山正式發布《關於高質量推進位造業當家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台30條舉措,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支撐。《方案》提出,到2026年,佛山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到203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萬億元。

根據《方案》,佛山將從構建嶄新形態、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空間載體、推進品牌建設、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優化、集群成鏈、質量卓越、品牌彰顯的現代化製造業體系。

《方案》提出,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保持產業永遠年輕、重塑佛山製造形象的重要切入點,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高端軟體、醫藥健康、機器人、新型顯示、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節能環保、生物製造等新興產業,構建以產業鏈為紐帶、以聚集性發展為特徵的新興產業生態。同時,佛山將前瞻發展未來產業,重點瞄準新一代人工智慧、超材料、綠色氫能、合成生物、基因治療等產業,完善新賽道主動發現、前瞻遴選機制,探索建立未來產業先導試驗扶持辦法。

為引育發展新興產業,《方案》提出要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引進優質製造業項目,並對引進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代辦小組」審批代辦機制,指導推動投資方加快規劃設計及報建速度,1個月內辦完市區兩級審批程序。

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佛山將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對創建國家級綠色製造示範企業,單個企業給予最高4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

《方案》提出要加快傳統製造業數改智轉,繼續建設一批數位化示範工廠、示範車間、示範項目,對數位化示範工廠最高獎勵2000萬元、示範車間最高獎勵200萬元、示範項目最高獎勵800萬元。

《方案》還提出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力爭至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達到200家以上;重點支持企業開展併購實現換道發展,設立40億元產業併購基金。

《方案》從建設連接製造業的重大創新平台、發揮企業科研投入主體作用、開創協同創新生動局面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四個層面著手,提升製造業當家的創新能力。提出支持季華實驗室創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仙湖實驗室創建國家能源重點實驗室,高起點建設機器人全國重點實驗室。激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對獲批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省重點實驗室的牽頭單位,分別給予3000萬元、300萬元獎補。對獲批國家、省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牽頭單位,按上級資助金額給予1:1配套獎補。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方案》提出,推動年產值10億元以上製造業企業全部建立研發機構,啟動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每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不少於1000家。

引導企業科技創新的同時,佛山還著力解決企業後顧之憂。《方案》提出,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每年安排不少於2億元作為研發費用後補助資金,對研發投入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為開創協同創新生動局面,《方案》提出,要高標準建設「一區一園一城」,聚集創新創意資源要素;加強與廣深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和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科技合作,探索「飛地園區」模式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合作區。

佛山還將優化科技項目選題和立項機制,採用公開競爭、定向擇優、「揭榜掛帥」等方式,徵集技術解決方案和重大創新成果,提高科研攻關的整體效能;改革科技激勵機制,強化以信任和績效為核心的科研經費管理,擴大經費使用自主權、簡化項目驗收財務管理。

《方案》提出,要科學布局產業空間,按照「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的產業布局,向中重點發展帶動型經濟,向東重點發展商流型經濟,向西重點發展複合型經濟,向南重點發展智能型經濟,向北重點發展先導型經濟;要建設特色製造業園區,加快推進建設十大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定位清晰、集聚度高的創新引領型特色產業園;按照特色更特、優勢更優的原則,實行一個園區一個扶持辦法、一個主導產業、若干個配套產業的「1+1+N」發展模式。

根據《方案》,佛山將繼續推進工業園區改造升級,以「工改工」為主加快推進老舊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確保一個區範圍內「工改工」比例不低於70%。對不具備新上工業項目的老舊園區,或因復耕復墾、配建公共設施等占用工業用地,採取用地置換等方式,引導工業用地向園區集中,確保工業用地總規模不減少。

為讓園區有限的產業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實現最高效產出,《方案》提出,要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推行園區新型供地模式,逐步落實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經濟密度,除不適宜上樓的產業外,新改造工業園區、新供工業用地的容積率一般不低於2.0、不大於4.0,力爭到2030年園區內規上工業畝均產值達到750萬元。

此外,《方案》還出台加強標準支撐引領、強化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提高產品供給質量、構建「十百千萬」品牌矩陣等具體措施推進位造業當家的品牌建設,提出要實施製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鍛造製造業人才隊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大力營造良好氛圍,高質量推進位造業當家。(中新財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