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鷹城·考古文物篇】郟縣水泉遺址:謎團重重合葬墓

平頂山日報 發佈 2024-04-01T10:38:46.520524+00:00

2023年3月10日《平頂山晚報》3版石鐮(上)和石鑿 禹舸 攝雙耳圓底紅陶罐石磨盤和石磨棒 禹舸 攝王菊紅介紹水泉遺址保護區紅陶雙系壺平報融媒記者 孫書賢 文/圖郟縣水泉裴李崗文化遺址(以下簡稱水泉遺址),位於郟縣安良鎮水泉村東南,是一處約2.

2023年3月10日《平頂山晚報》3版

石鐮(上)和石鑿 禹舸 攝

雙耳圓底紅陶罐

石磨盤和石磨棒 禹舸 攝

王菊紅介紹水泉遺址保護區

紅陶雙系壺

平報融媒記者 孫書賢 文/圖

郟縣水泉裴李崗文化遺址(以下簡稱水泉遺址),位於郟縣安良鎮水泉村東南,是一處約2.5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明遺址。裴李崗文化(距今8500—7000年)是新石器中期中原地區的核心文化,因最早在河南新鄭裴李崗村發掘認定而命名。

郟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正是從水泉遺址出土的雙耳圓底紅陶罐。據郟縣資深文物保護工作者魏如江介紹,約在8000年前,人類先祖就已在水泉村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1986年到1989年,水泉遺址先後進行了5次考古發掘,發現墓葬120座,陶窯2座,窯穴、灰坑83座。其中,出土石器以石斧數量最多,石鏟次之,另有石磨盤、石磨棒等;陶器器形有碗、缽、壺、罐、盆等。此外,在窯穴和墓葬中還發現有少量殘骨笄、綠松石珠和墜等。

澆地發現古墓葬

3月4日,記者趕往水泉遺址探訪,在該村東南方向不遠處,看到了2005年4月10日郟縣人民政府立下的一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碑。

石碑旁邊,是一大塊半圓形麥田,地勢明顯高於四周。走到麥田中間時,隨行的水泉村黨支部書記王菊紅突然發現了一小塊沾有泥土的陶片。郟縣資深文物保護工作者魏如江接過來,仔細擦拭上面的泥土後說,這可能是考古隊發掘時遺留的陶耳杯殘片。

今年70歲的村民王國營是發現水泉遺址的見證者之一。王國營介紹,1953年春,村裡有群眾在村外東南崗上澆地時發現了古墓。遺憾的是,當時人們對文物認知甚少,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多次發掘成果豐

魏如江介紹,1956年,國家開展第一次全國文物大普查,郟縣文物工作者對水泉遺址進行了詳細調查,徵集到一批相當數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物,並在1957年將該遺址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第二次全國文物大普查時,普查工作隊在水泉村又徵集到石磨盤、石磨棒、石鐮、石鏟、陶壺、三足鼎、三足缽等器物。之後,文物部門又對該遺址進行了系統勘探,確定了遺址面積,劃定了保護範圍,進行全方位保護。

由於該遺址面積大,文物埋藏豐富,考古價值高,引起了國內考古界高度重視。1986年到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工作隊在隊長鄭乃武的帶領下,對該遺址進行了5次局部發掘,總揭露面積1980平方米,共發現窯穴和灰坑83座、陶窯2座、墓葬120座,出土文物近千件,其中36件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隊作為標本,余者經修復後,交郟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收藏。後經證明,其與裴李崗文化同屬一個時期。

魏如江介紹,據探測,水泉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中間是村落,北為墓地,南為窯址。根據地層疊壓關係和器物排比,其文化遺存可以分為三期。

第一期遺存僅發現一些窯穴和少量遺物,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平底鼓腹雙耳壺(器耳呈下垂狀),陶器製作簡單,比較粗糙,如平底缽、三足缽。

第二期遺存發現有窯穴和墓葬,墓葬為東西向,絕大部分形制一致,排列整齊,與新鄭裴李崗墓地相比更為有序,隨葬品中生產工具以石鐮、石鏟和石磨盤最有代表性。陶器的種類較多,其中深腹雙耳罐在全國尚屬首次發現。從整個器物群(如石鐮、石鏟、石磨盤、三足缽、圈足缽、雙耳壺、侈口罐等)來看,與新鄭裴李崗和窯縣莪溝北崗遺址基本相同。

第三期遺存發現有窯穴和陶窯,個別是袋形窯穴,並出現大小坑相套的窯穴;陶窯為橫穴窯,其形制與新鄭裴李崗相似。出土的生產工具不多,石鐮、石鏟仍是代表性器物。陶器形狀有較大變化,如缽多為斂口,出現折肩或折腹的雙耳壺,還出現深腹盒、三足罐、角把罐以及管狀流壺等新器形。此外,在窯穴中發現口部施紅彩的斂口缽殘片。

魏如江說,以上三期遺存器物的變化,以器耳最為明顯,一期器形較簡單,耳稍下垂;二期器形較複雜,器耳多為規則的半月形;三期以折肩折腹的雙耳壺為代表。至於出土的石敲砸器,兩側有缺口的石刀、石鏟、假圈足陶碗、斂口缽、深腹盆以及彩陶等,與後來仰韶文化的同類器物很接近,表明兩者具有密切的淵源,同時也體現出水泉遺址年代久遠。

雙人疊壓合葬墓

魏如江介紹,水泉遺址的陶器製作比較原始,主要以泥條盤築手工製作,內壁一般留有指痕,陶色以素麵紅陶為主,也有少量的灰陶和帶有紋飾的夾砂陶,紋飾有細繩紋、篦點紋、指甲紋等。石器的種類和器形大多與其他地區的裴李崗文化相似,但其中個別遺物尚屬首次發現。尤其是出土的兩件陶祖(陽具):一件長約10.3厘米,紅褐色,陶質較粗;一件長約7.2厘米,泥質褐陶,形象逼真。這一發現側面證明了中國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變的基本過程。

在發掘中,考古隊發現該遺址氏族墓地形成規模,排列有序,其中的一座雙人合葬墓,有著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此墓為長方體,坑長2.2米、寬0.9米、深0.5米,兩人均為仰身直肢上下疊壓埋葬,頭向西,面向一南一北,隨葬器物多達19件。這種葬法在其他裴李崗文化墓葬中和已發現的古代墓葬中是前所未有的。這座墓歷經近8000年,且骨架保存完好,實屬罕見,墓主究竟是男是女?為何這樣埋葬?是同時死亡還是殉葬?這些謎團有待後人破解。如今,墓主骨架展示於郟縣博物館。

魏如江說,在郟縣收藏的近3000件館藏文物中,絕大多數出自水泉遺址。2006年,北京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建成,水泉遺址出土的一套二級文物手碾石磨經河南省文物局批准,調往該博物館長期陳列,對提高水泉遺址的知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4年10月29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郟縣水泉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郟縣對水泉遺址的保護更進一步,不僅實行管護責任追究制,還安排了義務文物保護管理員,形成了政府、村幹部、文管員三級文物保護體系。

魏如江說,目前,他們正積極和安良鎮黨委政府整理水泉遺址的相關材料,爭取今年完成水泉遺址晉升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的申報工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