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頭髮有多可怕?抹豬油抹香料都能忍,看到最後這個忍不住想吐

混沌錄 發佈 2024-03-30T14:14:13.963230+00:00

說起頭髮,這可是當代年輕人十分注重的東西,近幾年網絡上關於頭髮打理養護產生很多熱烈的討論,例如打造高顱頂,增加彭松感,頭皮養護等等話題在年輕人間熱度高居不下。

說起頭髮,這可是當代年輕人十分注重的東西,近幾年網絡上關於頭髮打理養護產生很多熱烈的討論,例如打造高顱頂,增加彭松感,頭皮養護等等話題在年輕人間熱度高居不下。

同時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當代人對頭髮的洗護也越來越講究,比如除了常規洗髮水洗頭髮之外,還會塗抹護髮精油,使用發膜等等。

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來,無不俱是,恐怕古代人在洗頭上面的花招應該也不會少。

但是這些都是依託於現代科技的發展,那麼還沒有這些洗髮護髮產品的古代,人們又是怎樣洗髮護髮的呢?

古代人重視頭髮的程度超乎想像

我們經常在古代電視劇中看到,無論男女都是長發飄飄,那麼古代人為什麼不肯剪頭髮呢?

我國古代崇尚孝道,《孝經·開宗明義章》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也就是說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父母給的,不敢損壞毀傷,這就是行孝的開始。

當然頭髮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因此古代人都是蓄長發,幾乎從不剪頭。他們對自己頭髮的重視是超乎現代人的想像的。

首先沐浴這個詞就是從古代傳下來的,我們現在說起沐浴都會理所當然地想到去洗澡,但其實在古代這二個字分別代表洗頭髮和洗身體,其中「沐」這個字就是洗頭的意思。

上文說過古代人不剪頭髮,所以頭髮很長,再加上古代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洗頭著實是一件不怎麼容易的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

因此,古代有「休沐」這個詞,在古代上班可是沒有雙休日的,但是漢代時期官吏們每5天可以休息1天,這一天是給他們幹什麼的呢,就是讓他們回家洗頭,因而放假就叫休沐,把洗頭寫進律法里足以看出古代有多麼重視頭髮了吧。

古代人洗個頭髮要寫進法律,那麼剪頭髮就更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在古代剪自己的頭髮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作賤自己,在三國演義中就有曹操「割發代首」的典故。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中曹操帶兵路過麥田見麥子成熟但村民因為害怕軍隊不敢出來收割,於是曹操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

但不巧的是曹操的馬因為一隻鳥受驚,不小心踩壞了麥田,由於曹操認為「吾自製法,吾自犯之,何以服眾?」

想要自刎,正當眾人騎虎難下之際,郭嘉搬出春秋勸阻曹操「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總統大軍,豈可自戕?」於是曹操取下佩刀割斷自己的頭髮代替斬首,由此可見頭髮對於古代人有多重要了吧,它可是能代替腦袋的。

頭髮也是一個人尊嚴的象徵,例如清朝時期的「留辮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滿軍入關後強迫漢人剃頭,可以說是當時漢人的奇恥大辱。

關於頭髮還有很多典故,比如割發斷交,等於是斬斷彼此之間的情誼從此不再往來,這可是超級嚴重的絕交宣言。

從這些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人有多重視自己的頭髮了吧,對比起現代人各種洗剪吹,古代人可以說是視發如命,將頭髮真正看作是身體的一部分。

古代人如何清潔頭髮

前文提到古代人為了洗頭要放一天假,說明在古代洗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那麼在古代落後的生活條件下他們是怎麼清潔自己的頭髮的呢。

給長頭髮洗頭這件事想必大部分長發女生都有所體會,洗起來既費水又費時,在古裝電視劇和以前流傳下來的古畫上都不難發現古代人頭髮雖然很長,但很少披頭散髮,女子會梳髮髻,男子也會束髮。

所以他們洗頭之前要先把自己的頭髮取下髮飾,拆開發髻,古代沒有自來水還需要去打水,然後再進行洗頭的動作,古代也沒有吹風機就只能晾乾,頭髮幹了之後還要梳回去,可謂是麻煩至極。

如果是高官權貴,自然是有奴僕來替自己幹這些事,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可就沒有這種福氣了,這些事都只能自己來做,那麻煩程度就更上一層樓了。

麻煩成這個樣子當然他們是不可能像現代人一樣每天洗頭,肯定要隔很久才會洗一次頭。

反正頭髮是束起來的幾天不洗頭呢也是不會看起來太髒的,但是頭髮除了會沾染灰塵,其實頭皮出油才是頭髮變髒的真正元兇,這麼久不洗頭勢必會有很重的味道,而且久而久之頭髮發質也會變得十分粗糙,更不要說不講究個人衛生可是會滋生細菌危害健康的。

那麼古代人是如何解決頭髮異味重的問題呢?

古代流行使用髮油,髮油一般是豬油混合香料製成的,油類可以給頭髮提供養分,讓頭髮不會看起來十分粗糙,同時加入香料就可以遮蓋頭髮和豬油產生的異味,而且給髮髻抹上豬油還能給髮髻定型,防止一些小碎發掉落下來。

古代沒有洗髮水要用什麼來洗頭

清水清潔頭髮只能洗掉一些頭髮上的灰塵,但頭皮和髮絲的油膩可不是清水洗洗就能解決的,要不然怎麼現在市面上洗髮水的種類層出不窮。

現代的洗髮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表面活性劑,其中表面活性劑是起到清潔作用的主要成份,現代的表面活性劑一般是通過親水分子扯出油脂來達到去油的目的,那麼在古代怎樣製造表面活性劑呢。

古代的表面活性劑一般是尋找含鹼或者可以生成鹼的方式,鹼與油脂可以產生化學反應,從而達到去油的目的。

油脂這種東西是不溶於水的,所以單純使用清水沒辦法洗乾淨這件事古代人早就發現了,他們一開始是把泥巴塗在身上然後再清洗,然後發現居然真的可以輕微緩解油膩感,這估計是因為使用的泥土成弱鹼性,可以與油脂產生反應,從而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到了秦漢時期,人們開始使用淘米水和發酵米湯來清潔頭髮,先秦的禮記中就提到沐稷,而此就是用洗滌穀米、高粱後留下的水來洗頭的意思。

用淘米水洗頭在古代又被叫做「潘沐」,潘就是淘米水,但也不是每家每戶都一樣用淘米水,有錢的人可能還會用發酵過或者煮沸的淘米水來洗頭,沒錢的可能就用豆皮,糟糠之類的代替,畢竟也不是所有古代人都吃得起米的。

隨著時代漸漸發展,淘米水逐漸無法滿足古代人的需求,開始追求植物草本。

首先魏晉時期,人們發現草木灰可以用來洗頭髮,晉《肘後備急方》中記載「以灰汁洗淨鬚髮」,灰汁就是通過過濾得到草木灰的溶液,並不用直接加在水裡。

草木灰加水除了可以生成鹼,還有一定吸附灰塵的作用,所以不僅可以洗頭還可以洗澡,清潔其他物品等等,用處十分廣泛,而且原材料容易取得,所以很快就普及開來。

接下來就是廣為人知的皂莢,又稱皂角,《本草綱目》中記載,「皂莢」乃是皂樹所結的果莢,這種果莢肥厚、多脂而粘稠的果肉能夠去除污垢。

每年秋天進行採摘,然後陰乾。皂莢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使用它洗頭洗澡,而皂莢之所以這麼好用,是因為皂莢含有多種皂苷類物質,而皂苷其實就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可以去除油污。

那古代人總不能直接把皂莢像香皂一樣直接擦拭身體,所以皂莢也是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那麼如何把皂莢做成清潔用品呢?

首先皂莢需要去皮去籽,這在《千金方》等中藥典籍中皆有記載。然後把它大力搗碎,再通過浸泡或這扔進煮開的水裡煮它,由此得到皂莢內的有效成分,然後就可以進行洗頭洗臉了,皂莢可謂是純天然無污染的洗髮水了。

《備急千金要方》中介紹了一個修護面部肌膚的「治外膏」,就是「以皂莢湯洗面,敷之」,就是先用皂莢湯好好洗臉,然後再塗上用皂莢做的藥膏,每天重複三次。

再比如皂莢湯可以止頭癢、去頭屑,也是「沐頭髮際,更別做皂莢湯濯之,然後敷膏」,同樣是使用皂莢水清洗頭髮,然後敷上藥膏,就可以去屑止癢,這不是妥妥地古代去屑控油海飛絲嘛。

皂莢雖好,可惜氣味著實不堪入鼻,所以古代人又發現了另一個草本洗髮水,名字好聽,味道好聞,深受廣大婦女同志的喜愛,它就是木槿葉,據說現在江浙地區還有老人家使用木槿葉洗頭的習俗,可謂是源遠流長。

木槿葉其實就是皂莢的貴替,原理都是一樣的,它就是贏在它香噴噴的氣味上而已。

不僅僅是木槿葉,還有茶樹種榨出的菜籽油也可以用來洗頭髮,當然原理也差不多,甚至現在還有洗髮水把添加茶樹籽油作為宣傳噱頭,可見效果還是不錯的,但由於茶樹並不是隨處可見的植物,所以這種洗髮產品在古代的普及非常有限。

還有芝麻葉,柏枝,桃葉等等各種各樣的草本配方都可以在以前的古籍上找到記載,這樣看來古人的洗髮水也是種類繁多。

古代奇葩洗髮用品,看起來令人作嘔

上面介紹的這些都只是草本配方,雖然有的難聞但也不至於令人作嘔,更不會顯得很奇葩。

但是古代人的洗髮水也有不是草本配方的,還有從動物身上搞出來的動植物配方,那就是使用「豬胰臟」。

豬胰臟就是豬下水,在現在豬肉市場上都沒人賣的東西,這個東西表面經常掛著白花花的脂肪,看起來油乎乎的摸起來十分噁心,但古代人卻把它糊在頭上用來洗頭。

其實倒也不是直接把它往頭上一抹,而是經過一番加工的,其實就是古早版土方肥皂,又被稱為「豬胰子」,現在在北方地區還有很多人把肥皂叫成胰子,雖然其實不是同一個東西,但這種叫法還是作為方言流傳了下來。

豬胰皂清潔頭髮的原理是動物的胰臟內含有較多能夠分解油脂的生物酶,從而達到清潔油脂的效果。

現在網絡上流行的穿越小說,十個有九個都有現代人穿越回古代做出肥皂然後發大財的情節,這個爽文情節其實也是有一定可行性的,畢竟肥皂真的可以手工製作,並且在資源匱乏的古代賣出個好價錢的。

那麼豬胰子是怎麼加工出來的呢,其實和前幾年非常流行的製作手工皂的方法類似,只是相對更加繁瑣,在古代豬胰子又叫做澡豆,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洗澡的豆子。

唐朝孫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詳細記載了澡豆的製作方法,後來人們又對澡豆製作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良。

他們在研磨豬胰時加入砂糖,又用草木灰代替豆粉,並加以融化的豬脂,混合均勻,最後製作成球狀或塊狀,就形成了初期的肥皂。

豬胰皂不僅可以洗去油脂灰塵,還有防凍,防皸裂和一定的潤膚功效,長期使用可以改善皮膚粗糙,使肌膚變得滑嫩,可謂是古代美容佳品。

從上面的製作方法可以看出,製作豬胰皂的過程可以說是繁瑣且複雜,並且原材料在當時並不能輕易取得,畢竟可不是家家都能吃到豬肉的,養豬更是鳳毛麟角,所以想要得到豬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此成為了只有上流社會才能使用的奢侈品。

通過這種方式製成的豬胰皂其實味道不會很好聞,所以慢慢演變出了加入香料的豬胰皂,就能滿足古代人對氣味和乾淨兩方面的需求。

到了近代,豬胰皂慢慢沒落,逐漸被西方傳來的肥皂所取代,但是製作配方還是流傳了下來,現代北方也還有地方在生產這種豬胰皂,但想要去購買的人寥寥無幾,畢竟我們現在擁有太多選擇,當然不會去用這種古老配方。

官方參考文獻:

古人很潮編著. 古代冷知識[M]

視知TV. 當好奇心遇到科學[M]. 2018

講歷史的王老師.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M]. 2020

張遠編著. 國學常識全知道 全民閱讀提升版[M]. 20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