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罕見達成一致,中美俄近200國簽署條約,事關世界三大危機

海納觀察室 發佈 2024-04-02T01:10:00.793425+00:00

歷經近20年的談判,聯合國成員國罕見達成一致,包括中美俄在內的近200個國家簽署了一份重要條約,事關世界三大危機,在此背景下,日本或將採取的動作值得國際社會保持高度警惕。

歷經近20年的談判,聯合國成員國罕見達成一致,包括中美俄在內的近200個國家簽署了一份重要條約,事關世界三大危機,在此背景下,日本或將採取的動作值得國際社會保持高度警惕。

據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3月4日,聯合國近兩百個成員國在美國紐約市聯合國總部就《公海生物多樣性條約》的最終文本達成一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晚發表聲明稱,上述最終文本達成一致具有「歷史意義」,是2004年開始的相關談判的「突破」,對於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當中與海洋相關的目標和具體指標至關重要。此外,第77屆聯大主席克勒希表示,「這是多邊主義的一個巨大成功,這是我們的世界所需要的、我們所服務的人民所要求的轉型的一個例子」。

美媒消息指出,此次關於公海生物多樣性的會議於2023年2月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為期約兩周,談判過程相當「艱難」。談判原本預期於3日結束,但各國代表又連續談判近40小時,4日晚才結束。在這次大會上,多個國家作出為公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資金的承諾,總共涉及金額約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3億元)。


據了解,公海是指沿海國專屬經濟區(EEZ)200海里界限以外(從深海床到上空)和各國大陸架界限以外(即距海岸370公里)的海域。公海覆蓋了地球表面的近一半,全球海洋表面的64%,和地球總棲息地的95%(按體積計算)。「公海條約」旨在將全球海洋的30%納入保護,尋求在公海設立大範圍海洋保護區,對捕魚量、航運線路等活動作出限制,要求評估經濟活動對這些區域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影響。古特雷斯強調,「公海條約」最終文本的達成對於解決世界面臨的三大危機,即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和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提及海洋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國各成員國達成「公海條約」之際,有一個國家接下來的行為值得當下國際社會保持高度警惕,那就是日本。眾所周知,此前有關日本政府意將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消息可是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巨大震動。即便是在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與強烈抗議聲中,日本政府對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的態度依舊強硬。當地時間3月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稱,日方將於今年春季到夏季將福島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並稱為實現福島重建,這一時間無法推遲。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囤積的核污染水高達130餘萬噸,如果向海洋排放可能持續30年之久,而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這些放射性核素在排海10年後將蔓延至全球海域,將給全球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不可預測的危害。對於日本政府的上述行徑,中國、韓國、朝鮮、俄羅斯等日本鄰國,以及太平洋島國都表達了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3月6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明確指出,日本政府無視本國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強烈關切,一意孤行強推福島核污染水排海,違背國際法義務,危害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這絕不是負責任國家作為!毛寧強調,根據一般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方有義務採取措施避免環境污染、確保危險最小化、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確保信息透明並開展國際合作。中方再次敦促日方正視各方合理關切,切實履行自身義務,與利益攸關方及有關國際機構充分協商,以科學、公開、透明、安全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包括研究排海以外的處置方案,嚴格接受國際監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