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在河南斷檔,遭遇滑鐵盧,暗示著「在走下坡路」?

博學的大扒菜 發佈 2024-04-05T12:08:41.815429+00:00

因為我們要看陳校長在承前啟後的過程中,能否把兩個問題處理好:1.承前,把前前校長裴鋼投入了10年的同濟醫學再提一個台階;

一種觀點認為「

同濟是否在衰弱,現在還看不出來,至少要等到前陳校長干滿10年的時候,才能看出來。

因為我們要看陳校長在承前啟後的過程中,能否把兩個問題處理好:

1.承前,把前前校長裴鋼投入了10年的同濟醫學再提一個台階;

2.啟後,人工智慧賦能傳統交運、城規土建,以「新基建」為導向,盤活同濟傳統強勢學科。

陳校長履新後,兩個大動作,一個就是把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全給了醫學院,另一個就是在張江建設了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這兩個地方,將成為同濟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如今,鄭慶華來當同濟的新校長,從履歷上看可以打消陳杰前功盡棄的疑慮了。

或許有人心裡打鼓:同濟怕不是985大學裡少有的書記和校長都不是院士的學校。但按我猜測,鄭慶華恐任內即可選入兩院院士,畢竟創新研究群體項目的分量不容小覷。

鄭慶華可以說是舊科研時代里的佼佼者。舊科研時代里,高校學術有明顯的近親繁殖、局限於本土的特點。他實驗室的教職成員均畢業於西交,他的google scholar沒有經營痕跡,引用量也不高。但他成就斐然,繁殖出來的團隊比同濟某前任電信口校長的團隊要好很多。他是值得被信任的。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同濟大學的確在衰落。

原因之一,土木地產的衰落

同濟土木跌落神壇只是一個象徵

風水輪流轉,比起十年前的輝煌,如今的土木著實有些「晚景淒涼」的意思。

從改革開放伊始,新中國百廢待興,大量農田與土地等待著被開發,此時政府對於城鎮化與工業化的推進使得我國開啟了大基建時代!基建與地產行業興起,而土木專業也由此步入黃金時代,那時無數人擠破頭都想摻和進來分一杯羹,可謂是人人艷羨的香餑餑!

如今,網際網路與金融崛起,而屬於土木、建築地產的大浪潮早已褪去。

放眼看,特別是近兩年,網絡上關於建築土木一類的話題無不充斥著「轉行、跑路、失業......」等等負面字眼;以及去年圈內的火熱話題「裁員、降薪」,還有一些關於某些大設計院加班「猝si」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而今年,以同濟大學為典型的雙一流高校遭遇斷檔的境況來說,我看到在這背後,是整個土木與地產的衰落,而同濟的招生滑鐵盧僅僅是一個危險的「符號」。

其實,按現在我國的城鎮化程度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來理性分析,土木的衰落是必然結果,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興衰周期。

原因之二,招生策略

同濟,你沒有預判我的預判

這個原因也算包含在上一個原因里,但為什麼我要分開單獨說?

「牽一髮而動全身」

面臨當今的「行業寒冬」,背後代表著一個大行業的衰落。大環境被多數人所不看好,土木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香餑餑,高考生在志願填報的時候自然也會因種種顧慮對這個專業望而卻步,因此同濟今年「爆冷」,細細想來也是早已有跡可循。

在這樣的背景下,像同濟這樣的頂級高校也應不要固步自封,要順應時代潮流而為。

我想說,儘管土木是同濟的王牌專業,但此時同濟最該做的事情,就是認清現實,根據現狀對土木相關專業的招生計劃作相應調整,這才是將損失降到最低的最佳方法。

路在何方?

同濟土木何去何從?

國內土木的日漸衰落,隨之而來的蝴蝶效應的威力正在逐漸擴大化,因果環環相扣,最終造成的這個局面是大家都不想看見的。目前需要讓這個大行業從沸騰狀態逐漸冷卻下來,進入一個自我調節的平淡期,至於這個周期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楚。

同濟,因土木專業而享譽內外,而今又因土木跌落神壇。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你們覺得同濟大學正在衰落嗎?

未來能轉型成功,王者歸來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