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馬伯庸攜新書《大醫》再回桂林:想寫桂林的小說,只等一個靈感爆發

桂林生活網 發佈 2024-04-06T16:57:55.942089+00:00

馬伯庸讀者見面會現場。記者滕嘉 攝馬伯庸簡介作家,編劇。代表作有非虛構歷史散文《顯微鏡下的大明》,長篇小說《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三國機密》《龍與地下鐵》,中篇小說《末日焚書》《街亭殺人事件》,散文《風雨》《破案:孔雀東南飛》《宛城驚變》等。

馬伯庸讀者見面會現場。記者滕嘉 攝

馬伯庸簡介

作家,編劇。代表作有非虛構歷史散文《顯微鏡下的大明》,長篇小說《古董局中局》《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三國機密》《龍與地下鐵》,中篇小說《末日焚書》《街亭殺人事件》,散文《風雨》《破案:孔雀東南飛》《宛城驚變》等。作品《寂靜之城》2005年獲國內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銀河獎」,《風雨》獲2010年人民文學獎散文獎,《破案:孔雀東南飛》等短篇獲2012年朱自清散文獎。2022年,馬伯庸獲第四屆「茅盾新人獎」。

前不久收官的古裝傳奇短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看過嗎?懸疑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你沒讀過原著,總看過電視劇吧?這些作品的作者馬伯庸來桂林了!3月5日下午,馬伯庸讀者見面會在桂林醫學院舉行。兩點半時,馬伯庸準時上台,跟以往的開場白不同,他首先跟大家匯報「見面會之前,我連吃了兩頓桂林米粉」。

熟悉桂林米粉的老饕都知道,一頓可能是味道,兩頓就一定是思念了。馬伯庸也坦言,安排讀者見面會時,他要求先安排廣西,就是想回來「吃口米粉」。

見面會上,他就像一個歸家的孩子,帶著對桂林的思念,重溫了在這裡度過的青春歲月。

桂林的求學經歷 搭起文學之路的框架

馬伯庸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桂林米粉的小文章,文章雖然不長,但他用「矮腳桌椅」寫出了米粉店的煙火氣,用「燙熟、加滷水、筷子一攪」描繪了吃米粉的儀式感,他甚至還觀察到了米粉店裡似乎都有一個胖大嫂。文末,他遺憾離開桂林後不能再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

其實細細讀來,在這篇小文中,馬伯庸不但寫了對桂林米粉的熱愛,還寫出了他在桂林度過的青春時光。文章一開頭就說「我中學的時候曾經在桂林呆過幾年,當時住在安新洲」。馬伯庸說,當時他家住安新洲,讀書卻是在臨桂中學,也就是他今天開讀者見面會的地方。也正是這段中學時光,為馬伯庸日後的寫作之路奠定了基礎,築好了第一層地基。

馬伯庸記得,臨桂中學的學風嚴謹,周圍的同學和老師身上都有一種向上的拼搏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馬伯庸。同時,學校非常注重對孩子們人文素養的培育。學校有一個圖書館,圖書館完全對孩子們開放,他時常去圖書館借書,從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到金庸的小說,再到各種世界名著,只要是他感興趣的書,他都會借回來不知疲倦地閱讀。也就是這個時期的閱讀,為他將來的閱讀積累和底層文學見識奠定了基礎。

馬伯庸不常回桂林,但他卻從沒遠離過桂林。他說,去年,由他同名小說改編的舞台劇《兩京十五日》在桂林藝術節亮相時,桂林的同學朋友紛紛發信息告訴他,「你人雖然沒回桂林,但作品先回來了。」當時看到這些信息,他的感受就是「衣錦還鄉」。衣錦自不需贅述,重點是「還鄉」,馬伯庸真正將桂林當成了一個家,他很高興自己當年在桂林讀書時汲取的文學養分,現在又通過作品回饋給了桂林,「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想寫桂林的小說 只等一個靈感爆發

讀者見面會上,馬伯庸說他這次回到桂林後,還特意去找了臨桂中學門口的那家米粉店。這不是他第一次找米粉店了,在桂林讀書那幾年,他探訪過八里街的米粉店、嘗試過瓦窯口的米粉店,還吃過當時的臨桂縣城用蛤蚧煮湯的米粉……馬伯庸說,他熟悉桂林,喜歡逛桂林城,喜歡研究這裡的山水和人文。

馬伯庸的《長安十二時辰》帶火了西安,《風起洛陽》讓大家聚焦了洛陽,而馬伯庸將對桂林的喜歡藏在了每一處作品的細節中。他說,在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桂林的影子,尤其是在美食的描摹或者在對歷史底蘊的探索兩方面,都有他被桂林文化滋養過的印證。也許,桂林的讀者可以在小說的吃麵場景中咂摸到嗦粉的暢快,或者在主人公穿山踏水中感受到桂林的山水風韻;甚至在思考作品本身對歷史的探索時,嗅到桂林深厚的人文氣息。

馬伯庸其實一直都在思考著為桂林寫一本小說,而現在欠缺的只是電光石火的靈感。馬伯庸寫作的習慣是,如果要寫一個故事,一定要先進行大範圍詳盡的調研。他在寫《長安十二時辰》時,曾經把長安城市布局的每一坊都製成表格,然後參照典籍,邊讀邊將諸坊的功能、典故、所居名人寫進批註。而要是寫桂林,馬伯庸有一種成竹在胸的感受,倒不是他不需要再研究了,而是他在青春時就已經探索和丈量過這座城市,在成長後又不斷與這座城市互聯。他甚至研究過七星公園、穿山公園的典故,還對劉三姐文化進行了調研。

有了這麼多積累,還承載著這麼多感情,馬伯庸說,現在唯一等待的就是一個靈感,「寫作就是這樣,首先要有大量的閱讀和調研做基礎,然後就等著一瞬間的緣分和靈感爆發。」而這次特意來到桂林舉行讀者見面會,也就是想多找一找桂林這部小說的靈感。

寄語桂林醫學學子 賡續大醫精神

這次讀者見面會上,馬伯庸攜新書《大醫》,和桂林醫學學子們分享了一些關於醫學的故事。

《大醫》緣起於2017年,彼時馬伯庸受邀參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院史館。華山醫院的前身是紅十字會總醫院,是中國紅十字會建立的第一所醫院,院史館裡陳列的史料很豐富,其中的故事也很精彩,卻從來沒有被關注過。馬伯庸直覺這是一個好題材,從那次之後,他就開始針對這方面的歷史進行資料收集和調研,為了寫出符合那個年代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手段,馬伯庸查找、收集、購買了大量出版於民國時期的醫學書籍。

抽絲剝繭的研究給作品提供了詳實的內容,也成就了當天讀者見面會的妙語連珠。見面會上,馬伯庸和桂林學子分享的就是他收集的資料中的「八卦」。這些「八卦」包括了美國百萬富翁的兒子靠最早的呼吸機「鐵肺」從中國輾轉回美國過完自己一生的故事;延安醫生徐根竹解決黃土高坡「吐黃水病」傳染病的事件;徐悲鴻就醫時的飲食記錄;偽造捐獻盤尼西林逮捕令事件等。

《大醫》的題材對於馬伯庸來說是陌生的,這部書橫跨1904年到1950年的中國近代史,在那個年代,中國還有這麼一批有大醫情懷的醫生,他們救國救民於水火之中,而這樣的情懷其實在我們過去三年的抗疫中也深有體會,馬伯庸覺得更應該用作品記錄和傳承這種情懷。更堅定了馬伯庸完成這部作品的,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一段話:「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這些話幾乎和醫學生們入學時必須要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模一樣。馬伯庸意識到,大醫精神古已有之,孫思邈時代就已經有了「為民為國」的意識,傳承至今也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在醫學院校和學子們分享《大醫》時,馬伯庸也對學子們寄予希望,他引用中國紅十字會時疫醫院創始人沈敦和發布在《申報》上的《東三省紅十字會普濟善會啟》幾句話勉勵學子:慨念時艱,傷心同類,我不之援,而誰援耶?

他說,這段話不僅適用於戰爭年代,也是我們每一代醫學學子應該傳承的「蒼生大醫」精神。

來源:桂林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