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榆錢,遺落在鄉村的記憶

中國鄉村美文 發佈 2024-03-30T05:35:42.413914+00:00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皖西北農村村前村後、溝溝坎坎,少不了栽種榆樹,榆樹硬料可做桌子椅子,亦可架梁做椽子,儲存記憶深處的還是榆錢兒,因為榆錢兒是農家碗裡的一道充飢果腹吃食,是聊補清貧年代缺糧少米之「嚼穀兒」。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皖西北農村村前村後、溝溝坎坎,少不了栽種榆樹,榆樹硬料可做桌子椅子,亦可架梁做椽子,儲存記憶深處的還是榆錢兒,因為榆錢兒是農家碗裡的一道充飢果腹吃食,是聊補清貧年代缺糧少米之「嚼穀兒」。

每逢三四月天的春季里,一樹樹成嘟嚕成串串的榆錢綴滿枝椏,微風吹拂,榆錢兒送來陣陣香氣兒,撲入鼻中,攀住樹枝捋一把嫩榆錢,填嘴裡咂咂,舌尖上立時漾開去甜絲絲夾帶著一股子清香味兒,至今回憶起當時那情景,仍口舌生津,唇齒生香……

榆葉尚未吐出嫩尖葉片,榆錢兒便如羊肉串似的,密密匝匝穿在枝條上,撲稜稜壓彎了枝頭,微風裡搖頭晃腦,撩撥人的胃口。透過陽光單片兒看,手指甲蓋一般大的榆錢,青翠欲滴,中間圓凸凸部分形狀似古時的銅質錢幣,難怪南北朝有位庾信大師吟誦出「桃花顏色好如馬,榆莢新開巧似錢」的好詩來。唐代大文豪岑參也觸景生情,信手拈來,他在詩中謔道「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本草綱目·木部二》釋文說:「榆未生葉時,枝條間先生榆莢,形狀似錢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錢。」民謠唱道,「榆錢、榆錢,吃了榆錢,家家都有『余錢』……」榆錢兒諧音演化為「余錢」,寓意「吉慶有餘」,樸素地表達了平頭百姓手有閒錢的美好願景。

鄉下人清苦的日子離不開榆錢,貧瘠的年代糧食短缺,青黃不接,榆錢兒便成了一道時令佳蔬。從樹上捋下嫩榆錢兒,仔細篩掉斑斑點點褐紅色萼蒂,然後用清水淘洗幾遍,略控淨水分,摻入紅薯面,加油鹽蔥花佐料,攤箅子上蒸熟了,稍冷一冷,切碎蒜苗(大蒜未成熟)拌辣子搗成泥,淋在榆錢上,瀝幾滴麻油,調勻,也是忍不住饞蟲誘惑,咽下口水,順手就夾起一筷子,一大口吃下去,黏糊糊的軟香,香中微辣帶甜。那時候為節省春荒的口糧,以榆錢饃榆錢湯為主食,會一連吃上幾天的,也為當時寡淡的生活增添些許厚重的味道。

我的家鄉民間有「三月清明榆不老,二月清明老了榆」的農諺,縣誌也有記載,似乎與每四年一閏月的節氣有關係,那意思是說,遇上閏月的年份,閏一個月,那一年農曆則多一個月,清明節要延遲到農曆三月,樹上的榆錢自然不會變老,可盡情享用,而不閏月的年份,清明節會提早在農曆二月,這時候的榆錢,早已被暖風吹乾老於枝頭了,白花花猶如枝頭雪,自然再不能果腹充飢了。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兒童不慣貧滋味,剛拾榆錢索買花。」「榆錢陣陣麥纖纖,野菜花黃蝶易黏。」「林外溪頭榆莢錢,風吹個個一般圓。」……歷朝歷代,文人雅士,佳詞妙句里無不流露出對榆錢的鐘愛之情,字裡行間,寫滿對榆錢的溢美之辭。榆錢,和薺菜、槐花諸多野菜一樣,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但現在卻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玩意兒」「健康美食」,不僅因為其美味可口,還是一味可以強身健體的好藥材,據講有潤肺止咳化痰、助眠安神清熱之功效且無毒副作用。

只是這些年,蝸居城市,滿眼風景樹,經濟林,榆樹難覓蹤跡,偶回鄉村走動,發現榆樹已不多見,漸被宅院裡、路兩旁的花木果樹所取代。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昔日鄉下人賴以果腹充飢的榆錢也悄然發生變化,如今成為餐桌上的一道時令美味。即使榆錢兒身價倍增,每逢春天來臨,依然刻意去「眾里尋他千百度」,坐到餐桌前,拌上一盤,滿足一下口欲,咂摸記憶里的味道。也許是有了些年紀的緣故,也還是忘不掉這一口「嚼穀兒」,在小輩面前睹物思情,不免絮絮叨叨,也只有我自己知道,為的是留住那一股漾開去甜絲絲夾帶著一股子清香味兒,撿拾起那一縷被歲月遺落在鄉村的鄉愁記憶……


審閱:高蕊

簡評:記憶如同一張網,而屬於每個人的這張網疏密程度不同,相同的是在各自的一生時間裡,最後所打撈上來的都是彌足珍貴的往事。如同鮮活的魚兒跳躍著,在月光下閃耀著清輝的光芒,就是作者那些不肯捨棄的「絮絮叨叨」。

終審:嚴景新


作者:王東友,安徽太和人,供職於太和縣民政局,中國鄉村雜誌人才庫認證作家,文學愛好者。

編輯:卜一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投稿必須原創首發,投稿郵箱:zxmtth@126.com

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