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讓我越唱越年輕!李滄區老年大學京劇旦角班裡的三對「姐妹花」

青島早報 發佈 2024-04-08T02:15:36.962164+00:00

李滄區老年大學的京劇旦角班有34名學員,這些平均年齡60歲的女學員們,基本上都是從零基礎開始學京劇。

李滄區老年大學的京劇旦角班有34名學員,這些平均年齡60歲的女學員們,基本上都是從零基礎開始學京劇。她們當中有的已經跟著老師學了三四年,有的才剛剛入門,雖然水平不盡相同,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非常喜歡京劇藝術。她們有著60歲的年紀、50歲的面容、40歲的心臟、30歲的熱情。她們用歌聲和舞姿為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加點料」。在京劇旦角班裡,還有三對「姐妹花」學員。

全班34名學員3對「姐妹花」

60歲的王斌和65歲的姐姐王琪,就是班裡的一對「姐妹花」。「我媽媽和姥姥喜歡聽京劇,從小受家庭的薰陶,我也喜歡跟著聽京劇。我退休後姐姐拉著我一起報名了老年大學的京劇旦角班,每次上課我都和姐姐一起去,老師教的動作和唱腔,我們倆會在課後互相交流。」王斌告訴記者:「《梨花頌》是我們開班練唱的吊嗓曲,可是僅僅一個梨字,要找對京劇正確的發音位置,按照老師要求準確吐字行腔,我斷斷續續練了兩個學期,這真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啊! 我們姐妹倆根據自己的嗓音和愛好,分別學唱不同的京劇流派,姐姐學唱程派,我學唱梅派,過年的時候家裡聚會,我和姐姐也會唱上兩句助助興。」

班裡的另一對「姐妹花」是61歲的班長單彬。在姐姐的帶動下,她也報名學起了京劇。在單彬看來,唱京劇跟唱歌有很大不同,學習京劇要每天練聲。「咿……呀……要找准這兩個音的發音位置,我摸索了兩年多,要找到共鳴音,用好腹式呼吸。」單彬一邊唱一邊給記者講解京劇的發聲原理。「第一次帶妝演出的時候,同學們都特別興奮,感覺自己美美噠,戴上各種頭飾,感覺自己像是變了一個人。」單彬笑著說。

在報名京劇班之前,單彬學過健身舞、瑜伽和太極拳。「退休後什麼都想嘗試一下,以前對京劇並不了解,自從學了京劇後是越學越喜歡,越聽越愛聽,收穫非常大。」單彬告訴記者,她們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曾經參加過青島電視台的春晚,學校校慶的時候,她們班獻上了精彩的表演。從傳統曲目《貴妃醉酒》《穆桂英選段》,到現代曲目《詠梅》《中國脊樑》,大家都能夠駕輕就熟。

「唱京劇還可以美容養顏」

每天早晨6點半左右,在李村公園一角,旦角班的十幾位同學會相約一起練聲。「如果不練聲的話,唱高音的時候就上不去了,所以要天天練,學習京劇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期,比如找不到音準,咬字不在位置上,唱不好韻味就出不來,這時候考驗大家的是韌勁,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突破瓶頸。」參加練聲的單彬告訴記者,除了每天練聲外,手上、腳上的動作也要每天練習,不練的話動作會變得僵硬。自從學習京劇,單彬覺得自己變化很大,「很多朋友說我變年輕了,我說這是學唱戲的結果。有時候唱完一段京劇曲目,全身都會放汗,比跑了三圈還要累,但感覺渾身通透。我覺得自己越唱越年輕,對我來說,唱京劇還能起到美容的效果。」單彬笑著說。

因為喜歡,所以熱愛,旦角班的每個人除了喜歡京劇,都還有著各自不同的愛好。除了喜歡京劇,王斌還喜歡詩詞,她報名了老年大學的詩詞班,還經常在校刊上發表作品,是班裡公認的才女。在學京劇過程中,王斌把詩詞班老師提到的「詩詞典故」與京劇的唱詞念白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這極大地鼓舞了她的學習勁頭。她告訴記者,張派名劇《西廂記》裡崔鶯鶯唱詞「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翔。問曉來誰染得霜林絳?總是離人淚千行。」就是元朝王實甫原著《西廂記》名句「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京劇《龍鳳呈祥》洞房一折中孫尚香唱詞「昔日梁鴻配孟光」來自「舉案齊眉」成語典故,窮書生梁鴻取富家女孟光,放棄富裕生活隱居山野,而孟光給梁鴻送飯時,總是把托盤舉至齊眉高的故事。京劇唱詞念白中,此類詞句不勝枚舉。「京劇旦角班的學員會經常湊在一起互相交流,練習老師教的台步,我還特意買了自拍支架,專門用來給同學們拍照,大家在一起練練嗓,複習一下老師教的動作,感覺心情特別好。」王斌說。

來源|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