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在長平之戰坑殺四十五萬趙軍,為什麼沒有乘勝追擊?

顧道驚城 發佈 2024-04-01T21:08:00.443563+00:00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五萬降卒被坑殺,只有二百餘人被放回去報信。趙括自出銳卒搏戰,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五萬降卒被坑殺,只有二百餘人被放回去報信。

趙括自出銳卒搏戰,秦人射殺之。趙師大敗,卒四十萬人皆降。武安君曰:「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趙國自然是籠罩在一片「家家戴孝、戶戶哭喪」的淒風慘雨中,可秦國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史料記載,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傷亡過半。

秦雖勝於長平,士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後世有學者預估,秦軍的傷亡總數在25萬到30萬之間。

因此,當長平之戰結束後,秦國並沒有選擇乘勝追擊,而是撤軍休養生息,避免被楚國偷家。

這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史書的戲劇化描述下,就變成了丞相范雎害怕白起立功太多超過自己,於是從旁唆使,勸秦昭王下令撤軍。

韓、魏使蘇代厚幣說應侯曰:「武安君即圍邯鄲乎?」曰:「然。」蘇代曰:「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欲無為之下,固不得已矣。...........」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

這種爛俗的套路,我在史書中看過太多次了。

前方將領本來能夠一鼓作氣殺穿敵陣,繼而殺穿敵城,徹底滅掉敵國,建立不世功勳。

但後方的奸臣始終在搗亂,不停要求皇帝撤軍,於是前方將領長嘆一聲,心不甘情不願地撤軍了。

范雎的確是個聰明人,但秦昭王也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看不清形勢呢?

如果秦軍真能一鼓作氣滅掉趙國,秦昭王是肯定不會手軟的,而聰明的范雎也不會犯這種低級失誤,否則只會令秦昭王厭惡他。

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白起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滅掉趙國,但秦昭王猶豫不決,范雎看破局勢,認為此時不宜冒進,秦昭王下定決心,秦軍撤退。

二是秦昭王本就打算鳴金收兵,但白起不願意,於是范雎站出來當惡人,「建議」撤軍,秦昭王從善如流,秦軍撤退。

無論是那種可能,都和范雎是否嫉妒白起扯不上邊,這可是關乎國家興亡的大事,豈容兒戲?

誰的選擇正確呢?我認為范雎正確。

秦軍撤退之後,趙孝成王本打算割讓六座城給秦國,希望雙方短期內不要再起戰事。

但上卿虞信表示反對,他認為趙國完全不需要示弱,秦國要是敢過來,咱們就再打一仗。

趙王將使趙郝約事於秦,割六縣。虞卿謂趙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歸乎?王以其力尚能進,愛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

死了四十五萬人的趙國,為什麼還有如此底氣呢?顯然是他們清楚,秦國的損失同樣不小,雙方如果再在趙國腹地打一仗,勝負難料。

由此可見,當時的趙國高層也認為,秦國不敢再次發動滅趙戰爭。

由此可見,白起繼續出兵的行為,應該只是武人對於當前戰局的判斷,但當時的秦國,還沒強大到忽視其他國家的程度。

如果秦國沖入趙國腹地,開始慘烈的滅國戰爭,其他五國真會無動於衷嗎?恐怕誰也不敢保證。

當趙國和秦國並世稱雄的時候,其他五國當然樂意坐山觀虎鬥。

可如果趙國被打得快要滅國了,他們還能樂呵呵在旁邊看著嗎?恐怕不太可能。

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就連小學生都懂。

搞清楚長平之戰結束後的局勢,我們還能順勢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秦趙兩國的戰鬥力差距不算大,趙國慘敗,秦國慘勝。

因此,秦國雖然獲得了長平之戰的勝利,但這個勝利屬於意外之喜。

換言之,秦國輸掉長平之戰也很正常,雙方打成平手,各自撤軍也在情理之中。

對此還有兩個佐證:

一、趙國在長平慘敗之後,燕國的劇辛建議燕王喜出兵攻打趙國,結果被趙國打得落花流水,劇辛陣亡。

燕使劇辛將擊趙,趙使龐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

要知道,劇辛可不是不懂軍事的人,當初協助樂毅,攻破齊國七十座城池的,就是劇辛。

二、長平之戰結束一年以後,秦昭王命王陵率軍圍攻趙國,最終的結果卻是損兵折將。

正月,王陵攻邯鄲,少利,益發卒佐陵;陵亡五校。

通過這兩件事也能看出,趙國雖然在長平慘敗,但尚有一戰之力。

長平之戰後,天下不過是從「兩超多強」格局重回「一超多強」格局。此時的秦國,並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