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科普短視頻內容建設 助力公民科學素質提升

光明網 發佈 2024-03-29T07:18:56.395785+00:00

媒體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傳統上來說,公眾獲取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一直是電視媒體,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選擇網際網路的公民比例持續上升,尤其是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自媒體甚至是短視頻已經成為公眾了解信息的首選。

王大鵬

媒體是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傳統上來說,公眾獲取科技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一直是電視媒體,但是隨著網絡的普及,選擇網際網路的公民比例持續上升,尤其是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自媒體甚至是短視頻已經成為公眾了解信息的首選。

科技部副部長李萌曾指出,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通過微博、網絡、微信形式傳播的科學信息已經占到80%以上。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

因而,在開展科學普及工作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科普輿論陣地建設和監管,整治網絡傳播中以科普名義欺騙群眾、擾亂社會、影響穩定的行為。

近日,中央網信辦組織召開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會議要求,要著力解決「自媒體」信息內容失真、運營行為失度等問題。

最近一兩年以來,科普要從「知識補課」轉向「價值引領」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其中也涉及要更好地發揮科普的作用和功能。尤其是在以「成見在前事實在後、情緒在前客觀在後、話語在前真相在後、態度在前認知在後」為特徵的「後真相」時代,科普更應該以科學為基礎,因為科學性是科普的靈魂。

對於科學內容的傳播來說,雖然短視頻因為具有時間短、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從而使得用戶接受與使用也變得更加容易。但是科普短視頻所具有的問題也不應該忽視,尤其是要加強管理,更好地發揮科普的價值引領作用。

當前存在著短視頻平台用戶下沉的情況,因而會出現大量內容同質化、偽科學泛濫的情況,很多不夠權威不夠嚴謹的科普視頻製作者加入,這對整體質量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打擊,原因就在於對於絕大多數短視頻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動動手指就能獲取到信息的時代,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窮其一生也難以掌握某一個具體領域的所有知識,因而我們就需要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取信息,但是並非每個人都具備可以區分事實和觀點的能力,因而往往會被一些觀點而非事實「帶節奏」,而平台的流量遠遠勝過做視頻製作者的底線,進而導致科普類視頻形式大於內容。再加上一些標題黨的存在,致使沒有主題的營銷視頻反而有著更大的流量,也有很多認真科普的優質視頻創作者努力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與此同時,科普短視頻的創作主體十分龐大但是製作門檻並不高,這又導致了魚龍混雜的情況,甚至其中也包括一知半解的非專業人士,比如諸如《打臉中國天文學》這樣的短視頻一度引發大量關注,但是其中卻混雜著一些非科學的內容。而從用戶的視角來說,他們也難以區分誰是真正的專家。雖然科普短視頻的內容總量在不斷增加,但是相應地也存在著謠言和偽科學無序蔓延的情況。部分科普短視頻內容的權威性和可信度難以保證,一些作品打著科普的標籤,但實際效果卻變成了「欲闢謠反傳謠」,更有甚者在視頻中夾雜意識形態滲透,惡化了網絡科普環境和氛圍。

再者平台的算法和審核機制不利於優質內容的推送。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不斷火熱,大眾群體所接收到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不免發現有些運營帳號,不管是否有抄襲行為或只要不遭到舉報,便可以通過平台審核將內容播放出來,甚至其所得點讚量與粉絲量遠遠多於原創號主。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往往與平台的審核機制不無干係,大部分平台的審核機制都是以播放量和點讚量為依據,缺乏對視頻內容本身品質的監控和優質內容的推送。在短視頻平台中,表面上溝通的橋樑是科普自媒體帳號號主和觀眾間的互動和交流,是輸出知識給用戶或觀眾。而真實情況卻是作者和平台之間的較量。這一切歸結於平台的運營層面,在平台和知識生產者兩個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弊端和很大的提升的空間。平台的篩選方式,對於自身的工作量來講是極小的,但是從創作者的角度上來看,僅靠搬運作品便能帶來不小的流量,這就會導致內容的同質化,甚至是存在「洗稿」的行為,因而我們需要從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視角來重新審視科普類短視頻的知識傳播力。

來源: 光明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