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砍一刀」入侵,澳洲被Temu盯上了

虎嗅app 發佈 2024-04-01T10:54:48.024591+00:00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作者|戚露丹編輯|苗正卿題圖|視覺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成為Temu瞄準鏡中的新獵物。據拼多多相關人士透露,拼多多跨境電商Temu計劃於3月13日正式上線澳大利亞、紐西蘭站點。這是繼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之後,拼多多出海業務第二波擴張。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戚露丹

編輯|苗正卿

題圖|視覺中國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已經成為Temu瞄準鏡中的新獵物。

據拼多多相關人士透露,拼多多跨境電商Temu計劃於3月13日正式上線澳大利亞、紐西蘭站點。這是繼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之後,拼多多出海業務第二波擴張。

Temu自去年9月份上線美國,在去年11月就登上App Store和Google Play當月免費下載榜首(數據來自Analytics),超過亞馬遜、沃爾瑪等美國公司;在今年也有內測加拿大站點、斥資1億登超級碗廣告幾個大動作。近Temu人士告知虎嗅,美國模式跑通後,澳洲是他們的新「探索與嘗試」。

Temu為何選擇澳洲?

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下簡稱澳洲)市場基本面來看,持續增長的電商市場數據、以及澳洲消費者不愛高奢、講究「貨有所值」的生活習慣都是Temu將澳、新作為新站點的理由。

Temu人士告知虎嗅:「選擇澳、新作為新站點的主要考量在於其消費者層級與北美市場的高度相似——有大批的消費群體青睞性價比高的產品,在北美跑通的模式或許也能適應澳洲市場」。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本地華人對國內商品的需求是Temu「入澳」的一大誘因。

據虎嗅了解,最近幾年,海淘國內商品,走集運買貨成為澳、新當地青睞的購物渠道之一:消費者先在國內電商平台上完成產品購買,再自掏腰包從上海/廣州這樣的集運中心通過海運/空運把商品送達自己手中。

「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圖便宜」,澳洲居民曉曉告訴虎嗅:「比如一個電飯鍋,澳洲300澳幣,國內300人民幣就可以解決,就算加上郵費,價格還是便宜」。(澳元兌人民幣1比4.6左右)

「但集運貨物的時效和運費都不夠友好,海運要1個月左右,一般100刀包郵,空運雖然能把時效降低至3天,但運費會更貴」,受制於物流,消費者每次都要一次性買大量的物品,很多物品都閒置了。

這種購物模式從側面說明澳洲消費者對國內商品的需求與痛點:一是價格能便宜好幾倍,二是很多商品只有國內才有,只是苦於運費與渠道較為不便,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跨境電商的出現恰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個便捷的商品供貨渠道。

同時,從澳洲居民的消費習慣來看,儘管提到電商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亞馬遜、eBay、Ssense,但人們並沒有形成固定的、黏在某一平台的消費習慣,大多數人還會選擇在Google搜索,哪個便宜買哪個,這些商品來自各個叫不上名的小電商,但「通常沒有假貨」。

Statista數據顯示,澳大利亞人的智慧型手機使用水平很高,但相比行動裝置(42%),消費者更青睞在傳統的電腦網頁端進行網絡購物(58%)

這意味著主打低價的Temu如果質量、品類能夠滿足澳、新消費者的要求,其物流、渠道的便捷與長期積累的供應鏈優勢將成為有力的競爭條件,甚至可能打開澳洲本土對國內製造商品的新增長點。

當然,澳、新市場對Temu來說也不全是利好消息。

受制於本土物流的低效高價,儘管澳洲和紐西蘭的電商用戶基數很高,但本土電商使用頻率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低,因此線下購物依然是其消費的重要環節。這是Temu入場的機會,也是多數澳洲電商共同的增長瓶頸。

據了解,在澳洲網購需要支付的郵費在10紐幣左右(買家需要填寫資料後,以住址估算具體運費),是否包郵是多數澳洲消費者重要的購買決策依據。物流上,紐西蘭居民菜菜告訴虎嗅「在Google上搜到的電商一般是一周左右到貨,有實體店的大概3天」,而位於洛杉磯的Susie去年10月在Temu美國站消費的到貨情況是11天。

根據美國站的物流模式來看,貨物通常由「拼多多承運到當地+本地物流完成尾程的方式」完成配送,而澳、新站點大概率會照搬北美跑通的模式,這意味著本土物流原本的問題也將在成本計算內。

亞馬遜澳洲目前推出的free delivery要求訂單金額達到49美元——在美國本土,只需要25美元即可免運費。

虎嗅此前報導,「Temu美國站的部分賣家利潤已經被壓至5%以下」,這對於物流成本較高的澳洲市場來說,想要通過「低價」模式攬客意味著可能進一步壓縮賣家的盈利空間。

但低價可能並非百戰百勝的魔法。Susie告訴虎嗅:「去年10月在Google、YouTube等頁面強勢的廣告推流下,在Temu花了80美金買了10件衣服鞋子,雖然價錢與質量也算對標,但是還是傾向在其他平台下單質量更好的產品,畢竟價錢也就高一點點」。

對Temu來說,與亞馬遜、eBay共存只是入駐澳洲市場的A面,「在低價走量」的模式下若想實現高速增長,物流、引流成本、用戶習慣也將是挑戰。

#我是虎嗅商業消費組編輯戚露丹,關注出海,行業人士交流請加微信:qi-787230073,請註明身份,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qiludan@huxiu.com。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