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克里米亞戰爭的原因、過程、戰時俄國的外交及其影響

魚知吾 發佈 2024-04-01T10:11:41.681084+00:00

克里米亞戰爭是各大國干涉土耳其內政的結果,也是東方問題進一步尖銳化的表現,克里米亞戰爭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宗教原因,亦是地緣政治、利益衝突和大國爭霸的結果。

克里米亞戰爭是各大國干涉土耳其內政的結果,也是東方問題進一步尖銳化的表現,克里米亞戰爭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宗教原因,亦是地緣政治、利益衝突和大國爭霸的結果。西歐多個大國捲入克里米亞戰爭,就俄國而言,最終失去在巴爾幹地區的特權,同時此次戰爭失敗也是1861年俄國進行農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為更好地分析克里米亞戰爭,本部分從此次戰爭的原因、過程、戰時俄國的外交及其影響進行分析。

克里米亞戰爭的歷史背景

克里米亞戰爭,亦稱克里木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為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在歐洲大陸爆發的拿破崙帝國解體後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戰爭,鬥爭雙方是俄國與土耳其、法國、英國和撒丁王國,戰爭一直持續至1856年,以俄國的失敗終結,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農奴制的弊端暴露無遺,最終走向崩潰。

1、宗教問題是直接原因

奧斯曼帝國是多民族國家,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民族眾多,宗教信仰十分複雜。土耳其的宗教問題被西歐各國利用,成為它們削弱和瓜分土耳其的工具。英國支持土耳其境內的德魯茲教派,法國則支持馬龍教派,德魯茲教派崇尚武力,為東伊斯蘭教派,馬龍教派為基督教教派,二者時常發生流血衝突。希臘人、斯拉夫人和塞爾維亞人多信奉東正教,還有部分居民信仰猶太教。為緩和民族和宗教矛盾,土耳其蘇丹阿普杜勒·邁吉德一世準備進行內政改革,頒布《花廳御詔》,宣布保障帝國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榮譽,但穆斯林攻擊蘇丹對傳統的宗教政策不屑,異教徒獲得穆斯林平等地位會給伊斯蘭世界帶來災難。國內宗教矛盾繼續激化,東正教教徒、天主教教徒和新教教徒分別求助於俄國、法國和英國,為大國插手土耳其事務帶來契機,土耳其內部的教派鬥爭迅速轉變為國際紛爭,東方問題又一次尖銳化。

土耳其境內宗教矛盾的核心為耶路撒冷問題,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將其奉為聖城。對猶太人而言,耶路撒冷是猶太人歷史的見證,更是朝拜地點;對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是耶穌基督受難和升天之地,亦是其心目中的聖地;耶路撒冷還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地,為穆斯林朝聖的聖地,各大教派對耶路撒冷都志在必得。耶路撒冷一直由羅馬天主教管轄,1740年,法國和土耳其簽訂條約,耶路撒冷被置於法國的管轄之下。隨著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逐步擴張,獲得諸多宗教特權,如土耳其政府保護東正教教徒的教堂,俄國政府可在君士坦丁堡公使駐地設置東正教教堂,俄國人亦可自由去聖地朝拜,土耳其人不得阻礙其朝聖,等等。19世紀,東正教信徒在耶路撒冷一直占上風,朝聖者數量不斷增加。法俄兩國曾因耶路撒冷問題大打出手,但因1848年革命爆發暫時告一段落。

2、俄國外交孤立地位凸顯

維也納會議之後,歐洲外交的兩大支柱為俄英兩國,俄國試圖維繫本國在歐洲大陸的特權,鎮壓歐洲1848年革命之後,俄國的外交影響達到頂峰。英國為維繫傳統的均勢政策,一方面與俄國合作;另一方面也處處提防俄國。法國利用英俄之間的矛盾,一方面與俄國周旋;另一方面拉攏奧地利和普魯士,最終也將英國拉入同盟。

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當選法國總統,為支持土耳其境內的天主教徒,1850年,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向土耳其政府提出,法國對土耳其境內的天主教徒具有保護義務,土耳其不能單方面廢除其特權,尼古拉一世予以還擊,但因路易·波拿巴地位不穩無果而終。路易·波拿巴政變成功後,為恢復法國在歐洲的霸權以及保障在近東地區的優勢,派使臣出訪君士坦丁堡,要求天主教徒和東正教徒共同占有聖地的所有建築物,尼古拉一世指責法國的做法,希望土耳其蘇丹拒絕該要求。在俄法兩國壓力下,土耳其政府成立調查委員會,試圖解決耶路撒冷問題。1851年5月初,法國艦隊強行通過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政府放棄抵抗,答應法國的要求。尼古拉一世對此十分不滿,決心打擊路易·波拿巴的氣焰,試圖與英、普、奧三國達成協議,孤立法國。

《倫敦海峽公約》簽訂後,俄國在領土上毫無優勢而言,只能寄希望於宗教問題。俄國政府提出與土耳其簽訂條約,就聖地和宗教問題要求土耳其蘇丹做出如下保證:一是土耳其東正教徒的地位和特權毋庸置疑;二是東正教徒獲得與其他基督教徒同等的權利;三是土耳其維護和尊重耶路撒冷東正教教會的權利,保護東正教徒的墓地;四是俄國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聖時土耳其政府給予其與其他教民同等的待遇;五是俄國教民在耶路撒冷建築教堂、醫院等設施受俄國總領事館的監督。在英法兩國的支持下,土耳其蘇丹拒絕俄國要求。尼古拉一世企圖利用聖地問題挑起東方衝突,但奧地利和普魯士開始與法國接近,只能將希望寄託於英國,俄國的擴張政策讓英國心有餘悸,英俄談判進程十分緩慢。

3、經濟和貿易紛爭

克里米亞戰爭是東方危機的繼續,貿易和經濟特權是俄國與英、法、普、奧等國的主要矛盾之一,英俄兩國在土耳其的經濟矛盾最為突出。近東地區除了是英國產品銷售市場外,還是英國通往印度的通道。1837~1856年,英國停靠君士坦丁堡商船的噸位增加10倍,黑海沿岸也成為英國向亞洲腹地滲透的前哨,英國還是近東糧食的主要進口國之一,1852年,英國從俄國和近東地區進口糧食數量分別為95萬俄石和180萬俄石。[16]如果俄國占領土耳其和近東地區,無論在貿易方面還是外交方面對英國的打擊都十分大,英國為保障自身利益開始與法國合作對抗俄國。

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

英俄談判破裂之後,為應對土耳其和法國的挑戰,1853年,俄國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恢復東正教徒的特殊權益,土耳其蘇丹仍拒絕其要求。1853年5月31日,俄國採取軍事行動,7月3日,8萬俄軍越過普魯特河,進攻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俄國占領多瑙河兩公國後,希望獲得普奧兩國的支持,但普奧兩國都保持中立。普魯士不想捲入戰爭,但又懼怕法國和俄國,一直徘徊不定。俄國占領多瑙河兩公國對奧地利威脅很大,一方面,奧地利的對外貿易要仰仗兩公國;另一方面,哈布斯堡王室對俄國的野心心有餘悸。因國內狀況惡化,奧地利也採取中立政策,希望用外交途徑解決俄土爭端。奧地利一方面努力勸說沙皇同土耳其達成協議,退出多瑙河兩公國;另一方面也希望抗擊俄國,為本國謀求更多利益。7月,英、法、普、奧四國經過討論後發布《維也納照會》,照會中明確規定土耳其政府在沒有取得俄法兩國政府諒解之前,不得改變基督教徒的處境。

8月5日,俄國接受《維也納照會》,但土耳其拒絕,該照會本是歐洲列強制止俄國、保護土耳其的方案,但土耳其拒絕令談判無法繼續。在英法的支持下,10月4日,土耳其蘇丹頒布詔書正式對俄宣戰;10月5日,土軍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退出多瑙河兩公國,俄國拒絕後,土軍在多瑙河和高加索等地同時發動進攻;11月1日,俄國正式對土耳其宣戰,為更好地梳理克里米亞戰爭,本部分從錫諾普海戰、英法對俄宣戰和塞瓦斯托波爾戰役進行闡釋。

1、錫諾普海戰

英法等國宣布支持土耳其後,土軍士氣大增,紛紛開赴各戰場。就多瑙河戰區而言,俄軍分布於多瑙河北岸和黑海至卡拉法特的各據點,土軍渡過多瑙河攻占卡拉法特並占領奧爾特尼察村,隨後還攻克聖尼古拉要塞,直逼布加勒斯特。俄軍接連潰敗,但土軍並未乘勝追擊,而是退回多瑙河南岸,尼古拉一世命令黑海艦隊開赴小亞細亞海岸發起攻擊,俄軍將領指揮6艘主力艦和2艘巡洋艦向土耳其海軍駐地錫諾普海港發起進攻。經過數個小時的激戰,俄軍擊毀土耳其軍艦11艘,土耳其海軍損失數千人,俄軍全殲土耳其艦隊。

俄國取得的勝利令整個歐洲譁然,因英國在土耳其具有重大的經濟利益,如果俄國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獨占巴爾幹半島,則不僅損害英國在土耳其的經濟利益,還會阻斷英國通往印度和中亞的商路。法國在土耳其具有廣闊的殖民地,害怕英俄兩國組建同盟瓜分土耳其,拿破崙三世宣布即使英國不援助土軍,法國也將對俄國單獨採取軍事行動。錫諾普海戰開始前,英法兩國就達成協議,雙方約定未經事先磋商,兩國不得單獨採取行動。1853年12月24日,英法兩國應土耳其蘇丹的請求,命令本國艦隊駛入黑海;12月27日,英法兩國照會俄國,如俄國艦隊不退回本國海港,英法艦隊就將聯合發起攻擊。俄國政府拒絕後,1854年1月3日,英法聯合艦隊正式進入黑海,俄國宣布與英法兩國正式斷交。

2、英法對俄宣戰

1854年2月末,英法兩國照會俄國政府,要求俄軍限期撤出多瑙河兩公國,最後期限為4月13日。3月13日,英法土三國代表在君士坦丁堡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英法兩國出兵援助土耳其,保障土耳其蘇丹的權利不受侵犯,土耳其政府答應進行宗教改革,所有教民一律平等;3月18日,俄軍拒絕撤出多瑙河兩公國;3月27日,法國對俄宣戰;3月28日,英國對俄宣戰。1854年4月5日,英軍於加里波利登陸,隨後制訂聯軍作戰計劃,其計劃是在英法陸軍與海軍的共同配合下,聯軍於克里米亞半島登陸,6周內攻陷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消滅俄國黑海艦隊。1854年,英國政府致電撒丁王國,要求撒丁王國參戰,撒丁王國於1855年1月10日正式參戰。

尼古拉一世欲拉攏普奧兩國共同抗擊英法,英法也想和普奧兩國共同抗擊俄國,其目的如下:一是徹底摧毀神聖同盟,二是利用普奧與俄國的矛盾徹底打垮俄國。英法對俄宣戰後,普奧兩國於柏林簽訂條約,雙方聲明,彼此保證領土完整,如果俄國拒絕從多瑙河兩公國撤軍,則普魯士支持奧地利對俄作戰。6月初,奧地利政府正式要求俄軍撤出多瑙河兩公國。因形勢所迫,尼古拉一世同意從多瑙河兩公國撤軍,但奧地利必須阻止西方國家進入兩公國。

英國想徹底擊潰俄國,法國則不希望將戰爭進行到底,為抗擊俄國,英國提出四點方案,其主要內容如下:一是各國共同保護多瑙河各省,取代俄國的保護;二是各國的船均可在多瑙河自由航行;三是取締俄國在黑海的優勢和特權;四是俄國放棄單獨保護土耳其境內基督教徒的要求。8月8日,英、法、奧三國在維也納互換照會,同意「四點方案」。俄國無法接受四點方案,認為接受該方案意味著俄國將失去1829年以來獲得的全部利益,尼古拉一世決心繼續戰鬥,英法兩國也不希望俄國求和,英國希望徹底消除俄國在黑海地區的軍事和貿易優勢,法國雖然想停止戰爭,但迫於壓力仍繼續採取軍事行動。

3、塞瓦斯托波爾戰役

1854年8月,聯軍開始準備登陸;9月7日,聯軍司令英國海軍上將鄧達斯下令拔錨起航,選擇距離塞瓦斯托波爾以北35英里(相當於56.32704千米)卡拉米塔灣的葉夫帕托里亞為登陸點;9月12日,聯軍到達葉夫帕托里亞;9月14日,聯軍完成登陸任務,但很多軍人感染霍亂。俄軍黑海艦隊被聯軍困在塞瓦斯托波爾港內,俄軍多次突圍未果。10月10日,聯軍正式圍攻塞瓦斯托波爾。俄軍加緊布防,敖德薩和其他各地的援軍也紛紛開赴前線,此時俄國駐守部隊近4萬人,火炮近400餘門,英法聯軍火炮數僅為百餘門。1854年10月17日,雙方軍隊展開炮攻,損失都十分慘重;10月24日,俄軍將領緬希科夫率援軍試圖切斷巴拉克拉瓦與塞瓦斯托波爾間的戰線,巴拉克拉瓦戰役爆發。因雙方相持不下,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855年春,克里米亞戰場形勢發生變化,撒丁王國軍隊開進克里米亞戰場,英國的援軍也陸續到達,聯軍人數達12萬人。3月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猝死,亞歷山大二世繼位,亞歷山大二世希望快速結束戰爭,雙方在維也納舉行和談。英法等國要求俄國必須放棄多瑙河河口,黑海艦隊撤回國內。俄方認為上述要求是踐踏俄方主權,和談陷入僵局,遂於6月4日中止。

1855年2月,援軍不斷抵達塞瓦斯托波爾,其中法軍是主力,英軍和土耳其士兵數量也較多,此外德意志、瑞士、波蘭和撒丁軍隊也陸續抵達戰場,雖然聯軍數量眾多,但俄軍防禦系統完備,聯軍很難攻克塞瓦斯托波爾。1855年5月2日,英軍準備遠征刻赤,刻赤是俄軍的物資儲存地點;在聯軍配合下,25日,刻赤失守,俄軍的武器、裝備和補給全部被破壞。1855年9月8日,聯軍發動第4次猛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被攻克,俄軍撤離,聯軍圍攻11個月終於占領化為廢墟的塞瓦斯托波爾。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後,聯軍先後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刻赤、葉尼卡爾、阿納巴和金步恩等地,1855年末,雙方開始和談;1856年2月,簽訂停火協議。

除南方戰場外,俄軍與英法土軍隊於高加索、波羅的海、北太平洋和白海等地區也進行戰鬥,雙方經歷多次海戰,互有勝負。高加索戰場僅次於克里米亞戰場,該戰場位於黑海至波斯邊境的俄土兩國邊界線上,主要戰役集中於亞美尼亞地區。1854年,俄軍進入亞美尼亞,土軍戰敗撤退,退守卡爾斯;1856年,俄軍圍攻卡爾斯後攻克該堡壘,取得高加索戰場的勝利。就波羅的海戰場而言,聯軍的主要目的是阻止俄國波羅的海艦隊進入北海,並試圖消滅波羅的海艦隊。1854年3月10日,英國艦隊拔錨起航,先到達基爾,後進入丹麥海峽,欲控制北海出入口,但俄國艦隊駐紮於喀琅施塔德,保衛聖彼得堡的門戶。6月21日,聯軍到達喀琅施塔德,並未進攻該要塞;8月,聯軍進攻博馬松,俄軍投降,隨後聯軍撤出波羅的海。1855年,聯軍雖然駛入波羅的海,但發現俄軍各要塞布防嚴密,無機可乘,並未採取軍事行動,在冬季撤退回國,波羅的海戰鬥結束。就北太平洋戰場而言,聯軍艦隊攻擊堪察加半島的彼得羅巴浦洛夫斯克,因俄軍防禦充分,並未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為配合克里米亞戰場,聯軍還在白海執行封鎖任務,雙方軍事衝突規模有限。

1856年2月25日,巴黎和平會議召開,此次會議歷時一個多月,最終簽訂《巴黎和約》。法軍的勝利改變了法國大革命後的外交被動局面,因法國政府不想過分削弱俄國,欲藉助其制衡英奧兩國,法俄兩國多次秘密接觸,俄方代表竭力利用英法矛盾來挽救外交危機。法國派出以外交大臣瓦列夫斯基為代表的使團,英國以外交大臣克拉倫敦和駐法大使考利為代表,奧地利代表為外交大臣鮑爾和駐法大使,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也參加巴黎和平會議,普魯士雖然沒有正式參與克里米亞戰爭,但其首相曼陀菲爾參加此次會議,俄方代表為著名外交家奧爾洛夫和俄駐英大使布隆諾夫。俄國代表首先與法國代表接觸,企圖利用法國與其他國家的矛盾,組建法俄同盟以捍衛俄國的利益,巴黎和平會議召開期間,俄國的主張是凡是俄法兩國的矛盾,俄國一律做出讓步,凡遇見英法兩國出現意見分歧,俄國堅決支持法國,拒絕英國的要求,以尋求法國的幫助。

在俄國的幫助下,法國成為歐洲外交的龍頭,在法國的幫助下,俄國諸多利益得到保障。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1856年3月30日,《巴黎和約》簽訂。《巴黎和約》是在複雜歐洲局勢下簽署的和約,俄國並未受到嚴厲的懲處,《巴黎和約》全名為《法國、奧地利、英國、普魯士、俄國、撒丁和土耳其和平友好條約》,該和約共34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就領土問題而言,英法聯軍將其占領的塞瓦斯托波爾、巴拉克托瓦、卡梅什、葉夫帕托里亞、刻赤和金步恩等城市和港口全部歸還給俄國,俄國將1829年獲得的南比薩拉比亞地區割讓給摩爾達維亞;俄國在土耳其境內所有的優勢喪失,土耳其被置於歐洲各國的共同保護之下,各國承認奧斯曼帝國與歐洲各國的共同利益,各國尊重奧斯曼帝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且共同遵守此條約,決不允許締約國單獨或集體干涉奧斯曼帝國內政。就多瑙河兩公國而言,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仍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各締約國保證兩公國的特權和豁免權。

二是黑海實施中立化,黑海水域的所有港口對各國商船開放,禁止各國軍艦通行。

三是俄土兩國不得在黑海沿岸設立或保留任何陸海軍火藥庫,土耳其可在黑海保留一支輕型艦隊,多瑙河實行自由通航。

四是《巴黎和約》中並未要求俄國賠款,該問題尚屬首次。

英、法、俄、普、奧等國還就一些列強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4月6日,各締約國通過《巴黎宣言》,該宣言規定,禁止私掠船隻,中立國的船上非戰爭的敵國物資不得沒收,敵國商船上裝載的中立國非戰爭禁用品不得沒收;宣言還界定軍事封鎖的內涵,即只有港口被海軍封閉狀況下才可被認定為軍事封鎖,該封鎖對國際法的發展十分重要。

克里米亞戰爭對歐洲政治軍事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第一,此次戰爭沉重打擊俄國,俄國雖然未賠款,但專制制度的腐朽暴露無遺,改革農奴制勢在必行。克里米亞戰爭動搖了俄國的統治基礎,其國際影響力一落千丈,歐洲憲兵的地位喪失。俄國的對外政策也發生變化:一是加緊向中亞和遠東地區擴張;二是在近東地區採取防禦措施,尋找時機擺脫外交上的頹勢;三是擴張重心向東方轉移。第二,對法國而言,克里米亞戰爭後,法國的外交地位提高,法俄兩國開始接近,法國試圖組建聯盟抗擊英國,重塑歐洲霸權。第三,就英國而言,雖然英國肢解俄國的意圖沒有實現,但實現黑海中立化,消除俄國控制土耳其、侵犯英國在地中海地區利益的可能性,英國在近東地區的霸權最終確立,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英國加緊在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地區的侵略活動。第四,奧地利在巴黎和平會議上與英國配合,達到實現黑海中立化和共管多瑙河兩公國的目的,擺脫了俄國的直接威脅,但俄奧關係急劇惡化,同時英法兩國對奧地利也存在諸多不滿,奧地利處於被動地位。第五,對土耳其而言,歐洲強國對土耳其的政策是維持現狀,土耳其仍被聯軍占領,聯軍可在土耳其境內自由行動,如在土耳其與締約國發生衝突時,土耳其需首先請求締約國仲裁,不得輕易使用武力。

為維持本國開支,土耳其不得已大量舉借外債;土耳其對其附屬國的控制力下降,塞爾維亞宣布獨立,多瑙河兩公國於1859年獨立,羅馬尼亞也最終獨立。第六,普魯士和撒丁王國在歐洲國際新秩序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巨大,普魯士總體上傾向於俄國,撒丁王國在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作用巨大,雖未獲得任何利益,但贏得國際聲譽,為義大利統一奠定基礎。

克里米亞戰爭是俄國外交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克里米亞戰爭失敗後,俄國在近東的擴張受阻,俄國外交方向發生變化,開始向東方擴張。同時克里米亞戰爭也是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還是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伊始,亦是俄國工業步入現代化的開端。雖然克里米亞戰爭之後,俄國外交重心發生變化,但此後歷代沙皇都試圖挽救俄國在近代地區和西歐的外交頹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