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丹麥父母領養的中國女孩:我不想找親生父母,但渴望去中國工作

真實人物採訪 發佈 2024-04-06T21:46:12.541647+00:00

我是Kαrinα,丹麥人,純中國血統,中文名余安蘭,現住在丹麥的第二大城市奧胡斯。在我10個月大時,丹麥的養父母,從中國江西一家孤兒院裡領養了我。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694位真人故事

我是Kαrinα,丹麥人,純中國血統,中文名余安蘭,現住在丹麥的第二大城市奧胡斯。

在我10個月大時,丹麥的養父母,從中國江西一家孤兒院裡領養了我。自此我從一個棄兒,擁有了正常家庭,也得到了父母姐姐的疼愛,在丹麥開啟了幸福人生。

上大學時,我特意選了中文專業,希望以後有機會去中國,好好看看這個生我的國家。

2000年1月20日,我生於中國,可能是江西人。我的養父母,在我10月大時,從江西一家孤兒院領養了我。

母親是一名護士,父親是一名工程師,他們是丹麥人。我還有一個大4歲的姐姐,她也是從中國領養的。我倆雖然來自不同的省份,卻都流著中國人的血液。

在我們的印象中,從小到大,父母都待我們如親生的,從來沒有對我們大喊大叫過。

哪怕有時候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們也沒有責備過我們,反而會幫我們找失敗的原因,鼓勵我們再試一次。

在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下,我們姐妹倆特別陽光自信,從不因膚色與人不同而感到自卑。

父母對我們的管教很開明,不會強迫我們做什麼,總是溫柔地告訴我們,去做最好的自己。

我12歲那年,父母才告訴我是從中國領養的,是中國人。他們還說,如果我想去找自己的親生父母,他們也會理解並支持。

其實,我早已意識到自己的與眾不同,但此時我已懂事了,沒有失落,反而非常感激他們把我養大。

為了讓我了解出生地,父母在2012年暑假,帶我到中國參觀小時候生活過的孤兒院。

父母專門前告訴我,因為他們和我膚色不同,當地人很可能會盯著我們看,讓我不要害怕,他們會一直陪在我身邊。

來到孤兒院,我看到這裡的孩子與我膚色相同,但是他們都沒有父母,而且以女孩居多。我想,如果不是丹麥父母領養我,我也會跟孤兒院裡的孩子一樣,沒有父母,沒有人疼。

後來,父母還帶著我去了上海、北京、合肥去看了看。

那時候的上海已經很繁華,放眼望去好多摩天大樓,而且當地很多外國人,可見它當時已經非常開放。

到了北京,發現那裡跟上海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參觀故宮時,感覺那兒好古老,我也漸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

後來,我們又去了江西和安徽的農村。那兒的條件和上海、北京比起來,真是有著天壤之別。不像北京和上海那麼繁華,也沒有那麼多人。但是當地人對我們充滿了好奇,一直圍著我們看,還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語言。

其實那一次,我對中國,以及我生活過的孤兒院,都沒有什麼感覺。雖說我是被領養的孩子,但父母給了我很多愛,所以我根本沒有其他想法。

丹麥是一個平等的國家,也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條件十分優越,我從小在此長大,早已習慣了。

可這裡小孩上幼兒園的費用卻不低,而且每月還會上漲200-300克朗。好在小學到大學實行免費教育,但也會看學習成績,如果成績不錯,還可以申請一筆不菲的獎學金。

雖說是免費教育,學校之間也沒有激烈的競爭,但要想考好,也必須努力才行,而且也有一套考核體制。

丹麥有自已的語言丹麥語,但大多數學校也學習其它語言,在我小學三年級時,開始學習英語,七年級時又開始學習德語。

丹麥是個多元化的國家,也有很多其它膚色的人,所以同學們都沒有對我另眼想看。在他們眼中,我們都是一樣的,學校生活很快樂。

而且在丹麥,收養孩子很常見,我就認識很多被領養的人。當年父母去中國領養我時,還是和別的家庭組團去的。這麼多年,我們之間都還有聯繫。

但因為膚色,我也經常會被問「你來自哪裡?」我只得一次次解釋,我來自中國,現在是丹麥籍人。

丹麥學校每年假期比較多,每到放假時,家人就帶著我和姐姐去其他國家遊玩。

我去過很多國家,像瑞典、西班牙、英國等都去過,到目前為止,一共去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有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遊也確實讓我增長了很多見識。

發現每個國家都有不一樣的地方,包括各種習俗和文化。丹麥和德國接壤,在丹麥我們可以稱呼老師名字,但在德國就不行,必須用姓氏稱呼他們,否則會被視為不尊敬。

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德國的高速公路,竟然沒有速度限制,有人真會一路狂飆。

有一次,坐德國朋友的車,他那天時速開到了240公里,把我嚇壞了。而丹麥的最高時速只有130公里,我哪受得了這刺激,只得喊朋友開慢點。

在丹麥,大多數人都會在高中畢業後休假一年,有些人甚至會休假三年。因為他們不知道高中畢業後想做什麼,他們要麼工作要麼旅行,去尋找自己未來的道路。

2020年,高中畢業後我直接上了大學。因為那會我心裡有了中國夢,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國,想了解中國,想學習中文。

父母知道我準備上大學,並學習中文專業時,他們也很支持我,覺得中國越來越發達,學中文是很好的選擇,何況我也是中國人。

之前沒有接觸過中文,所以要先上一年實驗課,好比是中文水平測試,只有達到標準,才能繼續往下學。如果覺得太難堅持不下去,也可以退學。

中文真的太難了,特別是發音,同一個字,不同的語氣和語調,意思就不同。而且越到後面,難度越大。班裡一開始有34名同學,到現在只有16名同學堅持了下來。

但是上課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氛圍很輕鬆,所以我想堅持下去。

大學生活,除了上課以外,也有很多社交活動,比如相約去喝酒。

丹麥人喜歡喝酒,16歲就允許購買度數較低的酒,比如啤酒。滿18歲後,就沒有要求了,隨便喝。

而且除了開車不能喝酒以外,其他大多數場所都能喝酒,包括火車上、地鐵上,都是允許的。

學校每周五有個「星期五的酒吧」,我們都會來這裡暢飲。我和男朋友就是在酒吧聚會上認識的,當時是導師介紹的,我們聊得不錯,就順其自然成為了男女朋友。

他是德國丹麥少數民族,也會說丹麥語,現在在學日語。但他也對中文非常感興趣,還想著以後有機會,跟我一道去中國。

在丹麥生活久了,覺得丹麥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幾乎沒有犯罪,這可能是跟國家補貼有關。

失業期間,人人都可以領取一筆不菲的失業補助,即便一直不工作,也能領到,還有住房補貼。靠著這筆錢,他們依舊能很好地生活,但容易養出「懶人」。

我生活的奧胡斯是丹麥第二大城市,物價不低,這兒的平均工資每月約為3萬元,所以一斤豬肉50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丹麥不光教育免費,只要是公立醫院,都免費。但是有一個前提,得提前預約,除非是急診。不過排隊一個月也是有可能的,等不及找私人醫生的話,費用就會非常貴。

我今年23歲了,很感恩從來沒有被區別對待,雖然我看起來「與眾不同」。

現在我能運用所學的丹麥語、德語、英語,還有中文,與世界各地的人順利交流,因此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經常有人問我,想不想去中國尋找親生父母,其實我不想。中國有句古話:「養恩大於生恩」,我更感激我的養父母。再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他們對我來說,跟陌生人沒有區別。

但有時我還是很想知道他們長什麼樣,我和他們長得像嗎?

很感謝丹麥的父母能收養我,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會接受這麼好的教育,也沒有機會去到世界各地。

雖說我骨子裡是一個中國人,但畢竟這麼多年都在丹麥,我早已習慣了。

但我對中國的文化和環境,真得感到很好奇,學習中文也是為了去了解中國。

23年以來,我僅僅去過一次中國,但這幾年,隨著到世界各地遊走,也從別人嘴裡了解過中國,所以對中國越來越嚮往,嚮往那裡的美景、美食與人文。

一想到中國,就會想到了紅色的五星紅旗(也是我最喜歡的顏色)、茶、桌球、煙花和太極。也許這有點老套,但這是很多丹麥人立馬會想到的。

中國豐富的文化、各種傳統節日聽起來也很有趣,我對此充滿了好奇。

如今,我讀大學已經三年了,2024年大學畢業以後,我會能找一份跟中國有關的工作,也很想去中國工作一段時間。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再次踏進生我的中國,做一名連接丹麥和中國友誼的民間使者。


【口述:Kαrinα】

【編輯:夢希望】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