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96歲退休老教師:「現在的崇明,真好!」

上海崇明 發佈 2024-04-06T08:21:09.078722+00:00

人因城聚,城以人興。三島各行各業的無數奮鬥者,為了崇明發展而精耕細作,我們將陸續推出「我在崇明,蠻好的」系列人物專訪,邀請這些奮鬥者,講述屬於他們和崇明的故事,敬獻每一位參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平凡英雄。

人因城聚,城以人興。三島各行各業的無數奮鬥者,為了崇明發展而精耕細作,我們將陸續推出「我在崇明,蠻好的」系列人物專訪,邀請這些奮鬥者,講述屬於他們和崇明的故事,敬獻每一位參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平凡英雄。

我在崇明蠻好的

CHONGMING

在崇明老鎮裡出生、成長、成家、生子,看著家鄉一點一滴發生著變化。

來到曾經的「浜鎮」,在濃烈的夕照餘暉里,我們看到了陳國信和黃宣娟老人的「曾經」……

「稀里糊塗」成了人民教師

陳國信老人今年96周歲,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畢業,當年崇明屈指可數的大學生一枚。他的妻子黃宣娟今年92周歲,解放前就投入人民教師崗位,伴隨著新中國一起成長,他們是妥妥的「90後老教師」。黃宣娟因年歲大、聽力下降,她的故事就遺憾地留在深深的回憶里吧!但陳國信老人的故事,我們很幸運地聽到了。

16歲時,陳國信離開崇明前往北京求學、工作,25歲那年,北京剛剛解放,他也因為肺結核回到崇明治病,病好了,半個肺沒了。從此,他的人生軌跡也「變」了。

身體恢復後,有一次去姐夫家,陳國信遇到一位「教師」,他問陳國信,「願意教書嗎?」陳國信委婉地拒絕,「我不是師範出來的,我不會。」那位「教師」說,「你一個大學生,邊學邊教,哪有不會的。」 陳國信只好笑笑說,「那你給我兩天時間。」而這是他的緩兵之計……

沒想到,兩天後,聘他為大同中學教師的通知書就送到了陳國信手裡,後來他才得知,那位「教師」竟是當時的教育科科長,辦事效率堪稱「神速」。為了遵守信用,陳國信就這麼「不情願」地成為了大同中學的數學教師。後來,在工作中邂逅了當時外號「浜鎮一枝花」的小學老師黃宣娟。至此,陳國信的「身」和「心」都在崇明深深紮根。

陳國信說,

比起北京的高粱米,還是崇明的白米飯好。

當老師

原來是這一生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當時的陳國信有些「另類」,他穿西裝、打領帶、說英文。有一次領導跟他說:「明天要開會了,你洗洗澡吧!」 陳國信納悶了,「為什麼開會要洗澡?」原來,別人以為打領帶是因為怕身上的臭氣湧出來。最後,「洋氣」的大學生只好換上了土布衣裳,為學生們講sin、cos……從原來的學習工作環境切換到鄉村中學的講台上,陳國信也從最開始的「委屈」,慢慢變成了「喜歡」,而這一干,就是一輩子。

退休十幾年後,陳國信又站上了講台,依然精神抖擻、熱情高漲,還創造了一段「傳奇佳話」,輔導學生在第五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中獲得一銀、三銅,他也被評為「數學教育優秀園丁」。

那個年代,學生畢業的時候會拍一張小小的黑白照片送給老師,並在後面寫上「某某某,贈予恩師留念」。當陳國信捧起一堆「密密麻麻」的小照片時,他的眼神充滿了「喜愛」。

「這些都是我的學生,她是藥學博士、她是高級教師、她的子女都在國外……」 那時候,遇到家裡有困難但想念書的孩子,陳國信總會跟他們說:「不要擔心錢,有我。」正是因為他的無私,收穫了如今的「桃李滿天下」。那些學生也每年都會不遠萬里來看望他……

那個不情願的陳老師

最終還是在一聲聲「陳老師」中「迷失」了,

而教育也成了他的一生熱愛。

離開了「黃錦成」

我在養老院裡過得很好

陳國信和黃宣娟結婚後一直住在位於浜鎮的「黃錦成」老宅,而他們也是「黃錦成」里留守到最後的兩位老人。

位於浜鎮的「黃錦成」曾經住著100多戶人家,現在院內原有建築已經破舊,陳國信的故事,也隨著時間,寫在街旁花木的一圈圈年輪里,幾度春風,開成記憶里經年不敗的花。

「我們去老宅看看?」一聽到要回老宅,陳國信立馬起身「我也去」。推開門,一聲吱呀,跨過門檻,回到往昔。

老宅里有灶台、大開門床、三腰花大櫥,還有後來添置的電風扇、空調、洗衣機……那些電器與古色古香的老物件顯得格格不入,但卻也正是生活越過越好的證明。

前些年,為了讓老人住得更加舒適,子女們為陳國信夫妻二人找到了一家養老院。在養老院裡,兩位老人依然過得有滋有味,陳國信唱歌、做數學題,黃宣娟插花、看書。夫妻二人在歲月靜好中,彼此陪伴。

當了一輩子老師的陳國信,

現在卻像個學生一樣,為自己制定一天的計劃,

並沉浸其中、樂此不疲。

曾經的生活,多苦難

現在的生活,多幸福

「現在崇明條條馬路都通了,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退休還有養老金,這些事情年輕的時候想都沒想到。兒女孝順、孫輩出息。現在真好,可是我們老了。」 陳國信說道。

在我們翻看老照片的時候,陳老默默遞過來一張小紙條,寫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幾個字,力透紙背,直抵人心。

像陳國信、黃宣娟這樣的老人,他們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也飽嘗了人世的辛酸。曾經的生活,多苦難;現在的生活,多幸福。他們也希望時間再多一點、再慢一些。但是,沒有又何妨?就像陳國信說的,「死亡不是悲劇,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催促著我們去追尋生命的意義 。」

這輩子,

為崇明的教育事業奉獻一生,值得!

我們在崇明過得蠻好的。

左:陳國信女兒;中:陳國信;右:陳國信外孫女

老鎮上的孩子都已不慌不忙地長大,老人們也在不慌不忙地老去。老鎮「靜」了,老宅「空」了,但更好、更新、更時尚的生活向著崇明人「來了」。

記者:陸海華;攝影:施建峰

編輯:陸海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