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建設需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石

中國教育報 發佈 2024-04-07T00:55:59.369306+00:00

兩會策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系列評論之三教育承載著無可替代的全鏈條人才培養和初始人力資源批量供給的重任,同時又以科學研究等重要功能的發揮,扛起國家重大科研平台建設和科研成果產出的半壁江山,因而是「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工作母機和重要基石。

兩會策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系列評論之三

教育承載著無可替代的全鏈條人才培養和初始人力資源批量供給的重任,同時又以科學研究等重要功能的發揮,扛起國家重大科研平台建設和科研成果產出的半壁江山,因而是「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的工作母機和重要基石。在「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新征程上,教育必須優先實現高質量發展,如此才能發揮支撐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基礎性、支撐性戰略基石作用。

建設教育強國,在發展方向的基本遵循上,需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充分體現目標導向、需求導向、發展導向。新世紀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相較於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我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自主培養尚任重道遠。全民文化和科學素養的提升、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的疊代升級、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長等,都需要整個教育系統堅持不懈努力,尤其要在優化提升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方面創新作為,以充分發揮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

建設教育強國,在發展理念的持續革新上,需要更加注重公平基礎上的卓越和優異。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價值。而教育的卓越和優異程度,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能達到的高度。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促進教育高水平公平發展的同時,需要更加注重教育資源配置和教育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培養造就一批學有專長的拔尖創新人才,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引領創新型國家建設。

建設教育強國,在發展機制的具體落實上,要進一步統籌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學校需進一步打開辦學的圍牆,積極尋求社區、產業界、科技界的支持,讓教育更多地在真實世界中發生。例如,多方面創設條件,讓中小學生通過真實體驗形成初步的職業認知和生涯規劃;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學校將產業界、科技界的真實需求轉化為學校人才培養的資源和目標,並發揮學科專業所長,為在職人員知識結構和技能的疊代升級提供增值性的繼續教育培訓等。

建設教育強國,在核心功能的全面發揮上,還要在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外,進一步激活國家科技創新重要平台和高層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教育機構,尤其是高等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的主體功能之外,還承載著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合作等多種功能。長期以來,教育系統尤其是高校在國家科學研究項目、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重大科研成果產出等方面撐起了半壁江山。在科技強國建設進程中,教育系統尤其是高校需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進一步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承擔重大科研項目、探索全新科研機制、強化有組織科研攻關等方面有更大作為。

在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國際大環境下,高校有必要進一步發揮作為國家和區域高層次人才集聚的蓄水池作用,敞開胸懷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人才,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發展階段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成為人才安居樂業的驛站和人才集聚的新高地,更好地服務支撐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戰略的實施。

董秀華(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