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連環畫:敦煌壁畫中的故事畫有哪些類型?

山海異史 發佈 2024-04-09T01:51:22.113413+00:00

敦煌壁畫不僅有佛像畫,還有包括人畫像、山水畫、故事畫等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在內,極富創造力。而敦煌故事畫有以下六種類型:佛傳故事畫:佛祖的「人世間」敦煌壁畫早期作品中,鮮少有完整的佛傳故事畫被雕刻完成。大多數可以連續性欣賞的佛傳故事畫創作於北周時期。

敦煌壁畫不僅有佛像畫,還有包括人畫像、山水畫、故事畫等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在內,極富創造力。

而敦煌故事畫有以下六種類型:

佛傳故事畫:佛祖的「人世間」

敦煌壁畫早期作品中,鮮少有完整的佛傳故事畫被雕刻完成。大多數可以連續性欣賞的佛傳故事畫創作於北周時期。敦煌故事畫中極具特色的佛傳故事畫是記載著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的神話故事集合。

匠人們將佛經中被人們所傳頌的經典故事雕刻於石壁之上,讓曾經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傳播的佛家經典故事,栩栩如生地在敦煌石壁上再次呈現。

目前位於我國敦煌莫高窟290窟的壁畫作品《釋迦佛傳故事畫》便是作畫較為完整連貫的壁畫之一,全作共包含八十七幅畫面。

畫中記載了釋迦牟尼從受胎到降生再到成道的全過程,畫作手法之精細,故事內容之豐滿無不令人讚嘆。

佛傳故事畫這一類壁畫中不僅將釋迦牟尼刻畫成為具有神性的佛祖形象,更描繪了釋迦牟尼在出家走入佛門之間在塵世的經歷。

讓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形象更加豐滿立體,也讓眾多佛門僧侶和善男信女為之動容,一心以之為榜樣,此為佛傳故事畫最顯著的藝術特性所在。

本生故事畫:佛祖的輪迴往生

本生故事畫多為記載釋迦牟尼前世磨練修行中的故事,包括我們前文提到的鹿王本生圖便是記載著釋迦牟尼多次世代輪迴中的一次,發生的故事。

本生故事畫多為連環畫類型,其畫作的價值觀依舊傳遞著佛教中講究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思想。

本生故事中的釋迦牟尼多為神聖與高潔的化身,每一次轉世所經歷的故事都生動且引人深思,畫作本身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作品背後的哲理又具有極高的精神價值。

在本生故事畫中,釋迦牟尼的轉世或為鹿王、猴王等動物之首,或為人世間樂行善事的國王、王子等形象,在這裡又不得不重提《鹿王本生圖》。

《鹿王本生圖》中的故事在世間流傳範圍如此廣泛,離不開其畫作內容的藝術價值之高。且該壁畫歷經千年的風霜仍然完好保存於莫高窟257窟西壁的中層。

這幅畫作共包含了九個畫面,固然九色鹿的故事在世界各地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但其內容最為豐富,表現效果最好的作品莫屬敦煌壁畫中的這一幅。

本生故事畫的創作包含了佛教所獨有的因果輪迴觀念以佛祖的輪迴往生警醒世人,畫中故事無不令人動容,體現了敦煌故事畫具有感染力和傳遞性的特點。

因緣故事畫:世間因緣環環相扣

因果輪迴向來是佛教價值觀念中的一部分,因緣故事畫與佛傳故事畫和本省故事畫都有鮮明的分別。關鍵在於因緣故事畫中包含了許多關於佛門子弟的故事。

許多時至今日仍然為人們所熟知的經典佛教故事,包括《小沙彌守戒自殺因緣》、《金剛醜女變美因緣》、《五百強盜皈佛因緣》、《難陀出家因緣故事畫》等等眾多故事均在敦煌壁畫中有所呈現。

而眾多因緣故事畫所傳遞的價值觀念也是指佛教中的行善事,修正果的思想。若所行之事為不義,那麼難免會帶來惡果。

只要有罪之人意識到自己的罪過,並虔誠贖罪,仍然有機會享受極樂,例如五百強盜皈依佛門的故事,便是五百強盜在歷經磨難,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之不仁後,深深地懺悔自身的過錯,最終遁入佛門,苦練修行成為了五百羅漢。

因緣故事在敦煌壁畫中多達54種,而由於其故事類型眾多且歷史悠久,目前仍有一部分因緣故事是我國考古工作者亟待解鎖的謎團。

這一類故事化更能體現佛教中感化世人警醒世人的夙願敦煌壁畫以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提示著每一位觀光者行善事,行好事,才能修成正果,敦煌故事畫所獨具的教化性特點體現於此。

史跡故事畫:佛教與我國古代史

史跡故事畫多記載了佛教中的聖僧、高僧們的神話故事。雖然故事中的宗教色彩較為濃重,但也涉及到了許多歷史事實,從側面印證了我國古代與古印度的友好文化交流。

莫高窟第323窟中有著古人繪製的八幅佛教史跡故事畫,其中許多故事內容都與我國歷史有著密切關聯。

我國敦煌壁畫中最為著名的史跡故事畫即《張騫出使西域圖》。這幅壁畫在為多數人關注的同時也飽受爭議。該幅壁畫記錄了張騫出使西域後打通漢朝與中亞的交通要道,也成為了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

但也有人認為佛教開始自絲綢之路是謬論,張騫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是真,而佛教傳入中原的時間仍然有待商榷,而在史實方面,大家普遍認為佛教傳入中原這一事件發生在東漢時期。

這一類故事畫也能體現敦煌壁畫所具有的歷史悠久性長期性和傳承性等藝術特性

比喻故事畫:以事喻人,箴言警世

比喻故事畫在眾多故事畫經典中最為通俗易懂,他們多記載著一些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未有文字典籍記載時,這些故事就已經得到人們的口口相傳,經由佛教徒的世代傳承而保留至今。

敦煌莫高窟中許多寓言故事都通過動物而喻人,再告誡人們做人的道理,身在人世間,應當以善行事,以德行事,積累善果。雖然作品中具有一定的說教意味,但其中蘊含的哲理能夠讓人們受益一生,這也體現了敦煌壁畫藝術特性中的啟示性特徵

唐玄奘取經故事畫:西天取經壁畫集

提起西遊記的故事,相信大家對其並不陌生。

考古工作者考察元末明初時期的敦煌壁畫後發現,人們曾於此時期在敦煌壁畫中創作了《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壁畫中的故事情節與明代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創作的《西遊記》情節相符。甚至可以說是未來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雛形。

雖然玄奘高僧西天取經的故事發生在數百年前的李唐時期,但其經歷和故事對於後世我國佛學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位於敦煌榆林窟的玄奘取經故事畫共有六幅,體現了敦煌壁畫記錄歷史、見證歷史、保存歷史的特點,其經歷了時間的沉澱,得以成為舉世聞名的藝術瑰寶。

敦煌壁畫的藝術特點與偉大地位(結束語)

敦煌壁畫自公元366年開鑿以來,歷經多個封建王朝的更迭,見證了中華民族上千年的興衰與復興。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審美體系和文化素養。

敦煌壁畫的藝術特點在於:其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其文化內核與價值觀念具有極大的傳遞性與感染力,向人世間的普羅大眾與信仰佛學的善男信女們傳遞普適化的價值觀念與精神內涵。

敦煌壁畫與儒、釋、道三大流派相互融合吸收,具有文化多元性、示範性、創造性、教化性、傳遞性、長期性、傳承性等等多重藝術特徵。

敦煌壁畫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使中華兒女行事立身的實用教材,對我國人民塑造自身價值觀念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除了壁畫之外,敦煌作為我國著名佛教文化城市,留存了大量的佛教經典佛教經書典籍。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也是世界的珍貴財富,具有重大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