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鍾繇

談藝錄 發佈 2024-03-30T02:39:29.621932+00:00

這一篇,我們細細說說鍾繇。生平鍾繇(151-230),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年因舉孝廉走上仕途,歷任尚書郎、陽陵令、廷尉正等。察舉孝廉並不容易,舉孝廉每年推舉一次,且有人數的限定。

這一篇,我們細細說說鍾繇。

生平

鍾繇(151-230),字元常,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東漢末年因舉孝廉走上仕途,歷任尚書郎、陽陵令、廷尉正等。察舉孝廉並不容易,舉孝廉每年推舉一次,且有人數的限定。漢武帝之後,察舉一途成為入仕的正途,舉孝廉亦成為一種政治待遇和權力,東漢和帝永元之際,舉孝廉以人口為標準,人口滿20萬每年舉孝廉一人,滿四40萬每年舉孝廉兩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滿20萬,每兩年舉孝廉一人;人口不滿10萬,每三年舉孝廉一人(具體可見《後漢書》)。由此可知,鍾繇是以才華(孝行與廉潔是品德的加成)顯聞於鄉里的。

後來,鍾繇因自己身在皇帝身邊的緣故,做了兩件事,獲得了曹操的好感:

第一件,在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控制時,鍾繇從側面幫助曹操實現了與獻帝的聯絡;第二件,鍾繇幫助漢獻帝擺脫了李傕、郭汜的控制。這很重要,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北方統一,也就不會有魏國的代漢立國了。

後來,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中,鍾繇又在後勤保障中為曹操提供了兩千匹戰馬,這又使鍾繇在曹氏集團中獲得了更好的印象。

曹丕代漢稱帝,鍾繇是上表勸進的大臣之一。可見,鍾繇不是書呆子,純藝術家,他還是一個「識時務者」。

其實,鍾繇還是一個學問家,他好春秋左氏學,

此後,曹丕敬重鍾繇,拜鍾繇為太尉(三公之首),後遷太傅,所以後人稱鍾繇為「鍾太傅」。

鍾繇三體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他推動了楷書的發展,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後世尊為「楷書鼻祖」。他與書聖王羲之並稱「鐘王」。南朝庾肩吾《書品》評為「上品之上」,唐朝張懷瓘書斷》評為「神品」。

羊欣在《采古來能書人名》中對鍾繇的書法師承、書法特點、擅長的書體介紹的最為具體,這也是所謂「鍾書三體」的來歷:

注意,羊欣這裡所記的「公車征」,並非人名,而是秦漢以來的一種選官制度。

所謂「銘石之書」,指的是用於書寫碑刻的書體,依照當時的實際情況,書寫碑額或用篆書,或用隸書,而書寫碑文,更多情況下是隸書,因此,這裡的「銘石之書」可以認定為隸書。

鍾繇的「銘石書」作品,歷來沒有定論,曹魏時期的牟准說《上尊號奏》(見下圖)是鍾繇書寫;

而唐代張懷瓘稱《受禪表》(圖亦見前文)是鍾繇的作品,此二說均未獲得普遍認可。但鍾繇擅長銘石書是南朝、唐朝人的共識。推想一下,鍾繇的銘石書,應當與前文所述的《熹平石經》《上尊號奏》《受禪表》的隸書體態相仿。

所謂的「章程書」,依照唐蘭的解釋:

「章程兩字的合音,是正字(平聲),後世把章程書讀快了,就變成了正書,又變成真書。」我們可以認為「章程書」就是早期的楷書。人們之所以稱之為章程書,大概是因為鍾繇已經用這種書體寫奏章了。傳世的鍾繇正書書跡,包括《賀捷表》《薦季直表》《宣示表》,都是他寫給朝廷的奏章。這從側面說明,正書已經獲得了官方的認可,成為了正規合法的書體。

鍾繇並不是正書的創製者,但他是文獻記載中第一位擅長正書而聞名於世的書法家,這與他的社會地位大有關係,大概他對正書的提倡推廣或者加工整理的功勞,後人便把正書的發明權歸到他的名下,秦他為「正書之祖」。

所謂的「行狎書」,即所謂「相聞者也」,就是專門用於書信往來的用途。其實,它就是介於草書和正體書之間的流暢書體,既便於書寫,也便於識讀,這是比較進步而合用的新書體,因為主要用於私人間的尺牘書疏,又稱之為「相聞書」。說白話一點,互相傳遞消息、通報新聞的書體。

鍾繇寫行書,取法於東漢的劉德昇(劉德昇的介紹見前文《漢代士大夫書法家》),劉德昇被推認為「行書之祖」,實際上,我們知道,一個人是不可能發明一種書體的,只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劉德昇的貢獻,在於他對行書這種書體的加工以及推廣。

劉德昇有兩個直傳弟子,即鍾繇和胡昭,「胡書肥,鍾書瘦。」胡昭最終在歷史長河中消失,漸漸不為人知了(畢竟他的社會地位是與鍾繇無法相比的)。而鍾繇的行書也最終湮滅於時代塵埃里,我們再也無法見到了,只能在「肥、瘦」之間獲得一點兩人行書特點的消息了。

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西晉之後,向鍾繇取法的書法名家很多,比如:王廙、王導、衛夫人、王羲之等。這些人都是書法名家,我們大約可以從他們的作品裡尋到一些鍾繇行書的影子吧。

書跡流傳和書藝特色

鍾繇的書法,特別是他的行書和正書,曹魏以來十分流行。但是,在他逝世約八十年後的東晉時期,他的書跡已經格外珍稀。

南齊王僧虔《論書》有記載:王導「師法鍾、衛,好尚無厭。喪亂狼狽,猶以鍾繇《尚書宣示帖》(即《宣示表》)衣帶過江」。所謂「衣帶過江」,即把書帖縫在衣帶之中帶過長江,也稱「懷帖過江」。

此帖後來在王羲之處,王羲之又將其借給了王脩(敬仁)。王脩死後,他的母親見此帖是兒子的心愛之物,便把這件《尚書宣示帖》作了殉葬品。

鍾繇書跡的毀佚方式當然不止殉葬,自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即307-317年間匈奴滅亡西晉的戰爭)以來,公私聚斂法書名畫伴隨著戰亂、流徙,傳世數量本來就很少的鍾繇書跡就更是稀罕之物了。劉宋泰始六年(470)秘府所藏的「鍾氏紙書」不過「六百九十七」字。

至唐朝,內府所收鍾繇書跡,是與張芝、兄弟、王羲之父子歸為一類的,因此未列具體數量。其後歷經整理及汰除贗品之後的具體數量亦沒有準確數字,但其總量不會過多。

宋朝大興刻帖(刻帖已遠不同於原跡了)。鍾繇書跡見於叢帖中,太宗淳化三年(992)的《淳化閣帖》有鍾繇書法《宣示表》《還示帖》(即《張樂帖》)《白騎帖》《常患帖》(即《常羸帖》)《雪寒帖》《長風帖》六種。

仁宗慶曆五年至八年(1045-1048)刻《潭帖》(《長沙帖》)第一卷,見《力命表》《賀剋捷》(《賀捷表》《戎路表》)兩種。徽宗大觀三年(1109)《汝帖》收刻《墓田帖》;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刻《淳熙秘閣續帖》,收《薦季直表》。宋朝叢帖所見鍾書,大抵不出以上十種。

明朝,還有一件傳為鍾繇所書的《調元表》,收刻在《潑墨齋法書》中。

匯總一下,鍾繇書跡流傳如下圖:

現在所見的鍾繇書跡,不出上述十一種(即宋代十種加明代一種),皆刻本。而鍾繇傳世的著名作品,為《宣示》《力命》《薦季直》《賀捷》四表(上圖標紅),都是小楷。大概因為是呈送朝廷的奏表,因此都是正書。

1、《宣示表》。《宣示表》是鍾書最負盛名的作品,對後世影響至大。

目前所見的《宣示表》筆體平正整肅,隸意殆盡,與傳世的王羲之楷書十分相似,所以後人定為王羲之臨本。

2、《力命表》。《力命表》文字形體扁方,不及《宣示表》那樣平整,筆體有迭宕之致,疏瘦自然,書體特徵也有與王羲之筆體相通的嫌疑,因此,後人也認為是王羲之的臨本。

3、《薦季直表》。《薦季直表》字勢橫扁,饒有隸書筆意;其結體頗顯鬆散,又帶有行書筆法,為傳世的鍾繇其他正書作品中所未見。不僅如此,此帖的筆畫在鍾繇作品中最見肥厚,縱向的筆畫尤其明顯,與「鍾書瘦」的特徵明顯不吻合,估計是後人臨摹失真造成的。

清代帖學家王澍斷定其為偽跡。另,此表元朝以來,一直有一紙與刻本筆體相同的墨跡本傳世,並有歷代名家題跋,曾入藏南宋、清朝內府,毀於民國年間。

4、《賀捷表》。《賀捷表》中,橫畫、撇畫和捺畫伸展得過長,可見楷書形成之初保留的隸書寫法,因此,《賀捷表》在寫法上吻合一千七百年後考古發現的曹魏、西晉人的筆體真跡。可以說:《賀捷表》是現存鍾繇書作中最能體現鍾繇書法風格的作品。

《賀捷表》中,縱向的筆畫寫得短促,橫向的筆畫寫得伸展,即使字內沒有橫向的長筆畫,也要通過結構的安排將字處理成疏散而橫闊的狀態,造成字的橫勢。

鍾繇的書法,歷代書家都表示了由衷的推崇和心悅的誠服。匯總鍾繇的書法風格特徵,可以用三個字形容:瘦勁、天然、古雅

歷史地位與影響

鍾繇的書法成就及其歷史性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對正書的形成有開創之功,為正書成為官方認可的正體字奠定了基礎;二、為行書立法,使這一流便的書體得以迅速地普及。

鍾繇書法對當世和後世的書法家一直具有影響力。但是,不同的歷史階段,情形也不大一樣。漢魏之際,鍾繇與張芝擅美。對鍾繇名望的推崇和體態的效法,是並舉不廢。王羲之擅名東晉後,雖比肩鍾、張,但是他仍然推重鍾、張。「二王」之後,別開法門,鍾書影響力驟減。到了當代,鍾繇及其書法,終於成了一種書法理想的符號。

下一篇,我們讀衛氏書學。

(【跟著布丁讀書法史】之50,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