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中起到的作用

青花大磁盤 發佈 2024-04-08T17:02:21.582195+00:00

雖然是說日本和美國,但前面要用很大的篇幅提及中國大陸的抗戰情況,因為每當說起中國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人們常舉的例子是羅斯福說的中國戰場拖住了日本上百萬陸軍精銳部隊。

寫這個是因為有人在留言裡說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一直和日本生意做的火熱。

此前在寫日本的戰前宣傳文章時查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再加上前段時間看到新聞說俄羅斯在市場上出售黃金以購買急需的物資,忽然感覺很像珍珠港爆發前的日本的情況。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所有當代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相似的影子。

雖然是說日本和美國,但前面要用很大的篇幅提及中國大陸的抗戰情況,因為每當說起中國在二戰中所起的作用,人們常舉的例子是羅斯福說的中國戰場拖住了日本上百萬陸軍精銳部隊。實際上在二戰晚期在中國大陸上已經沒有什麼日本陸軍的精銳部隊了,我覺得中國起到的最大的作用是通過持久戰迫使日本不得不鋌而走險,違反理智發動自取滅亡的太平洋戰爭,實行南進戰略從而提前把美國拉進了戰場。

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缺乏資源,無法支撐長期作戰。因此,明治維新後確定的對外戰略就是建立「爭取先機,緒戰必勝」的打多快好省的攻勢作戰。日軍的作戰和動員體制,就是按照「緒戰必勝」的短促局部攻擊模式建立起來的。而不是為了應對「全面戰爭」。

從明治建軍以來,日軍只打有把握的局部戰爭,爭取快速勝利,若有延長為全面戰爭之勢,馬上縮手。甲午戰爭打到山海關就停手,日俄戰爭打到瀋陽一線就停戰。「九·一八」事件打到錦州一看東北軍開始抵抗也就停止進攻;」一·二八」滬戰見到中央軍不斷增兵,立即談判停戰;長城抗戰兵臨北平城下後即以和談結束戰爭。每次都是見好就收,再從容尋找下一個局部戰爭良機。審慎操刀、耐心蠶食,這才是日本當年明治維新時的優秀戰略家計劃中的侵略戰爭。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原計劃也是將戰爭限制在華北地區,但中國卻按照蔣百里等人設計的戰略,主動發起淞滬會戰,逼迫日軍將主戰場擴大到長江三角區,由原定的由北向南逐步進攻,改成了由東向西的逆江前行,從而踏入持久戰的泥淖之中。

戰爭是個超級費錢的事情,淞滬抗戰於8月14日開打,日軍不得不在華北和華東分成兩條戰線開戰,兵力不足只好頒布全國動員令,戰費飆增。自8月25日起,日本政府在5個月內接連發行6次公債,總值高達10億日元。而開戰前日圓紙幣的總發行額才18億日圓。為了應對戰爭,日本銀行不得不打破原定的發行限制,開始狂印鈔票,導致物價大漲。

日軍好不容易打下首都南京,屠城示威,中國卻不屈服,國民政府喊出了持久抗戰的口號:「只要我們誓死不屈,持久抗戰下去,敵人就時刻陷在危險的深淵,一有失利,或一旦他的弱點暴露出來,各國就會毫不遲疑的加以打擊。」

日本的問題在於工業生產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當時國際貿易只認美金、英鎊和黃金。為了維持工業生產和國家運轉,日本不得不花費大量儲備的黃金去購買戰爭所需物資原料。

侵華戰爭剛剛打滿一年,日本黃金儲備已經見底。日本銀行總裁結城豐太郎親自到跑到軍部,報告說日圓發行準備的黃金已經花光了,戰前的日本黃金儲備有413噸,打到現在只剩了25噸了。

而在中國戰場上卻看不到希望,原以為打下武漢後中國人會屈服,沒想到在1938年11月25日南嶽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慷慨宣示自盧溝橋抗戰到武漢撤退的17個月「只是抗戰第一時期」,「從今而後的戰爭,才是第二期」。

當消息傳到日本後,高層開始恐慌了,因為日本原本的設想是先征服物產豐富的中國,再依託中國的資源北進去進攻蘇聯。沒想到,原定設想的「三個月滅亡中國「到現在打了一年多也沒有結束的跡象,反而成了最想避免的持久戰。

1939年5月11日,日蘇在蒙古邊境爆發了諾門罕戰役,日軍大敗,東京震動。大本營緊急下令增強關東軍,侵華戰爭轉而採取守勢。日軍戰史自述:「大本營對華作戰企圖顯然處於低潮,其主要著眼僅在確保占領地區而已」。大本營將侵華日軍區分為三大集團:華北方面軍與部署在長三角的第13軍守備占領區,占領珠三角與汕頭的第21軍截斷香港援華路線,只有以武漢為中心的第11軍仍然保持積極攻勢,設法「摧毀敵之抗戰意圖」, 「加強有效的謀略壓力,以迫使抗日勢力之衰亡」。

令日本沒想到的是,1939年11月,中國軍隊竟然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擊,被稱之為「冬季攻勢」,國民黨軍隊全線猛攻日軍的兩千公里防線,雖然未能擊潰日軍突破防線,但嚴重動搖了日軍的信心。

日本第11軍的戰後報告震動了東京大本營:「事變勃發兩年半以來,經過連戰連敗的敵軍,至今仍然保持二百萬軍的統制一事,可從相當於(第11)軍周邊敵軍8成余的71個師大軍,能在同時轉移攻勢,反覆頑強積極的攻擊長達四旬的戰績,獲得證明。其統帥部之威令,不但對正規軍,甚至能及至游擊隊末稍的事實,亦可證實蔣介石的統制力,尚能掌握全軍,使我方深有敵軍仍然健在之感。」

日本高層更出現了無條件談和的呼聲,天皇御弟秩父宮雍仁親王直接找上裕仁天皇,要求他「無條件解決中國事變」。

正在這時,國民黨軍統局乘機惡搞了日本方面一次,派出特務假稱宋子文的弟弟,與日本接觸和談停戰事宜。日本高層狂喜,以為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即成立了對重慶當局談判專案組「桐工作」,緊張談判8個月,大本營緊盯進度,近衛文麿寫親筆信證實誠意,裕仁天皇更是取消了日本天皇曆來的在盛夏季攜全家避暑休假的傳統習俗,理由就是說他不敢離開東京以免錯過「桐工作」的最新動態匯報。

搞了大半年,日本發現「桐工作」只是軍統局搜集日本情報的把戲。日軍戰史含恨記載道:「徒然曝露日本的弱點」。

日本軍政高層分成幾派各找渠道來想辦法結束對中戰爭。以外務省為首的內閣是寄希望於汪偽政權;參謀本部想各種辦法來與蔣介石的中央軍黃埔系直接接觸。

但日本海軍軍令部則認為只要國民政府繼續存在,「事變便絕對無法終熄」,要求陸軍主動從宜昌出擊攻入四川,強調「用盡所有手段潰滅國民政府」。但陸軍省卻認為海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陸軍當前兵力不足,特別是後勤問題導致根本無法入四川作戰。此後陸軍以陸軍航空兵沒有遠距離轟炸的能力為由,把對川轟炸任務扔給了海軍航空兵。

曾在中國戰場指揮作戰的陸相煙俊六,要求中國派遣軍自己想辦法在1940年中秋節之前結束戰爭,但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西尾壽造卻說:「雖期待昭和十六年(1941年)之中,應將中日戰爭予以解決。我等雖努力以赴,但是否能如期達成無確切信心。」氣得煙俊六改由預算下手,拒不增加侵華戰爭急需的軍費。

而負責作戰的參謀本部經反覆推演,發現唯一解決的辦法只有撤軍。第一部長富永恭次提出評估報告:「解決中日戰爭之道,不外二途:一為以武力席捲重慶、成都,二為從中國境內撤軍。」

陸軍省軍務局長、當年挑起七七事變的罪魁之一的武藤章更是加碼喊出「無條件」主動退兵,認為中國同樣精疲力竭,日本的無條件退兵將激起中國的厭戰情緒,戰爭自然解決。

參謀本部第二部長樋口季一郎提出的折衷方案則是利用承認汪偽政府之機,將日軍撤到黃河以北,體面地變相撤軍。

只是當時的中國派遣軍中的主戰派不同意此方法,陸軍次官阿南惟幾特意跑去將樋口大罵一頓:「你對數十萬的陣亡英靈沒有感謝,也沒有責任。你的意見不值一顧。」

最終日本人特有的誰都不承擔責任的處理方式占了上風,即由參謀次長澤田茂提出的日軍既然無力攻入四川,又不能直接自中國撤軍,那麼只能是「以拖待變,痴等國際局勢變化。「而軍方必須「完成對華長期戰爭的態勢」,不過當時的國際局勢卻讓日本無法再拖下去。

當日軍深陷對華戰爭的泥淖中時,在國際市場上日本卻面臨信用破產的窘境,因為到期的債卷無法償付,再購買戰爭物資就越來越難。

德國在開戰之初對日出售了一批價值1億日圓的精密機械,由日本政府給德國商人開具了期票,但到期後卻發現無法承兌,雖然後來經德國政府出面擔保讓德商繼續和日本做生意,但消息傳到市場上後,其它國家的商人再也不敢相信日本。美國商人拒絕記帳,要求付現提貨;英國金融界拒收日本政府開的期票;參謀次長澤田茂記載道:「向美英商圈的資源採購力,於1938年已失去彈性。」

舉例來說當時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機身的鋁材來自美國,發動機軸承合金所需的鉛與錫來自英屬馬來亞,油料來自荷屬東印度,飛行員外套的羊毛來自澳洲,輪胎橡膠則來自馬六甲種植園,就連炮彈所需鋼鐵也需要從美國進口廢鐵來合爐冶煉。

所以日本在早期清楚的知道不能得罪英美,陸軍省於1939年喊出對英美「絕對不戰」的口號。但最後卻發現是不得不戰了,因為英美開始對日本的限制越來越多,原因是中日戰爭搞垮了中國的外貿,讓英美損失慘重。而日本卻又不能頂替中國原先的貿易地位。

抗戰前中國的進出口外貿非常發達,是歐美農礦原料的重要供應地,侵華戰爭使中國外貿停擺,英美原以為日本占領後可以通過和日本做生意恢復原材料供應,但後來發現日本愚蠢地只知道在淪陷區剝削和搜刮,讓英美等國大為失望。

比如說在抗戰前,英商和記洋行曾大量收購中國的雞蛋與家禽家畜出口英美。1936年的數據是從中國出口到英美及其殖民地的雞蛋達到5萬噸,生豬每日約3000頭,雞鴨每日近2萬餘只,這些源源不斷輸出的廉價食材壓低了整個英美的食品價格。

但侵華戰爭後,日本占領軍下令蛋品及肉類列入專營項目,由三井、三菱與瀛華等日商壟斷,和記洋行被迫關門,而英美食物價格大幅上漲。緊接著,在1938年12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又提出在中國淪陷區建立以日本為首的「東亞新秩序」,廢止《九國公約》以來的「門戶開放政策」。除日本企業外,其它歐美商人及企業在中國做生意都要受到日本的「必要限制」。

對於英美等重商主義國家來看,這種斷人財路的方式無異於在經濟上宣戰。

而中國在1938年年底時,雖然已經失去了1/3國土、40%農產、92%工業、90%鐵路與63%稅收,但國民政府卻提出了易貨貿易這一新的方式。

早在抗戰前,中國和德國就簽署了「哈步樓易貨協定」以鎢砂、生銻、桐油、生絲與豬鬃,換取德國國家銀行1億金馬克信用借款去買軍火,引起各國重視。抗戰後,政府將各種熱門外銷產品全部統制,用以交換海外的材料、設備和軍火,於是以物易物成為中國最堅挺的支付手段,歐美商人仍然樂意接受中國訂單。如1938年12月15日,美國宣布2500萬美元對華借款,以桐油分期償付,限定購買美國出產的非軍事物資。中國藉此大量購買美國汽車、石油與金屬原料,有力地支援了抗戰。而美國貨也得到新的市場,生意做得也很開心。

於是最古老和傳統的易貨手段讓在日本在國際市場成為「老賴」的同時,中國卻成為出手豪闊的國際大戶。

英美見識到了中國不屈的抵抗能力,又不影響繼續做生意,再加上日本在貿易上的限制,歐美政府開始全面和公開的協助中國。當時中國因戰爭已經耗光了外匯和黃金儲備,法幣即將崩潰之時,一向採取中立態度的英國突然出手,提供1000萬英鎊的平準基金鞏固法幣,協助中國打貨幣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又犯了一個大錯誤,1939年6月,軍統局派特務刺殺了大漢奸、偽天津海關監督程錫庚,刺殺後刺客躲入天津英租界,日本方面要求引渡被拒絕後悍然封鎖了英租界逼迫英國引渡了軍統的四名刺客。但美國作為反擊,於7月26日廢止《美日通商航海條約》,此後的對日出口貨物可以任意禁止。同時美國國務院更與英國及荷蘭會商,協議必要時聯手禁止日本採購原料。

日本戰史記錄道:「日本國內自昭和十四年末到十五年突然受到糧食危機與美國經濟壓迫,被稱為中日戰爭最黑暗的時期。」

也許有人會問,日本為什麼不能利用淪陷區的資源和英美做生意?因為商人眼裡沒有祖國只有利益,日本的奸商們毀滅了日本人最後的機會。

當日軍將淪陷區的經濟和資源交給日本財團接管後,原以為可以更方便的榨取和使用占領地區的資源,但他們忘記了商人的本能是逐利而不是愛國。日本商人們心心念的是如何利用壟斷特權搶錢,毀了原本可以生財的各種產業與外貿,不但搞垮淪陷區經濟,更與歐美商人結怨。日本政府當時發現指不上這些商人,準備取消日商的壟斷地位,又引起各大財團的抗爭。日本的「上海商工會議理事會」會長塙雄太郎激動指出:「目前國人內陸買賣業者中,事實上不少以內陸交易許可借與外國人或華人為業者。一旦解放後,此類業者將蒙受極大打擊。尤其外國人與中國人使用中國民眾喜好的法幣交易,將迫使多數國人業者無法生存。因此,懇求仍應保留現時之統制,以儘量考慮國人業者為禱。」

而日本軍隊為了節省軍費,在占領區濫發軍票強占物資,進一步地摧毀了淪陷區的經濟能力。在淪陷區內中國的法幣一直保持了強大的購賣力,而日本在淪陷區發行的貨幣則成了沒人要的廢紙。而日本商人則瘋狂利用兩地幣值差距做生意,他們大肆從日本本土運來的商品和物資,再轉手賣給中國商人從中賺取價差,稱「對華出口什麼東西都賺錢」,全力將日本本土與淪陷區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國統區,卻造成了日本國內物資更加短缺,讓淪陷區的農礦資源重建更加遙遙無期。

到了1939年底,日本本土與華北淪陷區連最基本的糧食都保不住,雙雙爆發糧荒。日本政府驚覺淪陷區沒帶來戰爭資源,卻成了沉重包袱。日軍戰史評道:「華北占領地經營,在『東亞新秩序聲明後僅僅一年,就從資源開發主義走向糧食輸入主義。」

在侵華戰爭陷入持久戰,英美卡住戰爭資源,中國淪陷區又被日本奸商搞成了負資產,經濟已經面臨崩潰的情況下,1939年10月,日本企劃院呼籲拋開英美控制,轉向「南進」,奪取東南亞戰爭資源。

但東南亞一直是英美的勢力範圍。一旦日本進攻東南亞,相當於直接對英美開戰。

日軍高層激烈爭論是否「南進」長達兩年之久,直到開戰前夕仍吵得天翻地覆。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公開批評對英美作戰是「愚昧之至」,屬於民族切腹。當時的陸軍省軍事課高級課員岩畔豪雄中佐起草《國防國策案》,倡言:「納入東南亞、印度、澳洲為日本勢力範圍。」但被課長田中新一斥為荒謬,直接把建議書鎖進文件櫃。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說:「如果日本真的對美開戰,那麼僅僅占領關島和菲律賓是不夠的,甚至占領夏威夷和舊金山也不夠。若要確保勝利,我們將不得不一直攻打到華盛頓去,在白宮裡脅迫對方簽訂停戰協議。我懷疑那些政客們對這些必將付出的代價和犧牲有沒有心理準備?」

但到了1940年,日本與英美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多。1940年2月,日本不敢惹英國,於是向當時的荷蘭政府施壓,開出清單強迫荷蘭在印尼的殖民地向日本出售石油和橡膠等原料。荷蘭找到美國和英國,美國對日的反擊方法,就是增加對中國的易貨借款。

3月美國宣布向中國提供「滇錫借款」2000萬美元。

9月,日本與德國和義大利簽署協議組成三國軸心,並藉此進軍法屬越南。美國當即宣布對日實施廢鐵與石油的「道德禁運」,並再次宣布對中國提供《鎢砂借款》2500萬美元。

11月30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借反對日本承認汪偽政府之機,再次宣布對華提供1億美元信用貸款。

1941年2月,美國號召美中荷英四國組成聯盟抵制日本擴張,同月對華再次提供五金礦砂借款5000萬美元。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明白只有「南進」,才有一絲機會自救。1940年夏,陸軍省重新翻出岩畔豪雄的《國防國策案》,正式準備對英美作戰。1941年3月,日本與蘇俄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解除北方威脅,專心南進。

開戰前夕,身為皇族的陸軍大將朝香宮鳩彥王嚴厲質疑開戰決策,東條英機回答道:若不「南進」,中國將會打敗日本,收復東北、台灣與朝鮮。「則我只有拱手而恢復到昔日的明治維新前的狀態。我光輝的二千六百年歷史,必將留下污點。」

有意思的是美國認為深陷侵華泥淖的日軍根本無力打美國,戰爭部長史汀生指出,中國對日抗戰是美國的堅實保障,「日本若不能由中國泥淖中逃離,就不可能向南方推進。」在美國的遠東地緣戰略中,中國已是最有分量的一方。

這時只有美國駐日大使格魯明白日本人的瘋狂,在珍珠港事變的35天前提出警告:日本無法與中國講和,又受到美國經濟壓迫,已觸發了民國族性中的狂熱基因,隨時可能「民族切腹」,「日美間的戰爭,可能會危險地、戲劇性地突然爆發」。

實際上即使在開戰前的最後一刻,日本內部還是有很強大的反對力量,山本五十六在作戰會議上還是表示:「很明顯,日美戰爭將變成持久戰。只要戰爭的趨勢對我們不利,美國永遠不會停止戰鬥,結果是戰爭將持續數年。在此期間,我們物資將耗盡,艦艇和武器遭到破壞,更換變得極其困難。最終,我們將無法抗衡,人民將因戰爭變得生活貧困,而且很難想像局勢不會失控,我們不能在勝算如此渺茫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號稱是鷹派首相的近衛文麿也不敢同美國開戰,在最後時刻還是開啟了日美談判,準備根據美國國務卿和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早期曾達成一份「日美諒解方案」為基礎展開日美官方正式談判。

諒解方案主要內容為:

1.日本保證只有在德國受到歐洲國家主動攻擊時才履行軸心國同盟條約;

2.日本保證用和平手段謀求在西南太平洋發展,獲取當地的戰略資源;

3.日本承認中國主權獨立,從中國戰場撤軍,推行門戶開放政策,但美國必須承認「偽滿洲國」;

4.日美共同保證菲律賓的獨立,兩國都給予對方國民平等待遇;

5.雙方原則上同意不部署威脅對方的海軍和航空兵力,緩和太平洋緊張局勢;

6.諒解方案獲兩國政府同意後,即恢復正常日美通商關係,相互供應物資,美國向日本提供信用貸款。

應該說這份諒解方案美國做了巨大的讓步,是日本用一堆空頭承諾換來美國承認自己已經攫取到的所有利益。但日本軍部和親德的外務大臣松岡洋右仍然覺得不夠。松岡又提出了松岡修正案,即在原基礎上增加以下內容:

限制美國在歐洲的行動自由,但不得限制日本對軸心國同盟的援助;

要求美國承認偽滿洲國以及日本同汪偽政府之間締結的條約;

刪除了日本承認中國獨立,從中國撤軍,尊重門戶開放的內容;

刪除日本保證在西南太平洋發展不使用武力的條款。

國務卿赫爾隨後針對松岡修正案提出「5·16反建議」:

美國會援助英國以及其他正在抵抗侵略的國家,日本對軸心國同盟的援助義務應不與諒解宗旨違背;

要求日方重新保證對西南太平洋不使用武力;美方可以把「尊重中國獨立」措辭改為「中日友好」和「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日軍從中國撤軍給出時間表;美國將「承認滿洲問顆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此後雙方的談判仍然你來我往,但美國在日本從中國撤軍問題上堅持不動搖,雙方越談敵意越深。當時形成了「軍部憤怒,燃起同仇敵愾之火」的氛圍。即便軍部內部一直反對日美開戰的少數派,如山本五十六等也死了心。

近衛文麿對當時的形勢曾形容為「腳下大地斷裂,地獄之門敞開」,但日本從中國撤軍的問題不解決,日美談判根本找不到突破口。東條英機對近衛首相表示,「只有撤軍問題才是陸軍的命根子,絕對不能讓步」。 10月14日清晨,東條英機與近衛在首相官邸商談後說:「我認為首相的看法過於悲觀,這是因為您太了解本國的弱點了,難道美國就不會有弱點嗎?」東條英機對近衛不願與美開戰的態度頗為不屑,出來後嘆了一口氣:「唉,完全是性格不同啊!」

近衛首相與軍部在對美開戰意見上無法統一,他也不願承擔下令開戰的責任,最終決定在10月16日提出內閣總辭。近衛辭職後,無論宮廷貴族還是平民出身的文官,不管有多高聲望都不敢接任首相一職。大家都知道上任後就得對日美是否開戰做出決定,同意開戰則無人敢承擔責任,最後只好由一直主戰的東條英機接任首相。

12月1日的御前會議作出決定:12月8日對美國開戰。當天皇問及軍部對美開戰可有必勝把握時,軍部也沒有肯定答覆,只說「不好說必勝,但也是有可能的,希望陛下早日裁決」。

珍珠港事件發生次日,羅斯福前往國會發表演說,稱12月7日是美國「永遠生活在恥辱中的日子」。隨後國會表決對日宣戰,宣告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太平洋戰爭標誌著美國開始正始加入到戰爭中來,世界大戰正式爆發。而美國的介入一舉扭轉軸心國占據優勢的局面,改寫了二次世界大戰進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