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遇一次「徹底的失敗」

中國新聞週刊 發佈 2024-04-03T02:20:46.899529+00:00

東京理科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學教授米本浩一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由於火箭自毀,能夠回收的數據有限,調查原因或需數年時間,這對日本的太空發展戰略影響非常大。

3月7日,日本新一代國產H3運載火箭發射失敗。這是該火箭2月17日因發生異常取消發射後的再度失利。

東京理科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學教授米本浩一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由於火箭自毀,能夠回收的數據有限,調查原因或需數年時間,這對日本的太空發展戰略影響非常大。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發射台上的新型H3火箭。(圖片來源:JAXA)

「徹底的失敗」

當地時間3月7日上午10點37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新一代H3運載火箭從種子島航天中心升空。在距離發射場6公里處的公園內,約有1000人現場觀看了這次發射。火箭升空時,現場人群中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

然而,升空5分27秒後,地面控制中心向火箭發出分離和第二級發動機引擎點火的指令。約8分鐘後,第二級引擎未能點火。約15分鐘後,地面控制中心認定H3運載火箭已經不可能完成任務,並發出自毀指令。

現場人群的歡呼聲變成失望的驚呼。「這不可能,很遺憾(這件事發生)在火箭已經升空之後。」一位現場觀眾表示。

米本浩一分析認為,第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失敗可能是由火箭發動機電子系統引起的,例如火箭發動機控制計算機、放大器或激活推進劑流動的電磁閥。

他還表示,一般來說,地面控制中心如果認定火箭無法正常完成任務,就必須發出銷毀指令,來確保第三方海上和地面的安全,同時提前對火箭墜落區進行疏散。

根據JAXA所公布的資料,H3火箭是H2A的後續型號,該火箭利用液體燃料飛行,火箭長度約為63米,比H2A火箭長約10米。不過,此次發射採用攜帶人造衛星的較短的型號,長約57米。

2014年,JAXA和三菱重工聯合啟動了H3火箭的研發項目,經費約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2億元)。根據計劃,H3火箭不僅將被用於發射衛星和探測器,還會運載新型無人貨物運輸車,該運輸車將向國際空間站和繞月新空間站「Gateway」運送物資和材料,這也是日本與美國在太空領域深化合作的一部分。

此外,H3火箭計劃發射的「大地3號」衛星,一旦進入衛星軌道,可在白天對地面狀況進行高精度觀測,協助日本政府管理自然災害。同時它還能檢測出兩種紅外線的防衛裝備廳的傳感器,原計劃用於驗證能否用來探測彈道飛彈發射等。

自啟動研發至今,H3火箭一直被視為日本國產最新主力火箭,也被定位為日本太空開發的一張「王牌」。該火箭原本計劃取代目前的主力火箭H2A,後者預計在2024年退役。

就在2月17日,H3火箭剛剛經歷了一次發射推遲,JAXA給出的理由是電氣設備故障,後來該機構表示已經解決了上述問題。在當時的發布會現場,JAXA的H3火箭項目負責人岡田匡史當場飆淚,「很多人一直在關注我們的進展,我們真的很抱歉。」

而面對這一次「徹底的失敗」,岡田匡史坦言,「看到第二級發動機未能如期點火的那一刻,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日本首枚「H3」火箭的項目負責人岡田匡史解釋了在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失敗原因。圖/視覺中國

大阪大學太空政策專業教授渡邊弘孝也表示,「與之前的取消和推遲不同,這次才是徹底的失敗。」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長岡惠子當天晚些時候也代表政府出面致歉,稱發射的結果「非常令人遺憾」,並為「未能達到公眾和相關方的期望」而道歉。

屢遭重創

日本現役主力運載火箭H2A於2001年投入使用。H3運載火箭發射失敗也意味著,日本20多年來致力於火箭更新換代的嘗試也徹底失敗了。

但這次失敗,並不是日本探索太空遭遇的首次打擊。

當地時間2023年3月7日,日本鹿兒島,觀眾在種子島宇宙中心觀看日本「H3」新型火箭發射。圖/視覺中國

H3運載火箭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引擎研發不順等諸多因素而不斷延後,直到今年2月17日才決定發射,卻因發動機未能成功點火,發射緊急中止。事後查明,這次失敗是因為第一級的LE-9主發動機點火後控制系統檢測到異常信號,飛行控制軟體因此停止倒計時,未向固體火箭推進器發出點火信號,導致發射中止。

此外,去年10月,小型火箭「埃普西隆」在發射時,在上升過程中發生故障,也以失敗告終,不得不選擇自毀。

日本媒體《每日新聞》評論稱,接連的失敗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日本的太空開發,給日本的航空航天業界造成巨大的打擊。

日本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這幾十年來,日本不但是國際空間站的一員,該國太空人也多次抵達國際空間站。2014年,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還成為首位日籍國際空間站指令長。

2020年6月,日本太空政策機構發布《第四次宇宙基本計劃》,希望以此推動日本太空開發,並促進經濟發展。

2021年6月,時任日本首相菅義偉宣布,日本計劃建設更多的太空發射中心,致力於將日本打造成「亞洲太空業務中心」。

在其辭職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延續了前任對太空事業的熱情。2021年底,日本政府出台了《宇宙基本計劃工程表》,明確了國家的宇宙戰略目標,要在2020年代後半期讓日本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將宇宙戰略與日美印澳的四方合作框架相結合。

而打造自己的火箭一直是日本太空計劃的重要目標,也正因此,原定於明年取代H2A運載火箭的H3運載火箭被寄予厚望。近十年來,它也一直被視為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獵鷹9號火箭(Falcon 9)的潛在競爭對手。

據日本內閤府統計,去年全球火箭發射成功次數達到177次,比2013年的77次增加了一倍多。日本原本還希望新一代H3運載火箭能夠搶占俄羅斯離開國際發射市場後的空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衛星發射業務中站穩腳跟。但隨著發射失敗,他們的計劃不得不暫時落空。

屢敗屢「戰」

接連的失敗也正在暴露出日本在太空開發上的一些問題。根據JAXA理事長山川宏的介紹,與獵鷹9號相比,H3火箭的最大優勢就是成本低,每次發射成本僅需5000萬美元,而獵鷹9號的每次發射成本為6700萬美元,正在服役的H2A運載火箭單次發射成本甚至高達9000萬美元。

為了降低成本,日本研發人員不僅減少了火箭內部的組件數量,同時90%的零部件直接用上了汽車電子設備。此外,據日媒披露,JAXA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在削減,並被要求提高效率。

去年11月,JAXA還爆發了編寫子虛烏有的數據以及改寫多處數據等捏造篡改行為,該機構負責人不得不公開向道歉。2023年1月,日本《讀賣新聞》發布社論稱,太空開發需要大量資金,獲得公眾的理解至關重要。該報還呼籲JAXA必須徹底改革其研究系統並重新獲得受損的信任。

日本太空預算不足阻礙日本發展成為太空大國,也在學界成為共識。曾長期參與制定太空政策的太空政策委員會副主席、千葉工業大學校長松井孝典也表示,日本的太空政策一直以研究開發為主,而且文部科學省作為政府的主要機構,對安全保障和太空利用的重視度不夠,加之預算有限。因此,許多支持太空政策的中小企業紛紛離去。

松井孝典認為,日本的太空政策必須著眼於未來20年或30年,並以10年為單位做出具體的計劃。但是政府層面很少有這種想法,預算也無法突破3500億日元的上限。他指出,在2021年度預算草案中,我們提出了約5500億日元的預算要求,實際實際拿到4500億日元的預算。

而這一次的失敗也再度引發人們對日本太空戰略進行全面改革的呼聲。日本文部科學大臣長岡惠子宣布,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部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將與JAXA合作,「儘可能迅速和徹底地」確定導致故障的原因。

但在米本浩一看來,JAXA和三菱重工不僅要考慮到火箭設計,還要考慮到地面測試,因此有必要邀請研究人員組織審查委員會,來找出失敗原因,恢復H3火箭的可靠性。

米本浩一同時指出,「由於火箭自毀在菲律賓以東海域,能夠回收的數據有限,推測查明原因要花的時間可能需要數年。」他認為,這次失敗對日本的太空發展戰略影響非常大,還將導致日本太空開發戰略本身的推遲。

當天晚些時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推特上寫道:「我很抱歉,但這還沒有結束。成功是建立在許多失敗的積累之上的。我很期待下一次挑戰。」

記者:鄭立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