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100億隻野兔泛濫,引發危機,當地人為何沒人吃?

混沌錄 發佈 2024-04-08T14:16:35.373476+00:00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野生動物可以在澳大利亞境內自由地生長,但這也意味著數量會逐漸不受控制。曾經,澳大利亞還因為100億隻野兔泛濫而引發了危機。野兔的入侵近些年來,多種非本土的生物在我國各地持續生長蔓延,對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此也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野生動物可以在澳大利亞境內自由地生長,但這也意味著數量會逐漸不受控制。


曾經,澳大利亞還因為100億隻野兔泛濫而引發了危機。



野兔的入侵


近些年來,多種非本土的生物在我國各地持續生長蔓延,對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由此也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然而,放眼世界就會發現,非本土生物的入侵問題有著很長的歷史,可以說是由來已久。


並且尤其以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為最受侵害。


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與舊大陸之間的交流開始於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就像是一座孤島,在島上有著他們本土的物種生態環境。


而這一切都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有了變化。


最初澳大利亞、美洲大陸與舊大陸之間的物種交流是一些馴化程度比較高的動物和植物。


比如如美洲印第安人馴化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番茄、陸地棉等農作物和舊大陸的小麥、大豆、甘蔗及一些牛、馬等馴養動物。


這些物種的廣泛傳播使各大洲共同分享了人類文明成果,促進了全球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


後來,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接納了越來越多的歐洲移民,許多新物種也隨之而來。



但是他們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還有一些列的問題,包括生態問題。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在美洲,印第安人在殖民化的過程中人口持續下降,歷來都認為是殖民者對他們無情的殺戮導致的。


然而,研究表明,主要的原因其實是隨著歐洲移民所帶進來的疾病,那些從未出現在美洲大陸和澳大利亞的疾病。


在那裡的本土居民由於缺乏對於鼠疫、天花和麻疹等來自舊大陸的疾病的抵抗力,從而導致了病毒的大流行,這才造成了本土居民人口的銳減。


而遭受移民災害的不僅是本土的居民,更有本土的動物和植物。


在澳大利亞和美洲大陸存在的非本土生物種類不勝枚舉。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本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


這些生物的入侵方式或途徑多種多樣。


而從人類的主觀意願上來說,可以分為主動和偶然兩種。


主動就是主動將外來生物引進,可能是為了經濟交流,比如豬、馬和一些農作物。


又或者是想帶一些故土的事物過來,解一解思鄉之情。


還有就是純粹地為了娛樂或者觀賞,再或者就是為了用來捕獵。


比如引進紅狐狸還有許多種鳥類等等。


最早地引起人類廣泛關注的非本土生物入侵——澳大利亞的野兔災害就是因為上述的兩個原因而被引進。


其實,在澳大利亞原來是沒有兔子這種生物的。


兔子的到來,多虧了一位自作聰明的英國人——托馬斯·奧斯汀



托馬斯是個英國人,但是,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來到了澳大利亞,當時的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


托馬斯·奧斯汀是「維多利亞環境適應協會」的一名成員。


1859年的冬天,他決定在他溫切爾西的土地上進行一場聖誕狩獵。


溫切爾西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吉朗城附近,在墨爾本的西邊。


對故國生活的留戀和對狩獵的貪念導致了一場史上最大的生態災難。


這也讓世界各地的移民者意識到,引進他們熟悉的動植物物種以讓新環境變得更像自己的故國是行不通的。


為了能讓自己的狩獵活動變得更有趣,也更貼近故鄉,他決定從老家英國弄一些那裡的動物來進行獵殺。


所以他讓侄子運來了不少鷓鴣、野雞等動物。



而野兔也在其中。


其他動物都不會對澳大利亞本土的生物構成什麼威脅,當時的人也沒有想到,野兔居然會招來災難。


托馬斯根本不認為那些兔子有什麼問題,他還非常期待野兔的到來,因為他們跑得非常快,做獵物十分有趣。


就是這些有趣的兔子,闖下了彌天大禍。


都怪它們太能生了,繁殖起來速度異常地快。


托馬斯最初是讓侄子運來了24隻兔子,但是到了1861年他給別人寫信的時候,信中提到的兔子數量已經高達幾千隻。



幾千隻是個開始,兔子很快就泛濫成災了。


1866年,僅奧斯汀的領地上就獵殺了1.4萬隻兔子。


因為他獵殺了他土地上兔子的所有天敵一老鷹、白頭鷹和貓,兔子肆無忌憚,到處繁衍。


兩年後,他的農場周圍方圓3120平方英里(808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所有耕地都被兔子破壞得寸草不生,不得不放棄耕種。


到了1886年,兔災已經向北蔓延到了昆士蘭州。


再到1900年,被波及的地帶長達3000英里(4800公里),橫跨沙漠直至西澳大利亞州和北領地。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外來哺乳動物都沒有兔子在澳大利亞的遷徙和繁殖速度快。


相比之下,1066年,兔子由諾曼人引入英格蘭南部,直到1950年,它們才向北遷移了300英里(500公里),到達了蘇格蘭。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澳大利亞這片土地的兔子數量居然已經到達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相信的數字——100億!



也就是說,用澳大利亞的面積來算,每平方英里就會有三千隻兔子在哪生活。


從此看來,澳大利亞基本上已經遍地都是兔子了,不是騎在羊身上,而是騎在兔子身上了。


兔子是生物,它是需要進食的,要供給一百億兔子不停地吃,哪怕是整個地球也總有一天會被啃光,更何況是區區的澳大利亞。


很快澳大利亞能吃的草基本上都被啃光了,這也導致了許多植物都被兔子吃滅絕了。


兔子吃飽了,其他是草動物就沒得吃了,澳大利亞的本土食草動物爭不過兔子,餓死的餓死,許多也被餓到滅絕。


本土的動物滅絕了,土地也要保不住,沒有了植物根系加固土地,很快土地便開始沙漠化。


而由於兔子在澳洲的「肆意妄為」,導致了澳大利亞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畢竟,澳大利亞最出名的產業之二,便是農業和畜牧業。



就從動物對於牧草的需求來說,這一百億隻兔子要吃的草,能夠養活十億隻羊。


這對於牧羊大國澳大利亞來說,可是一筆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對於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澳大利亞來說,所蒙受的經濟損失實在難以估量。


據1964年統計資料,該年度全澳出售兔皮、肉雖收入近100萬澳元,但因兔災而減少的農牧業收入卻是數十倍於此。


那麼,為什麼歐洲的兔子在他們老家的時候還安安分分,沒有掀起半點風浪。


怎麼反而到了與世隔絕的澳大利亞就闖出了潑天大禍呢?


因為澳大利亞環境好啊,澳大利亞的養羊事業極其發達,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水草是十分豐茂的,適宜羊群的棲息。



兔子和羊一樣,都是吃草的,既然適合羊群生活,那麼對兔子來說這也是一個極佳的家園。


草地豐茂,因此土質也十分地好,地質很疏鬆,所以適合兔子打洞,這樣就可以擁有很多巢穴。


最為重要的是,澳大利亞就是一座「孤島」,它在五千萬年以前就和地球上的其他大陸分離了,所以他沒有和任何一塊大陸接壤,而是被大海包圍著。


這也意味著澳大利亞基本沒有辦法和其他大陸聯繫,那麼生活在其他大路上的動物,如狐狸、鷹、狼之類的就不會在澳大利亞出現。


而這些恰好都是兔子的天敵。


沒有了天敵,兔子繁衍起來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野兔不僅自己繁衍起來肆無忌憚,它們還不停地擠占澳大利亞本土物種的生存空間,與它們競爭生存的棲息地和賴以存活的食物。


當地經過很長時間建立起來的自然生態平衡受到破壞,最終導致了巨大的生態災難。


澳洲大陸大部地區的水土保持能力急劇下降,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現象日益嚴重,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


這場遏制兔子瘋狂生長的大戰在澳大利亞一觸即發。



人兔大戰


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兔子危機已經讓每個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


但是政府卻那這些野兔沒有辦法,他們實在是治不了啊。


不管用什麼招數,都像是給兔子大軍撓痒痒,根本傷不到分毫。


甚至當時還有政府在報紙上刊登重金懸賞殺兔子大法的廣告,獎金高達2.5萬英鎊。


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一筆很大的財富了,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誰知道這巨額的獎金也沒有換來兔子被消滅,可想而知這一百億野兔是多麼讓人頭疼。


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澳大利亞試了各種消滅兔子的方法:拿槍突突、挖陷阱、下夾子、 投毒藥。


他們還試過用火燒或用煙燻兔子窩,或者把雪貂放進洞裡,好把兔子趕出來。


到1883年,根據新南威爾斯州出台的《防兔公害法案》,就算是一名兒童也會因為放走一隻家兔而遭至六個月的牢獄之災。



1907年,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終於建成一條長達715英里(1150公里)的防兔籬笆。


它北起克羅德倫角,南至飢餓船港。


之後又有兩條籬笆建成。


但這並非一個萬全之策,籬笆一邊可能成千上萬的兔子堆成堆,另一邊一隻也沒有,如果從天空往下看,可以發現籬笆兩邊植被生長情況明顯不同。


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兔子它會挖洞啊!


而且兔子似乎還學會了翻籬笆。


此外,獵兔者和兔皮商人之間完整的貿易鏈開始形成。


當今澳大利亞橄欖球聯盟的俱樂部之一一「兔子聯盟」,其名字就源於當年兔皮商在鎮子上走街串巷的吆喝聲。



事實上,因為兔皮和兔毛的潛在商業價值(尤其是用於製作「亞古巴」帽),將它們趕盡殺絕的呼聲常常因此受到干擾。


許多方法都不奏效,但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也搞得一團糟。


幾十年以來,人們發現物理的方法對待瘋狂繁殖的兔子已經完全不奏效了,於是科學家們便不停地做實驗,希望能夠用生物戰來對付肆無忌憚的野兔。


寄希望於疾病讓兔子能夠病死,並且不停地傳染,從而達到徹底消滅野兔的目的。


於是這就催生出了1950年代的兔黏液瘤病



當時,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將兔黏液瘤病放到了蚊子身上使得其攜帶。


蚊子會吸兔子的血,這樣病毒就被傳染到了兔子的身上。


這個病毒對於兔子來說是很致命的,而且傳染性極強,在兔子群當中傳播得很。


當時兔子的死亡率就差0.01%就達到了百分之百,可以說這個方法是相當成功的了。


經過兩年的推進,澳大利亞的兔子大約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兔子種群都被這種病毒所消滅。



困擾澳大利亞人近百年的兔災終於被控制住了。


該方法一度效果很好,顯著減少了兔子的數量,但是未能持久。


因為這個辦法主要是依靠蚊子來將病毒傳播出去。


但是澳大利亞總有蚊子難以繁殖的地方,但是不巧的是,那裡有很多兔子。


就這樣,這些倖存下來的兔子還奇蹟般地對於這種病毒有了抵抗力,又開始快快樂樂地進行繁殖工作。


就這樣,兔子的數量就又急劇攀升了。


根除兔子的主張者認為,用來控制野兔的最有希望的新型生物製劑是RCV (兔子萼狀病毒),它被認為是一種新的病毒,而且已經殺死了中國和歐洲人工飼養的兔子。


在其初級階段,這種病毒已經殺死了90%以上被感染的兔子。



在實驗室里,它可以在感染後很快就殺死兔子。


此外,將31種不同的土生物種暴露於這種病毒,結果表明,它似乎不能感染非目標動物。


但是,有關這一點的確定性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質疑,他們擔心,投放這種病毒是「一種不可控制和不可預測的」生物試驗;擔心它可能最終跨越物種之間的障礙,特別是當它變異成一種不同形式的病毒之後。


他們還擔心兔子最終將會產生對這種病毒的抵抗性,就像它們過去對黏液瘤病產生抵抗性一樣。


但是科學家也沒放棄,繼續研究新的生物製劑。


1990年代,他們開始鼓搗兔出血症病毒。



如今搞病毒實驗是個很危險的事兒,因此科學家到遠離南部海岸的一個島上鑽研去了,以降低病毒泄漏並傳播到本土的風險。


果不其然,接下來便發生了幾乎無法掌控的事情。


在1995年,該病毒泄漏並傳播到了本土。


生命再一次掙脫了束縛,這回是搭了蒼蠅的便車。


只不過這次,科學家們突然驚奇的發現,好像這種病毒,真的有用。


在此後的20年裡,南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再次下降,當然,這只是短暫的下降,最後,兔子大軍又擁有了免疫能力,數量再度回升。


既然澳大利亞的野兔有那麼多,那麼難以消滅,為什麼人們不用吃這個方法呢?


在我國,有許多地區都酷愛吃兔肉,特別是川蜀之地,冷吃兔、麻辣兔腿、紅燒兔頭……兔肉美食數不勝數。



但是在澳大利亞他們卻沒有吃兔肉這個愛好,對於澳洲人的烹飪體系來說,兔子肉是一種很難處理的肉類,所以他們並不愛吃。


但事實上經濟大蕭條時期,兔子肉常是澳洲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這說明,只有到了不得不吃的時候,澳大利亞人才會選擇兔肉做食物。


更何況,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對於一百億野兔這個數目來說,他們吃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兔子繁殖的速度。


除了澳大利亞的野兔之災,在世界範圍內,因為物種入而釀成的禍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這種種事例告訴我們,防止外來生物入侵是多麼的重要。



保護生態之責任


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如果受到人為的破壞,作為自然界主人的人類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懲罰,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由此想到,我國目前許多地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致使生態平衡失調,這就潛伏著巨大的生態危機。


例如,森林的破壞,會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草原銳減,最後對草食動物的生存產生巨大的威脅。



又如野生動物的濫遭捕殺,鼠類天敵的瀕臨滅絕,最後導致鼠類活動的異常猖獗,目前在全國許多地方不是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人鼠之戰」。


為此,我們一定要人人都行動起來,都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平衡。


不要隨意購買外來物種,如若購買應自行豢養,不能夠隨意放生,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近幾年來,新聞上經常能夠看到那些買了外來物种放到河裡放生的所謂的「善行」,殊不知他們本來想行的善,反而是鑄就了大錯,做了大惡。


讓本土的動植物都被外來的生物擠占生存的空間,到最後反而遭至了滅絕,可謂是慘絕人寰。



參考資料


《野兔入侵澳大利亞》


-END-


作者:妍開


編輯:朵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