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發佈 2024-04-08T15:58:44.960275+00:00

作為中國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20年代泥河灣等地考古工作算起,河北考古也走過了百年曆程。一代代河北考古人紮根燕趙大地,接續奮鬥,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重要發現層出不窮,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為中國考古學的科學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作為中國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20年代泥河灣等地考古工作算起,河北考古也走過了百年曆程。一代代河北考古人紮根燕趙大地,接續奮鬥,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重要發現層出不窮,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為中國考古學的科學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2021年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組織開展「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活動由河北省文物局指導,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主辦,經全省各級考古專業機構推薦,學會常務理事投票、專家評議、社會公示等程序,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專業」的評選原則,推選150項「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入圍項目,最終選定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等100項「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舊石器時代 6項

泥河灣遺址群

涉縣新橋遺址

平山水簾洞遺址

承德四方洞遺址

玉田孟家泉遺址

遷安爪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21項

武安磁山遺址

永年鄧底遺址

永年石北口遺址

磁縣界段營遺址

磁縣下潘汪遺址

正定南楊莊遺址

徐水南莊頭遺址

易縣北福地遺址

曲陽釣魚台遺址

容城午方遺址

康保興隆遺址

尚義四台遺址

崇禮鄧槽溝梁遺址

蔚縣三關遺址

三河孟各莊遺址

遷西西寨遺址

遷安安新莊遺址

陽原姜家梁墓地

任丘啞叭莊遺址

唐山大城山遺址

灤平後台子遺址

夏商時期 19項

磁縣下七垣遺址

磁縣南城遺址

邯鄲澗溝遺址

武安趙窯遺址

邢台葛家莊遺址

邢台曹演莊遺址

邢台東先賢遺址

臨城古魯營遺址

贊皇南馬遺址

藁城台西遺址

唐縣北放水遺址

唐縣淑閭遺址

定州北莊子墓地

肅寧後白寺遺址

大廠大坨頭遺址

懷來官莊遺址

承德雙峰寺遺址

灤州後遷義遺址

唐山古冶遺址

兩周時期 18項

趙邯鄲故城遺址

趙王陵

邯鄲林村墓群

邯鄲百家村墓地

邢台南小汪遺址

元氏西張村遺址與墓葬

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

行唐故郡遺址

滿城要莊遺址

易縣七里莊遺址

徐水大馬各莊墓群

易縣燕下都遺址

燕南長城遺址

容城南陽遺址

宣化白廟遺址

懷來北辛堡墓地

興隆副將溝遺址

灤平梨樹溝門墓群

秦漢時期 8項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鹿泉高莊漢墓

定州漢墓群

滿城漢墓

雄縣古州城遺址

安平逯家莊壁畫墓

獻縣漢墓群

黃驊郛堤城瓮棺墓群

魏晉北朝隋唐時期 13項

鄴城遺址

磁縣北朝墓群

內丘南中馮遺址

邢窯遺址

南宮後底閣遺址

隆堯唐祖陵

贊皇西高李氏家族墓

平山崔氏家族墓

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曲陽修德寺遺址

曲陽田莊大墓

曲陽王處直墓

黃驊大左莊鹽業遺址

宋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 15項

磁州窯遺址

大名府故城遺址

鉅鹿故城遺址

井陘窯遺址

井陘柿莊壁畫墓

石家莊後太保史氏家族墓地

定州淨志寺與淨眾寺塔基

定窯遺址

滄州舊城遺址

黃驊海豐鎮遺址

宣化下八里遼金墓

張北元中都遺址

沽源梳妝樓墓地

崇禮太子城遺址

唐山東坑坨Ⅰ號沉船遺址

此次入選項目,有以下六個方面特點:

一是涵蓋時代全,從入選項目主要內涵的年代來看,舊石器時代6項,新石器時代21項,夏商時期19項,兩周時期18項,秦漢時期8項,魏晉北朝隋唐時期13項,宋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15項,時間跨度從170多年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至20世紀初葉,充分展現了河北地區近二百萬年綿延不斷的人類文化發展歷程。

二是分布地域廣,入選項目幾乎遍及全省各市,形成了廣闊的重要文化遺產空間布局。其中,保定、邯鄲、石家莊、張家口、邢台等地區都在10項以上,相對而言這些區域重要考古發現更為密集,體現河北地處中原與北方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區位優勢,歷史底蘊深厚。

三是考古遺存類型豐富,聚落、城址、墓葬、長城、寺廟址、瓷窯址、冶鐵址、古沉船、鹽業遺址、行宮遺址等種類繁多,體現了河北地區多樣的文化遺產構成。

四是先秦時期遺址占比較大,新石器時代遺址21項,夏商時期19項,兩周18項,三者合計占半數以上,彰顯反映了河北考古在人類起源、農業起源、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等領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五是擁有大量在中國考古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重大發現,比如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燕下都遺址、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滿城漢墓、鄴城遺址及磁縣北朝墓群等不僅在河北考古中極為突出,並已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成為中國重大考古發現的典型代表,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六是不少文化遺存內在關聯性強、具有系統性內涵,像泥河灣遺址群實際上包含了馬圈溝、小長梁、侯家窯等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下七垣、南城、北放水等遺址與先商文化有關,燕下都、靈壽城、邯鄲城等在東周史上聯繫密切,滿城漢墓、高莊漢墓、定州漢墓群等組成漢諸侯國高級別墓葬群,鄴城與周邊的北朝墓群等聯繫緊密,定窯、邢窯、磁州窯等組成中國北方地區極有代表的瓷窯址群等等,這些相關發現具有明顯的組團效應,類似群聚式的重要發現內容體現了明顯的地域特色,集中反映了燕趙地區特色的文化風采。

此次入選的100項河北重要考古發現,反映了河北考古在探尋中華文明起源、還原歷史發展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燦爛成就中的重要貢獻。下一步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將創新工作理念,豐富活動內容,展現學會工作特色,繁榮考古學術研究,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不斷拓寬工作領域,完善學會功能,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樑與紐帶作用,服務全體會員,團結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凝聚共識匯聚力量,肩負切實保護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一是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積極主導或參與「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工程、項目,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調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規划水平;圍繞東方人類探源、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垻上地區農業起源等重大課題專項攻關,切實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鮮明辨識度的河北文化標識,全面展示河北歷史文化深厚內涵和獨特價值。二是推進考古成果研究、闡釋,加強出土文物和遺址等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講清講透其中蘊含的河北文化基因,呈現的中華文明脈絡;以考古發掘現場考古成果展示互動為基礎,通過我會豐富的考古成果和學術資源與圖書館、博物館等成熟、系統地活動平台相結合,拓展線上公眾考古講座活動和新媒體傳播新局面,推進考古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科普性讀物。講好河北故事、中國故事;引出學術性,讓受眾人群領略到文物考古成果價值,發揮考古知識對增強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積極搭建交流平台,努力推動學術交流和業務協作。今後學會工作要配合全省考古工作的中心任務和重大學術課題,組織不同規模、不同議題、形式多樣的學術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培訓班,促進學術探討和交流,提高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和學術水平。充分發揮學會橋樑樞紐作用,加強與其他省(市)考古院所、科研院校的合作,積極參與跨省市考古項目,提高河北考古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我會將立足河北文物考古資源的獨特優勢,深刻揭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厚植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認同,助力民族復興,貢獻河北文物考古力量。我們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

河北省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精彩回顧

泥河灣遺址群

舊石器時代遺址群。主要分布於張家口市陽原縣桑乾河兩岸的廣大區域。1921年發現,已有百年的考古工作史。2001年泥河灣遺址群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泥河灣考古在百年曆程中湧現出多個輝煌的時刻。1921年泥河灣層被命名。1965年發現第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1974~1979年侯家窯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發掘,出土豐富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發現「許家窯人」化石20件。1978年泥河灣盆地東端發現小長梁遺址,將盆地內古人類活動的歷史追溯至百萬年前等等。經過100年,尤其是最近30年來的辛勤耕耘,包括小長梁、東谷坨、許家窯—侯家窯、虎頭梁等近300百處古人類活動遺址被發現。

泥河灣遺址群數量多、分布密集、延續時間長,是東亞地區文化序列最完整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區域。自170多萬年至1萬年間,古人類演化關鍵階段都有重要遺址發現,文化遺物豐富、類型多樣,石製品、動物化石、骨製品、裝飾品等超過10萬件。馬圈溝遺址提供了東北亞地區最早人類生存的確切證據。侯家窯遺址發現珍貴的早期智人化石。於家溝遺址發現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重要材料。區域內小石器技術自170餘萬年延續至3萬年前後,不同階段遺址構建起近乎完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序列,成為探索東亞地區人類起源演化的經典地區,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入選「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1978年裴文中院士等在泥河灣侯家窯遺址

泥河灣馬圈溝遺址古人類餐食大象遺蹟

泥河灣馬圈溝遺址石製品

泥河灣於家溝遺址遺物

武安磁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位於邯鄲市武安市磁山村東南1000米處的洺河北岸台地。1972年發現,1973年試掘,1976~1978、1985~1988、1994~1998年多次發掘。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遺址發現房址、灰坑、窖穴、灰溝、遺物組合堆等遺蹟,屬於一處生活聚落址。長方形直壁窖穴具有典型特徵,部分底部發現豐富的粟和黍,使人工栽培粟和黍作物時間大大提前,該遺址因此被譽為「世界粟的發祥地」。「組合物」遺蹟頗為獨特,往往由集中擺放的磨盤、磨棒、盂、支架、小口壺、三足缽、深腹罐、石斧、石鏟等組成,可能與祭祀活動相關。遺物包括陶、石和骨角蚌等,分為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居多。代表性陶器有直壁筒形盂、鳥頭形支腳、三足缽、深腹罐、小口長頸壺等。石器以鞋底狀四足石磨盤與磨棒、舌狀石鏟、石斧最為典型。動物骨骼豐富,存在家雞、家豬、家犬等骨骼。家雞骨骼是已知中國最早的家雞,「世界上已知記錄最早者」,將家雞在中國馴化的年代提前到公元前5400年以前。

磁山遺址代表的磁山文化是第一處以河北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是華北地區首次確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將新石器時代遺存的年代上溯至8000年前後,形成了「磁山—仰韶—龍山」比較完整的文化序列。粟和黍的發現,家雞、家豬骨骼等,對農業、家禽、家畜的起源和早期發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磁山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武安磁山遺址發掘場景

武安磁山遺址陶器

武安磁山遺址陶盂與陶支腳

易縣北福地遺址

新石器時代早期至遼金時期遺址。位於保定市易縣高村鎮北福地村南的中易水北岸台地上。1985年發現並試掘。1997、2003~2004年發掘。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福地遺址包含新石器時代、商周、戰國、漢代、遼金等時期遺存。其中新石器時代遺存最為重要,分為三個階段。北福地一期遺存距今8000~7000年,發現有灰坑、半地穴式房址和祭祀場地。陶器群皆夾雲母陶,器型主要是直腹盆和支腳兩種,引人矚目的是利用陶器底部或腹部雕刻製成近似人面大小的陶製面具。石器有斧、鏟、刀、磨棒和磨盤等。北福地二期遺存距今7000~6500年,內容豐富,發現灰坑、半地穴式房址等,陶器以夾砂雲母紅褐色陶為主,其次為泥質紅陶和灰陶,器型主要有圜底釜與支腳、紅頂缽、小口雙耳壺等,石器有生產用的斧、鏟、刀等。北福地三期遺存屬仰韶時代晚期,發現有灰坑,陶器有夾雲母黃褐陶、泥質陶和少量彩陶,器型有高領罐、斂口缽等。此外,北福地遺址商周時期遺蹟有灰坑、灰溝,陶器以夾砂褐陶或灰褐陶為主,器型有高領花邊鬲、甗、弧腹缽等,屬於圍坊三期文化遺存。

北福地遺址具有多方面的價值。依託該遺址材料命名了北福地一期文化和北福地二期文化,填補了史前區域文化類型空白。提供了確切地層關係的史前考古學文化編年系統,對冀中地區史前文化編年序列具有標杆性作用。揭示出一處比較完整的史前村落遺址,對於探索太行山東麓北部新石器時代聚落結構、人地關係等提供了科學資料。發現了一批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史前宗教或巫術假面面具以及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史前祭祀場地,為探索史前宗教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關鍵價值。另外還豐富了圍坊三期文化等的資料。入選「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易縣北福地遺址新石器時代陶器

易縣北福地遺址新石器時代祭祀場出土石器

易縣北福地遺址新石器時代祭祀場出土陶器

易縣北福地遺址新石器時代陶刻人面具

磁縣下七垣遺址

夏商時期遺址。位於邯鄲市磁縣時村營鄉下七垣村西南,南臨漳河。1966年發現並挖出商代青銅器,1974~1975年發掘。1982年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下七垣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出土遺存主要分為三期。第一期為二里頭文化時期,遺蹟有灰坑、房址、陶窯等。陶器多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器物有薄胎細繩紋鬲、甗、罐形鼎、堆紋罐、深腹罐、高柄豆、盆、杯、盂、器蓋等,並有少量斝、爵等酒器。罐類器物口部多有花邊裝飾。石器有鐮、鏟、斧、錛、鑿、鏃、穿孔石刀等,骨器有笄、鏟、錐、鑿、刀、鏃、卜骨,並發現有銅鏃。第二期為商代中期,遺蹟有灰坑、地穴式房址、陶窯等。陶器有鬲、甑、深腹罐、瓮、簋、假腹豆、粗把豆、盔形器等。石器有鏟、鐮、刀、斧、鏃等。骨器有鏟、錐、刀、笄等,並出土卜甲。銅器有鑽、刀、鏃等。第三期為商代晚期,遺蹟有灰坑、陶窯、牛葬坑,陶器有鬲、罐、壺、甑,另外有石器、骨角蚌器以及卜骨。墓葬23座,皆為土坑豎穴墓。器物組合以鬲、簋為主,少量墓葬有爵、觚等酒器,時代為商代晚期,部分墓葬可至西周早期。本期遺存還包括1962年發現的青銅器,種類有鼎、簋、尊、觚、爵、卣,部分銅器上有啟、受等銘文。

下七垣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層位關係清晰,對商系文化序列建構具有標尺性作用。學界負有盛名的下七垣文化即得名於下七垣遺址第一期遺存,為探索商文化的起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並被多數學者徑直稱作先商文化。下七垣遺址商代中期遺存特徵明確,是冀南地區典型的中商文化遺址。晚商階段出土大量青銅器,是冀中南地區發現晚商青銅器較多的地點,顯示出遺址等級較高,不僅豐富了殷墟文化內涵,對於探索商代晚期的政治地理格局也具有顯著意義。

磁縣下七垣遺址先商時期陶鬲

磁縣下七垣遺址先商時期花邊口罐

磁縣下七垣遺址商代夔龍蟬紋鼎

磁縣下七垣遺址商代帶銘雷紋提梁卣

灤州後遷義遺址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遺址。位於唐山市灤州市響堂鎮後遷義村北部高台地上。1990年發現,1999、2001年發掘。2001年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後遷義遺址保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兩次發掘主要獲得了龍山時代晚期、夏至早商時期、晚商至西周初期等三個階段的遺存。龍山晚期遺蹟多是灰坑和圓形半地穴式房址。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紋飾以素麵為主,主要器類有鬲、甗、罐、壺、盆、缽、杯、盤、器蓋、陶拍、網墜等。文化面貌與啞叭莊一期遺存大致同類,受到河南龍山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影響。夏至早商時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和夾砂灰褐陶為主,主要飾繩紋和弦斷繩紋,器類有鬲、瓶、瓮、缽、壺、罐、盆、豆等,具有鮮明的自身特徵。晚商至西周時期材料豐富,遺址與墓葬內涵存在較大差別,遺址陶器以鬲、甗、瓮、罐、壺、盆、缽、碗為主,墓葬隨葬器物組合以陶斂口缽、陶鬲、陶罐、銅鼎、銅簋、銅斧、掛韁鉤為主。墓中出現了以羊頭、牛頭及動物骨骼殉葬,等級越高,殉葬數量越多,極具濃重的地域特色。

冀東地區以往發現多處龍山及青銅時代文化遺存,但材料不豐富,發表亦較零散,制約了本地先秦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建構。後遷義遺址的發掘,建立起冀東龍山時代晚期以至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晚商至西周時期的墓葬,保存狀況好、等級高、材料豐富,對研究圍坊三期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依據。後遷義遺址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冀東地區龍山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內容,對於深入探索冀東地區乃至燕山南北地區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格局演進、北方青銅文化的社會內涵等均具顯著學術價值。

灤州後遷義遺址墓葬

灤州後遷義遺址墓葬內出土金器

灤州後遷義遺址墓葬內出土銅鼎

灤州後遷義遺址墓葬內出土銅簋

趙邯鄲故城遺址

戰國時期趙國都城遺址。位於今邯鄲市區和西南郊區等地。迄今已進行過數十次考古調查和發掘。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邯鄲故城遺址是一超大型聚落結構,包括核心城區、城郊地區和鄰近地區等部分。核心城區分趙王城和大北城兩大部分,總占地面積約1719萬平方米。趙王城在故城遺址西南部,一般稱之為「新城」、「宮城」,由西城、東城和北城三座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品」字形,總占地面積約540萬平方米。北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較長,東西略窄。東城平面近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窄。西城平方面呈方形,基本為正方向。趙王城城垣均系夯土建造,西城西垣保存最好,夯土城牆基址至今豎立於地面。城垣上發現門闕、防雨排水遺蹟等。趙王城內分布有20多處夯土台建築基址和地下夯土建築基址,其性質屬於宮殿及附屬建築,位於西城內南部正中的1號夯土台基址,南北長296、東西寬264米,現存高7~16米,是城內規模最大的夯土台基址,也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之一。城內還有多處地下遺址。地表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及瓮、罐、盆、豆等殘片。趙王城城南發現壕溝系統。大北城在故城遺址東北部,位於趙王城的東北方向,一般稱之為「舊城」、「郭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總占地面積約1178萬平方米。城垣均系夯土築成,城內西北隅有一組與城垣相連的大型夯土台建築基址群。城內北部有多處夯土台建築基址,城內發現冶鑄、制陶、制骨等多處手工業作坊遺址。

趙邯鄲故城是中國東周時期中保存最完整和最好的古城址之一,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趙國考古學文化內容,對於探索東周城市建設模式、城市經濟、城市社會生活等都具有格外突出的價值。

趙邯鄲故城遺址城垣斷面

趙邯鄲故城遺址城垣排水設施

趙邯鄲故城遺址壕溝與車轍

趙邯鄲故城遺址瓦當

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

戰國後期中山國都城遺址及王陵。位於石家莊市平山縣上三汲鄉一帶。1974年發現中山王墓,1976年發現靈壽城遺址。進行過多次調查、發掘,以1974~1987年間中山王墓和靈壽城址的發掘工作收穫最大。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靈壽城依自然地形修築,平面呈不規則「桃形」,東西最寬約4000,南北最長處約4500米,東西城垣外有護城河。城內地勢北高南低,高差達40米,最北端「黃山」為城內最高點,可俯視全城,體現了「山在邑中」的建城之俗。城址分東城和西城,其間有一條隔牆,東城為宮城,西城為郭城。能確定的兩處門闕分別位於北城垣中部和西城垣中部。大型建築基址群主要集中在東城。手工業作坊遺址包括制陶作坊、鑄銅冶鐵作坊和制石、玉、骨器作坊。王陵區分布於西城北部,兩座王陵推測為「桓公墓」和「成公墓」。兩處較大的居住遺址分布在王陵區內和西城西南部。城內中心道路交匯處房址密集。城內外發現大小墓地十餘處。

中山王墓位於靈壽故城西城外1500米,高大封土自下而上呈三級台階狀,頂部設有享堂式建築,東西兩側各有陪葬墓兩座,南面有車馬坑兩座、船坑及雜殉坑各一座,與「中山王陵兆域圖銅板」顯示的布局一致。墓室呈「中」字型,有方形槨室和南北兩條墓道,槨室內設四重棺槨,兩側設有東庫、西庫及東北庫以放置隨葬品,出土成套銅禮器、樂器及陶器等。王墓和「成公墓」共出土隨葬品19000餘件,其中鐵足大鼎、銅方壺和銅圓壺外表鐫刻長篇銘文,記載了中山國世系和相關史實,史料價值極高,被稱為「中山三器」。

靈壽城的發現填補了戰國時期「千乘之國」的都邑遺址的空白,城址規模宏大,內部規劃明確,為研究戰國時期都城制度提供了重要實例。中山王墓考古是對戰國時期諸侯王墓進行的代表性考古發掘之一,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中山國手工業高度發展水平,長篇銘文不僅填補了兩千餘年來中山國研究的空白,對中國戰國時代研究也產生深遠影響,震驚世人。中山王墓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航拍

戰國中山王墓錯金銀銅版兆域圖

戰國中山王墓鐵足銅鼎

戰國中山王墓銅方壺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秦代行宮建築遺址。位於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金山咀及其附近,分為金山咀、橫山、橫山北側高地三個地點,由南向北排列。早在1924年就已經在金山咀發現古遺址,1986~1991年對橫山上的遺址進行考古發掘,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山建築遺址發掘面積15836平方米,揭露了大量的建築遺蹟,大體上可分為四組獨立的院落,各院落分布集中,院落內又有多個建築單元。出土遺物以建築構件為大宗,包括板瓦、筒瓦、瓦當、磚、井圈,部分板瓦和筒瓦上帶有戳記。考古調查結果表明,橫山建築遺址面積約20000平方米,金山咀建築遺址和橫山北側建築遺址面積各約60000平方米,三者處於同一軸線上,共同構成規模宏大的建築遺址群。在金山咀建築遺址還採集有巨型夔紋瓦當,其規格遠高於橫山建築遺址發現的建築構件。這組行宮建築遺存以金山咀遺址為中心,與同位於渤海岸的遼寧綏中姜女石秦行宮遺址隔海相望,二者在建築布局和出土遺物方面均具有一定共性,應屬同時期遺存,是秦都咸陽之外的區域發現的等級最高的秦代建築遺址。

金山咀秦行宮建築遺址的發掘是秦代考古的重要發現,同一軸線南北貫穿的大面積遺址群,緊湊而主次分明的建築布局,外設迴廊的大型宮殿基址,形體碩大的柱礎、瓦當等建築構件均顯示出這處建築群等級的非同凡響,它的發現不僅極大地豐富了華北地區秦代考古材料,為探索秦始皇東臨「碣石」的地望也提供了重要依據,對中國古代史和古代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可貴的實物資料。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建築基址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陶鑑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陶水管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陶瓦當

滿城漢墓

西漢中期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的墓葬。位於保定市滿城區西南約1.5公里的陵山主峰東坡。1968年發現、發掘。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勝、竇綰墓均為大型崖洞墓,兩墓南北並列,坐西朝東,均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後室六部分組成。劉勝墓通長51.7米,竇綰墓通長49.7米。兩墓內出土金、銀、銅、鐵、玉、石、陶、漆等質地文物超萬件。出土文物創造了多項全國之最,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在已發掘的漢墓中都是罕見的,充分反映了西漢盛世時期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為研究漢代冶煉、鑄造、漆器、紡織等手工業和醫學、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完整的金縷玉衣是首先發現,使對漢代「玉衣」的形制和結構有了全面了解。滲碳鋼、百鍊鋼、鍍鉻技術等先進科技的應用是足以改寫中國科技史的重大發現,反映了當時先進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醫工」銘文的銅盆,是研究中國古代針灸和醫學史的重要資料。銅漏壺為迄今發掘年代最早的一件,對研究天文學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石磨、銅尺等文物為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農業發展史和古代度量衡制度發展有重要價值。劉勝的鐵鎧甲,是迄今考古發掘所見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鎧甲。一件玻璃盤和兩件玻璃耳杯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長信宮燈、博山爐、鳳鳥紋杯等文物造型精美,製作精良,匠心獨運,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典範製作,反映了漢代輝煌的文化藝術成就。

滿城漢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建造精巧,充分展示了西漢時期諸侯王的墓葬結構和埋葬制度,是研究漢代因山為陵葬制的重要材料。大量的珍貴文物為多方面了解古代手工業、科學技術史等提供了重要證據。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滿城漢墓錯金博山爐

滿城漢墓金縷玉衣

滿城漢墓乳丁紋銅壺

滿城漢墓長信宮燈


鄴城遺址

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時期都城遺址。位於今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公里。20世紀20代發現並調查,1983年以來歷經多次發掘。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鄴城遺址包括南北相連的兩城,亦稱鄴北城、鄴南城。鄴北城即曹魏鄴城,歷經曹魏、後趙、冉魏、前燕諸王朝,平面呈橫長方形。鄴南城即東魏、北齊鄴城,平面呈縱長方形。經考古勘探實測,鄴北城東西2400~2620米,南北1700米。探出有東、西、南、北四面城牆,系夯土築成。據《水經注》記載,曹魏鄴城共七門,考古勘探確認了如鳳陽門、中陽門等部分城門。發現了鄴北城主要大道六條。東西大道將鄴北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主要建築宮城、衙署等,南部主要分布一般官署和里坊等。曹魏鄴城銅爵台、金虎台、冰井台等位於鄴北城西牆偏北,與城牆連為一體。鄴南城東西寬2300~2800米、南北約3460米。東、南、西城牆為新築,北城牆借用鄴北城之南牆。新築城垣略有曲度,城牆外有護城壕、馬面等設施。經考古鑽探,全城14座城門位置基本得以確定。鄴南城繼承單一宮城制度,宮城位於內城北半部中央位置。鄴城遺址重要考古發掘有鄴南城朱明門、鄴北城南牆潛伏城門、趙彭城及核桃園東魏北齊佛寺、北吳莊造像坑、西南及東北郭城陶瓷窯址、銅雀三台部分遺蹟、宮城區206號大型建築基址、南郭禮制建築等。其中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造像數量眾多、類型豐富,是國內一次性出土佛教造像數量最多的埋藏坑,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鄴城及中原北方地區佛教造像的類型和題材提供了可靠的標本。

曹魏鄴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都城規劃創立了一種全新模式,它的單一宮城制度、全城中軸對稱布局、整齊明確的都城分區功能等,對其後歷代都城產生重大影響。鄴南城規劃繼承這一傳統,且更加規範。正南城門朱明門經朱明門大道至宮城正南門、宮城正殿形成的全城中軸線突出鮮明,鄴南城都城規劃設計中,進一步強化中軸線的地位和意義,其規劃思想對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產生了直接影響。入選「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鄴城遺址宮城區206號基址

鄴城遺址十六國「富貴萬歲」瓦當

鄴城遺址北吳莊北齊石塔

鄴城遺址北吳莊彩繪貼金佛首

曲陽王處直墓

五代大型石室墓。位於保定市曲陽縣西燕川村西2公里處,為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4)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墓。1994年該墓被盜,1995年發掘,2013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處直墓為帶斜坡墓道的前後室帶耳室的大型石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59°。整座墓葬均以經過加工的青石砌築,由墓道、墓門、甬道、前室、東西耳室、後室組成,全長12.5米。除後室頂部無壁畫外,其餘均有壁畫。墓道長約9.3米,填土經夯打並摻雜大量石塊。墓門圓拱形,上部壘砌兩層長方形條石,上面墨線勾勒菊花及菱形花紋帶。甬道東西兩壁龕內浮雕盤龍踏鹿武士像和棲鳳踏牛武士像。前室呈方形,拱券頂,四周壁龕14個,鑲嵌十二生肖和人像浮雕,頂部繪製天象圖,南北壁繪有星象,南壁墓門兩側繪製男侍和雲鶴圖,東、西壁繪製雲鶴及人物花鳥圖,北壁繪製山水和花鳥圖。東、西耳室壁上繪製侍女、山水及生活起居的各種用具,頂部繪製花卉、雲朵、蝴蝶等。後室呈長方形,拱券頂,有門道與前室相通,有棺床,東西壁各有一壁龕,龕內浮雕奉侍圖和散樂圖,四壁繪製花鳥、湖石樹木等。壁畫多採用屏風形式,花鳥圖所占比例大,其次為人物和山水,人物造型典雅端莊,造型準確,屬唐代畫風。墓葬出土有瓷、銅、鐵、金飾、銀飾、骨飾、瑪瑙飾、石器、錢幣和墓誌等文物。


王處直墓規模較大,結構嚴謹,壁畫內容豐富,浮雕精美,形制、結構上充分體現了晚唐、五代墓葬特點,同時也有一些新特點,為研究五代北方地區墓葬形制提供了珍貴資料。前室北壁的水墨山水畫,是作為獨立的山水畫作品中年代最早的,在美術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墓葬時代明確,對研究五代時期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繪畫藝術、服飾以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內容價值極大。

曲陽王處直墓彩繪奉侍浮雕

曲陽王處直墓壁畫侍女、童子圖

曲陽王處直墓壁畫屬吏圖

曲陽王處直墓棲鳳踏牛武士像浮雕


定窯遺址

唐至元代北方瓷窯遺址。位於保定市曲陽縣靈山鎮的澗磁、北鎮村和東西燕川、野北村一帶。20世紀30年代開始,經歷了多次考古調查與發掘。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期考古工作對定窯的認識不斷深入。1934年葉麟趾首次指出定窯窯址位置。1941年對定窯的調查,獲取了部分定窯宋金時期的刻劃花與素麵瓷器。1951、1957年兩次調查,確認澗磁村一帶確為定窯窯址。1960~1962年的調查和小規模試掘,通過地層及出土遺物對定窯進行了初步分期。1985~1987年發掘面積1859平方米,出土了一批能代表定窯不同時期產品特徵及燒造水平的遺存。2009~2010年發掘面積796平方米,清理窯爐、灰坑、作坊、灶等各類遺蹟94處,發現帶有「官」、「尚藥局」、「尚食局」和「東宮」等款識的器物殘片多件,另有大量各時期的瓷器和窯具出土。歷年的工作積累了大量科學資料。

定窯自隋唐時期創燒,曾燒制與邢窯相似的白瓷產品。五代時期定窯瓷業興盛,技術日臻成熟。到了宋代,定窯瓷業達於鼎盛,技術不斷創新,定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逐漸取代唐代邢窯的白瓷瓷宗地位。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以精細不施化妝土的白瓷為最,也燒制有醬、紅、黑釉等其他品種,都是在細白瓷胎上罩一層高溫色釉燒制而成。白瓷胎土細膩,胎質薄而有光,釉色純白滋潤,其上有淚痕。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瓷器常見的器型以碗、盤、瓶、碟、盒和枕為多,罐、爐等器形則比較少。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定窯是中國歷史上貢御時間最長、文獻記載最多的窯址,是上至宮廷貴胄,下至百姓戍卒都使用,宋金對峙時期還曾用於南宋和金代貿易的一類瓷器。定窯對於我國陶瓷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入選「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定窯遺址目前清理的結構最完整的金代窯爐

定窯遺址北宋後期「尚食局」款龍紋碗

定窯遺址北宋後期「尚藥局」款大盒

定窯遺址金代印花魚紋盤

太子城遺址

金代行宮遺址。位於張家口市崇禮區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核心位置,東側緊鄰張家口奧運村,南為太子城冰雪小鎮。1978年發現,2008、2016年調查、勘探,2017~2020年發掘。2019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子城遺址經發掘確認為一座平面呈長方形城址,南北約417.53米、東西343.05米,方向158°,西牆有兩道,間距64.15米。現東西南三面城牆存有地下基址,牆外有護城河。城門目前僅發現南門1座,門外有瓮城。城內鑽探與發掘共確認建築基址72座、道路22條、水溝4條、井2眼、灰坑9座。四年考古發掘重點對太子城遺址最重要的南北軸線進行了全面揭露,基本明確了軸線上各組建築的等級秩序、建築形制、平面布局與營造方式。太子城遺址出土遺物以各類泥質灰陶磚瓦、鴟吻、嬪伽、鳳鳥等建築構件為主,另有部分綠釉建築構件、銅鐵構件、瓷器、鎏金龍形飾等,其中青磚上多戳印「內」、「宮」、「官」字,部分螭吻上刻「七尺五地」、「□字四尺五」、「天字三尺」等。瓷器以定窯白瓷為主,已發現刻「尚食局」款22件,另有墨書「官」款化妝白瓷碗、仿汝窯青瓷盒等。銅器有坐龍、包角、門釘等。

從太子城遺址的考古遺存,結合文獻記載,可確認其為金代中後期章宗皇帝的駐夏行宮—泰和宮。它是第一座經考古發掘的金代行宮遺址,是僅次於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是近年來考古發掘保存最完整的金代高等級城址。其環境優先選址理念、主體建築呈軸線分布、前朝後寢的布局方式及「修內司」、「尚食局」、「內」、「宮」等皇家專屬款遺物的大量出土,對金代城市、建築、捺缽、陶瓷等考古學研究有重大學術價值。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崇禮太子城遺址位置圖

崇禮太子城遺址 銅坐龍

崇禮太子城遺址「天字三尺」鴟吻

崇禮太子城遺址鳳鳥頻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