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誰的權力更大?

觀棋觀海 發佈 2024-04-28T22:11:02.139366+00:00

首先要明確一件事:丞相和宰相是兩碼事。丞相是官職,宰相是身份。宰相可能是一群人,丞相一般都是一個人。

首先要明確一件事:丞相和宰相是兩碼事。

丞相是官職,宰相是身份。

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宰相一直有,丞相不常有。

宰相可能是一群人,丞相一般都是一個人。

不知道通過上面的說明,大家能不能搞明白宰相和丞相的區別。

其實宰相這個詞是由「宰」和「相」兩個字組成的,這兩個字也就概括了宰相的職權。

宰是主宰的意思,也就是說權力很大;

相是相禮之人,有輔佐的意思,也就是說上面還有人。

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宰相是輔佐君主,同時具備決定權的人。再通俗一點兒說,宰相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人或是那群人。

事實上在秦朝之前,無論是宰相,還是丞相,都還不存在。

在西周的時候,擁有這種權力的人,就是直接叫太宰。剛才說了,宰的意思是主宰;太的意思是身份最高。從這個職位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其權力之大。

到了春秋時期,直接叫作「相」,戰國的時候叫作「相邦」,邦就是國家的意思。可以看出來,在東周的時候,更偏向於輔佐,已經開始一定程度上限制「宰相」的權力。

但無論是太宰,還是相,抑或是相邦,每個國家在君主之下擁有最高權力的都是一個人,也就是所謂的「單相制」,這就會造成宰相的權力過大,進而威脅到君主的地位。

到了秦朝,丞相這個官名正式出現,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宰相就是丞相。丞的意思也是輔佐,進一步強化了宰相輔佐君主的定位,同時開始建立「雙相制」,即分設左丞相和右丞相。這樣就將原來一個人的權力分化了到了兩個人身上,進一步削弱宰相對君主的威脅。

漢朝罷棄秦朝的丞相,改用戰國時的相邦,但因為開國皇帝叫劉邦,所以要避諱,便把相邦改稱相國。但漢朝的皇帝一樣也擔心相權過大,於是便將宰相一部分權力分給御史大夫。所以漢朝一開始雖然只有相國,但仍是雙相制,即相國為正宰相,御史大夫為副宰相。

到了漢成帝的時候,進一步開始建立「三相制」,進一步削弱相權。相應的做法是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同時讓大司馬分走部分相權。這個時候,丞相、大司馬和大司空都是實際上的宰相。

到了漢哀帝的時候,又把丞相改稱為大司徒,這樣宰相就是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再後來,大司徒和大司空都把大字去掉了,改稱司徒和司空,大司馬也換了名字叫太尉,同時權力進一步上升。

這個時候的宰相就是太尉、司徒和司空,太尉算是正宰相。

漢獻帝時,曹操大權獨攬,又復設丞相,同時削弱太尉和司空的權力,實質上恢復了單相制。

三國的時候,三個國家三種制度。魏國是雙相制,以相國為正宰相,大司馬為副宰相;吳國也是雙相制,也就是左右丞相;蜀國則是單相制,丞相諸葛亮大權獨攬。

可能是有感於漢末和三國時的相權過大,到了晉朝,皇帝進一步削弱相權,直接開始搞「群相制」。

這個時候,四太(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兩大(大司馬、大將軍)和兩司(司徒、司空)都可以說是宰相。

但有時候步子太大容易扯著淡,一下子整出來這麼多宰相,結果就是權力過於分散,大家都是宰相,結果誰說了也不算,誰也不服誰,導致這些人都成了名義上的宰相。

於是,後世很熟的一個官職走上了前台——尚書令。

尚書台一開始只是個秘書機構,但從漢朝開始,皇帝就逐步利用尚書台來限制相權,漢朝的很多權臣,比如霍光,一般都會加上「錄尚書事」的職銜。

到了西晉,因為名義上的宰相太多,實際權力反而被尚書台控制,所以這個時候的真正宰相是尚書台的長官——尚書令和尚書左右僕射。尚書令(有時候是錄尚書事)為正宰相,尚書左右僕射為副宰相。

至於東晉嘛,這個時候比較亂,官制也同樣比較混亂,諸如相國、丞相之類的官名又都拿了出來。

晉朝之後就是「五胡亂華」,也就是所謂的「南北朝」時期,這個時候就更亂了。而且因為同時空存在著很多的國家,官名也就一大堆。像是丞相、相國、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錄尚書事、僕射、中書舍人等等,這些都是當時當時宰相的官名。想要搞明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兒,知道那麼回事就行,畢竟大部分人連當時的國家名稱都記不過來。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南北朝之後,就迎來了隋朝這個大一統王朝,隋朝對於官制的最大貢獻就是正式確立了三省制度,不過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尚書省、門下省和中書省,而是叫內史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的長官就是宰相,分別是內史令、納言和尚書令。

唐朝一開始在官制上是沿襲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不過又進一步完善發展。這個時候把內史省改成了中書省,長官由內史令改為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由納言改為侍中,這樣一來,宰相就是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同時允許參議政事的中書舍人、門下侍郎也是宰相。

後來因為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尚書令不再授人,尚書省的兩個副職——左右僕射就成了尚書省的實際長官,也就是宰相。

唐高宗的時候,尚書僕射因為尊貴往往用來賜人,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才算是宰相。同時,參議朝政的百官如果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都算是宰相。

盛唐之後,我們又迎來了混亂的五代十國,這個時候的宰相官名也是五花八門,想要搞明白也是不容易的,不過記住一個關鍵詞詞——同平章事,問題也就簡單了。這個時期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等各種侍郎,還有各部尚書,如果加上同平章事這個頭銜,一般情況下,這個人就是宰相。

然後就到了令所有研究官制的人都頭疼的宋朝。宋朝的官制,我估計都夠開一門研究生的課了。

我們儘量去繁為簡,簡單的梳理一下:

宋初的時候,記住一個關鍵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管這個官員身上掛著幾個官名,只有帶這個官名的才是宰相。這個時候一般是「三相制」,首相加昭文館大學士銜,稱「昭文相」;次相加監修國史銜,稱「史館相」;末相加集賢院大學士銜,稱「集賢相」。同時還有參知政事為副宰相。

宋神宗元豐改制後,改成「雙相制」,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為首相,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次相;同時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宰相。

南宋的時候一度改設左丞相和右丞相,也曾一度恢復「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職位,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行了。

需要說明的是,宋朝還有「公相」、「使相」、「樞相」和「計相」,也都在某個時間段名義或實際充當宰相。

元朝可能是搞不清三省制度,所以大部分的時間裡只有中書省這一個省,那麼理所當然的中書令就是宰相了。但元朝的中書令宋朝的開封府尹差不多,照例是由儲君擔任,所以就成了虛職。在中書令下面還設有左右丞相,以及平章政事,左右副丞及參知政事等官職,這些才是實際上的宰相和副宰相。

明朝一開始的時候是把丞相這個官職又拿出來用的,結果就出了胡惟庸這麼個「權相」,於是朱元璋一生氣直接把宰相給取消了,什麼事情都自己做。所以,從紙面上來說,明朝除了初期,是沒有宰相的。

但是老朱勤政,不代表後面的皇帝都能受得了這份罪啊,於是內廷開始有了「司禮監」,外廷有了「內閣」。內閣大學士雖然名義上不叫宰相,但實際上行使的就是宰相的權力,只不過受約束太多,這個實質上的宰相也算是歷朝歷代最窩囊的宰相了。

清朝也是群相制,入關前的咱們就不說了。入關後到雍正朝之前,因為清朝實行「阿哥當差」制度,所以清朝的宰相就是管事的王爺和殿閣大學士;雍正朝為了限制阿哥的權力,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成為實際的宰相,殿閣大學士也同時變為虛職。到了晚清的時候,又學西方,設立了總理衙門,內閣總理大臣是為宰相。

你們認為到底是丞相權力大呢,還是宰相權力大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