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也有意義

西安晚報 發佈 2024-03-31T05:27:23.148713+00:00

焦慮,如今似乎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口頭禪。到今天,我還不曾聽說哪個人沒有焦慮過。如果他真的沒有焦慮過,我想他可能也沒有真正活過。

焦慮,如今似乎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口頭禪。到今天,我還不曾聽說哪個人沒有焦慮過。如果他真的沒有焦慮過,我想他可能也沒有真正活過。

  如果一個人沒有因為想要的玩具焦慮過,沒有因為學業成績焦慮過,沒有因為心儀的對象焦慮過,沒有因為干不完的工作焦慮過,沒有因為身體的健康焦慮過,那麼,他要麼對生活根本沒抱任何希望,要麼是大腦嚴重受損以致無法思考。

  即使你遇見一個仙風道骨、看似無憂無慮的人,他一定也是經歷了過各種焦慮,才到達了今天風平浪靜的境界。

  焦慮,是渴望和恐懼的混合物。當你靠近一個有可能無法完全把握的對象時,你心情激動,你有所畏懼,這就是焦慮的感覺;而當你逃離一個無法把握的對象且不會回頭張望時,你的情緒是恐懼而不是焦慮。所以,焦慮代表的是敞開,是靠近;而恐懼代表的是封閉,是遠離。若想真正地擁抱生活,焦慮可謂必不可少。

  當然,我們在這裡說的是「正常焦慮」而非「神經質焦慮」。正常焦慮,即我們在面對生活或自身的各種可能性時產生的矛盾情緒:一方面,生命無限美好,生活充滿誘惑,我們渴望出人頭地,成為英雄;另一方面,這個英雄之旅充滿艱辛,每當勞累的時候,我們就想「躺平」。

  於是,在這「進與退」之間,或者從根本的程度上說,在這「生與死」之間,我們被焦慮所浸染,焦慮在我們前行的路上與我們融為一體。

  神經質焦慮與正常焦慮有所不同,它產生的反應與客觀刺激並不成正比,且對我們的破壞性影響會更大。神經質焦慮會讓我們感覺「四面楚歌」,進而行動力癱瘓。只有這種焦慮才是我們需要處理的——把它減輕到可以忍受的程度,不影響我們自由行動的程度。

  之所以神經質焦慮的主觀反應與客觀刺激不成正比,是因為它涉及了個體的內心衝突;也就是說,個體不僅被客觀刺激所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到主觀態度的影響。比如,面對一次出國考試,這次考試可能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難,但你就是焦慮不已、緊張萬分。

  這可能是因為如果這次考試成功了,便意味著你能夠離開父母,將其棄之不顧;但如果失敗了,又意味著你能力不足,還不能獨當一面。正是這種父母給予的羈絆,加重了你的焦慮,甚至還會讓你「大病一場」,好讓你不用參加考試。

  如果我們認同真正嚴重的焦慮並非來自實際的威脅或困難,而是來自重要他人是否接納和認可自己這一觀點,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看到了神經質焦慮的解決之道,那就是人們之間無條件的、健康的愛(在上述例子中,是父母對孩子的「放手」)。

  所謂無條件的愛,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基調是愛,而不是競爭與敵意,那樣只會產生更多的焦慮。而健康的愛,是指一種非共生依賴的關係;愛應該指向自由,讓一個人走向獨立,做他自己。

  話又說回來,這個「做自己」的過程必然充滿著焦慮,但這是一種正常的焦慮、健康的焦慮。正如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所說:「冒險會導致焦慮,但不冒險會失去自我。」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強,創造力越強,他必然面對著更多的焦慮;因為他過著一種自由的生活,一種承擔責任的生活。可以說,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焦慮終日與我們為伴。

  因此,我們時下流行的口號——「過一種沒有焦慮的生活」——是不是要改一改了?相反,我們應該提倡大家「過正常焦慮的生活」。先哲孟子不是早就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嗎?焦慮代表了一種動力,一種活力,一種耐力。

  今天,「焦慮」成為有些人的口頭禪,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在承受多大的焦慮,而是他不願承受一點焦慮,以為能夠徹底消除焦慮。要是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為焦慮正名」,除了偉大的先哲們,最傑出的代表就是心理學家羅洛·梅了。實際上,我以上所述關於焦慮的感悟,都來自羅洛·梅的《焦慮的意義》一書。

  這本書初版於1950年,再版於1977年;20世紀關於焦慮的真知灼見在21世紀仍然熠熠生輝,甚至在技術日益發達、人類日益自戀的今天,「如何與焦慮相處」的觀點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這本書源於羅洛·梅研究焦慮的博士論文,也源於他罹患肺結核的親身經歷。梅最初是一名教師,後來選擇成為牧師,以牧師的身份為人們提供諮詢,但最後他還是決定走上心理學的道路。1941年,32歲的梅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43年4月,梅作為博士候選人開展對「未婚媽媽」焦慮的研究,同年8月不幸被確診為「中晚期肺結核」。

  在療養期間,他一度悲觀絕望,焦慮無比,但通過閱讀克爾凱郭爾等人的著作而深獲啟發。1946年,當他重新回歸論文寫作時,無疑極大地豐富了原來的心理學研究架構,包括了哲學家、神學家、詩人和小說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以及眾多心理學家的觀點。1949年,年屆不惑的梅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次年,《焦慮的意義》出版,為梅在焦慮研究領域贏得了重要的學術地位。

  這本書引述了眾多前人的觀點和研究,還涉及梅所設計的臨床心理實驗,理論紛繁,數據龐雜,給讀者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作為一本心理學博士論文,可讀性能達到如此程度,已是十分難得。

  事實上,又有幾本心理學博士論文能像《焦慮的意義》這樣化身為經久不衰的常銷書?作為一本學術著作,本書信息豐富,歸納得當,觀點新穎,論證合理,能讓眾多讀者受益,值得一讀再讀。

來源:北京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