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成為「弱者」:為什麼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令人感到羞恥?

簡單心理 發佈 2024-03-30T21:49:38.885389+00:00

深夜兩點,刷出一條需要點「展開」才能看完的朋友圈,開頭是:「這幾個月,太多幻想正在破碎,我第一次發現孤身一人面對是多麼無力...

向內探索不是隻身一人的旅程,

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回到與ta人的關係之中。

深夜兩點,刷出一條需要點「展開」才能看完的朋友圈,開頭是:

「這幾個月,太多幻想正在破碎,我第一次發現孤身一人面對是多麼無力......」

關心的話語還沒能發送出去,這條朋友圈就消失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難以避免地遇上「至暗時刻」。有些痛苦,幾乎為全人類而所共享。

但似乎,對ta人釋放出「我不開心」的信號,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是件特別羞恥的事情。相比之下,哪怕是打球受傷後發一條「腿斷了」的朋友圈,反而沒有那麼重的心理負擔。

面對心靈困境時,我們如此渴望被理解,為何依然需要為「負能量」所感到羞恥?當我們需要幫助,為何這些困擾卻變得「見不得人」?

01 「恐弱」的背後是「羞恥」

當我們談論身體健康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亞健康」這個詞。我們會知道,在完全健康和生病之間,有如光譜般豐富的身體狀態。

而心理健康也同理。在那些看似駭人聽聞的「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之間,也是複雜、豐富的連續體。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數據,只有17%的成年人處於最優的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在這段連續體上,你我都有可能滑落在任何範圍里。我們每個人都離需要幫助並不遠。

然而,在一個習慣用「精神病」攻擊他人的社會裡,心理健康連續體兩端之間的巨大溝壑著實嚇人。於是,在有可能墮入他人眼裡的「深淵」之時,幾乎是下意識的反應——我沒病!我只是,最近有點矯情——就好像,只要提前為此找補,我就不會被輕易劃入「異類」的角色。

而這一下意識反應背後暗藏的假設是:只有「廢物」,才會遇到糟心事;只有「弱者」,才需要被幫助。

我們害怕成為「弱者」,於是為可能「成為弱者」而感到羞恥。

02 直面脆弱,反而是一種自我賦權

在和朋友談心時,我常常會給ta們推薦試試心理諮詢。但有時會收到難堪的眼神,像是把什麼東西用力吞了下去一樣,然後,不再絮絮地向我分享那些心事了。

可能是認為自己的情感需求被好友推開了,可能是懷疑心理諮詢的效果,當然,也可能是喚醒了錢包的壓力。這些擔憂都是切實存在的,但最大的障礙卻是:我們恐懼成為「弱者」,成為那個需要幫助的人——這好像對我們的自尊是極大的破壞,我們無力維持生活平穩。

對此,必須澄清的是:主動尋求心理諮詢並不丟人,反而是一種勇氣。

當承認自己需要幫助,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直面自己的脆弱。

但這種直面,卻打破了只有「強者」和「弱者」、「有病」和「正常」區分的價值體系,取而代之的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心理靈活性,這正是勇氣的表現。

直視脆弱和恐懼以後,我們更加清晰自己是誰、希望通向何處,則又可以是一種自我賦權,由此,創造出更多的心理靈活性——我們的「心靈肌肉」變得愈加豐滿。

當然,這不意味著,心理靈活性高的人就永遠不會產生心理困擾。就像身體強壯的人也可能在球場上受傷,「心理強壯」的我們也可能在某處摔跤。

想想看,受傷後咬著牙進行的清創似乎是痛苦但必要的,那麼,心理諮詢也是同理:對心靈的傷口進行處理時,可能會有點痛,但咬咬牙,日後還能走更遠。

03 這是一趟通往內心的旅途,你不再孤單

雖然我們不斷地用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做類比,但有一點,二者確實不一樣。

不同之處在於:追求身體健康,或許你可以選擇孤身一人上路;但追求心理健康,來自ta人的互動、關心、陪伴則必不可少。

精神分析客體關係學派認為,我們早年與重要客體的互動關係,構築了我們最初的心靈世界。因此,看似向內探索是趟隻身一人的旅程,但實際上,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需要回到與ta人的關係之中。

這一次,你我都不再孤單。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跟你結伴而行,一路上給予你支持,無論這一路上的處境多麼艱難。

追求心靈的健康和強壯,在當下時常像是「少有人走的路」。但無論如何,我們依然有一份小小的希冀,希望未來能夠生活在一個這樣的世界:

在這裡,人們談論「心理健康」就像談論「感冒」一樣正常。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那麼歡迎來嘗試簡單心理的「首次諮詢」,開啟你的諮詢初體驗。

首次諮詢只需129元

👇🏻

作者:C.C

圖片來源:Pinterest

責編:鳥人閆

▽點擊了解首次諮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