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文脈 | 千古佳話——昭君

文旅青城119 發佈 2024-04-05T10:45:57.666237+00:00

昭君和呼韓邪單于結婚時,年齡大約二十歲左右,估計是在新莽年間去世。據敦煌發現的唐代《王昭君變文》記載,昭君去世後,埋葬儀式按匈奴習俗進行,非常隆重。

千古佳話——昭君

●高培萱

昭君墓是怎樣形成的

昭君和呼韓邪單于結婚時,年齡大約二十歲左右,估計是在新莽年間去世。據敦煌發現的唐代《王昭君變文》記載,昭君去世後,埋葬儀式按匈奴習俗進行,非常隆重。「棺槨穹窿,更別方圓。」「醞五百瓮酒,殺十萬口羊,退犢燖馳,飲食盈川,人倫若海。單于親降,部落皆來,傾國成儀,乃葬昭軍(君)。」漢孝哀皇帝也派大使前往單于處弔唁。隆重的葬儀,反映了人民對昭君的懷念和對昭君和親的肯定態度。

坐落在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現為昭君博物院),傳說是昭君去世後,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文獻記載中亦稱昭君墓為「青冢」。民間傳說,每到深秋時節,四野草木枯黃的時候,唯有昭君墓嫩黃黛綠,草青如茵。由於墓體周圍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晚霞的映照,墓景時有變化,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有人認為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只是昭君的衣冠冢,昭君究竟葬在哪裡還不清楚。

民間還有許多傳說,一說昭君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路過這裡休息時,倒出鞋裡的土變成了昭君墓。還有說昭君完成玉皇大帝交給的使命後,回到了天宮,回到天宮的當天夜裡,天上閃過一道紅光,接著是一聲巨響,第二天早晨,人們發現,平地里突然長出了一座土山,山頂上飄浮著五彩祥雲……這座土山就是現在的昭君墓。

這些傳說,說明了各族人民懷念昭君的心情。正因為如此,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正如我國著名史學家翦伯贊所說:「王昭君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了內蒙古各族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昭君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在呼和浩特南郊九公里處,有一座蜚聲中外的昭君墓,這就是西漢時出塞和親的王昭君墓。現在,王昭君墓已經更名為「昭君博物院」。

昭君墓矗立在平疇沃野之中,遠遠望去,在翠綠叢林的掩映下,形成「黛色朦朧,若潑濃墨」的壯麗景觀。傳說到了秋天,周圍葉黃草枯,唯獨昭君墓上綠草茵茵,所以人們又稱昭君墓為「青冢」。唐朝大詩人李白「死留青冢使人嗟」,杜甫「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白居易「茫茫邊雪裡,一掬沙培簍,傳是昭君墓,埋閉蛾眉久」等詩句都說明在古代昭君墓就已經美名遠揚。

兩千多年來,王昭君一直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上自帝王將相、達官顯貴、騷人墨客,下至市井百姓都為她的事跡而牽動內心的情愫。所以關於王昭君的美麗傳說很多,這些傳說體現了人們美好的心願。同樣,歷代以王昭君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和詩歌也很多,據統計,反映王昭君的詩歌有七百多首,與之有關的小說、民間故事有近四十種,寫過昭君事跡的著名的作者有五百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現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漢、翦伯贊、費孝通、老舍等。

新中國成立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的現實需要出發,給予王昭君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周恩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盛讚昭君是「為發展中華民族大家庭團結有貢獻的人物」。陳毅、謝覺哉等老革命,都曾揮毫潑墨,寫下了歌詠昭君的詩作。擅長古體詩的謝覺哉老人有一首《看昭君墳碑詞有感》,詩曰:

「昭君自請去和親,

俺答皈依志軼倫。

萬里長城楊柳綠,

織成蒙漢一家春」。

1963年10月董必武來到呼和浩特視察工作,他在參觀昭君墓時,在墓前的歷代碑刻周圍董老沉思良久,回到賓館後,便寫下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句《謁昭君暮》。詩曰: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漢和親識見高;

詞客各抒胸臆懣,

舞文弄墨總徒勞」。

董老的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卻是在詠王昭君的浩如煙海的詩作中最好的詩篇。董老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給予王昭君客觀的評價,並對王昭君為民族團結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讚揚。同時董老對歷代有些文人墨客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把王昭君歪曲成「悲切」的形象給予了批判。

如今,董老的這首詩被鐫刻成巍峨的詩碑,聳立於昭君墓前。歷史學家翦伯贊著名的六首《游昭君墓》中的一首——「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也道出了民族團結的真諦。是啊,漢武帝雄才大略,武功蓋世,但若與昭君相比,一曲琵琶彈奏出各族人民和好之音,這功績恐怕漢武帝也自嘆不如吧!

翦伯贊在《內蒙訪古》一文中說得好:「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蹟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古人民心中,王昭君已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是啊,在呼和浩特各族人民心目中,昭君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民族團結的象徵。現在,呼和浩特每年都要舉辦昭君文化節,目的就是要傳播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弘揚民族團結精神,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係。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