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海景房5萬一套,200戶僅有20戶入住,老人賣煎餅果子維生

藝述史 發佈 2024-04-09T09:05:30.355349+00:00

在銀灘長21公里,寬3公里的海岸線附近,覆蓋著大大小小的200多個海景房小區。劉英就是生活在銀灘的老居民,她所在的海景房小區有200多套房子,但真正住了人的,僅有20幾戶。

1

在銀灘長21公里,寬3公里的海岸線附近,覆蓋著大大小小的200多個海景房小區。

它們像一個個貨櫃,密集且規整的羅列在海邊。

可奇怪的是,銀灘的人煙格外稀少,大部分房子都是閒置的。

劉英就是生活在銀灘的老居民,她所在的海景房小區有200多套房子,但真正住了人的,僅有20幾戶。

到了晚上,小區里只有零星的燈光,很多樓整棟都是黑的,有時出去散步走上幾公里也見不到一個人。

2022年8月14日晚上,銀灘下了場暴雨,一道雷劈下後,整個銀灘徹底陷入了「死寂」。

對住在海景房裡的老人來說,這次停電給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海邊的空氣非常悶熱,沒有空調和風扇他們幾乎一整晚都沒有睡覺。

再加上當地的海景房很少通燃氣,吃飯也成了個大難題,唯一的幾家餐館和酒店也都關門歇業了。

據說,這次停電是因為閃電擊中了露天變壓器導致的,這裡的設施實在太脆弱了,一不小心就會有「突發情況」。

不久後,小區群里發出了停電通知:

「供電所已緊急申請市供電公司支援搶修」,而市區距離這裡,足足有20多公里。

這裡就像被世界遺忘在角落裡的「鬼城」一樣,一切都安靜的可怕,走在銀灘的街道上,只能聽見腳步聲和風吹落葉的簌簌聲。

若仔細環顧四周,你會發現每個海景房的外牆上都有發霉的痕跡,上面覆蓋了一層接一層的廣告紙,全是關於售賣海景房的信息。

有人說:「銀灘就是鬼城,住在這裡的人都會走向地獄」。

這是怎麼回事呢?住在海景房裡的老人為何來到這裡,又是怎麼生活的呢?

2

劉英從小生活在城市裡,她做夢都想買一套海景房。

2018年,她和朋友坐大巴車到乳山旅遊,瞬間被賦予「東方夏威夷」稱號的銀灘吸引住了,她萌生了在這邊安家、退休養老的想法。

後來,劉英在一棟海景房的外牆上看見了一張廣告牌,上面登記了十幾個房源信息,基本都是精裝修、可以隨時拎包入住的房子。

在中介的介紹下,最終她買了一套能看見海的二手房,78平,兩室一廳,23.8萬。

拿到鑰匙後,劉英迫不及待的住了進去,可她發現,這裡跟想像中的養老生活一點都不一樣。

小區裡的住戶特別少,晚上沒有老伴的陪同她根本不敢出門。

而且周圍缺少商業體系,買點生活用品還能去附近的商店裡買,可若是買菜的話,只能坐著蹦蹦車去5里外的集貿市場買。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海邊空氣又潮又悶,上午打開一包薯片下午就潮了。

一些家電剛買回來沒多久,常常因為受潮而出現故障。

陽台上的衣服好像怎麼曬都曬不干,廚子裡的被褥還要每隔一個月就拿出來晾晾,否則一不注意就會發霉。

尤其到了冬天,銀灘幾乎都不通暖氣,坐在家裡裹著棉被也凍得直哆嗦。

所以劉英跟很多住在附近的人一樣,夏天來住一段時間,冬天再回河南老家,她說自己就像來回遷徙的候鳥一樣。

因此她也打算把房源掛到廣告牌上,誰知一問才知道,當年23.8萬買的房子,如今跌到了5萬左右。

曾經看似火熱的海景房,莫名出現了諸多割裂和魔幻之處。

有位土生土長的銀灘老人說:「這裡的海景房,就是另一個鶴崗」。

但與鶴崗最大的不同是,這裡的新房單價仍然維持在8000—10000元,二手房有些卻跌倒了1000元。

如此大的價格懸殊,成了這座城市難以解開的「謎團」。

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跟銀灘每年特有的「老年看房團」有著緊密的關係。

開發商以「百元旅遊看房」為噱頭,以「養老聖地」為亮點舉辦活動,吸引著全國各地退休的老人。

當他們坐上大巴車,翻山越嶺的來到銀灘旅遊時,根本想不到未來的自己會被「強行」留在這裡。

3

69歲的李雲就是「老年看房團」中的一員。

她是瀋陽人,以前在銀行工作,兒子2歲時患上了皮膚病,沒過多久丈夫就離開了這個家。

這些年來她獨自撫養兒子,而在銀灘花50多萬購買的那套海景房,原本是她用來養老的全部積蓄,誰知如今竟成了一把揮之不去的枷鎖。

一切源於2019年3月13日的一張傳單。

那天中午她走在街上,一個小伙子遞給了她一張傳單,上面寫著「威海銀灘海景房看房旅遊」。

「現在只需花200元就能跟團去乳山旅遊3天,還能免費參觀海景房,我們還舉辦了『推介會』,到場的人都能領到禮品」。

最初李雲沒多想,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參加了推介會,後來據她回憶說,現場大概有二百多人,有幾個自稱是在銀灘買了海景房的「老業主」。

他們站在台上一直講「負氧離子」和高質量養老生活,台下的老人都心動了。

李雲說:「或許從我接到傳單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掉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陷阱中」。

由於交了200塊錢旅行團的錢,李雲不想浪費,第二天一早她就跟著大巴車從瀋陽出發了。

同李雲一起的還有三十多名中老年人以及十幾名銷售人員,他們有的是想趁機旅遊一圈,有的是跟著銷售去看海景房的。

從瀋陽到乳山大概1200公里,路程十幾個小時,銷售人員「叔叔阿姨」的喊著,一路都在重複推介會上說的話,李雲就這麼聽了一路。

到達乳山後已經深夜了,老人們都已疲憊不堪。

第二天一早,銷售人員就把睡了幾個小時的老人叫起來旅遊去了,所謂的旅遊無非是去拇指廣場走走,再到海邊抓幾隻螃蟹。

有一個銷售聽說李雲是從銀行退休的,一直跟在她後面。不知為何,李雲總覺得有種被人盯上的感覺。

因為除了旅行團的人,她根本沒機會跟別人接觸。

事後,她隨大巴車來到了售樓處,推開大門,裡面的氣氛更是熱鬧到了極點。

這裡匯集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中老年人,台上有個人拿著鑼一直喊著:「恭喜XXX成功買下一套海景房」!

旁邊一群老人正聚在一起砸金蛋,隨著錘子落下,一張紅色的「購房優惠劵」便露了出來,全場瞬間沸騰起來,連連叫好。

李雲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了,她放鬆了警惕,以為只是自己多想了。

後來在中介的介紹下,她看重了一套42平的公寓,中介趁熱打鐵,說海景房的房價會漲到2萬。

還說買了房子後也能返租,銀灘是旅遊勝地,來租房子的人很多,一個月的房租完全夠覆蓋房貸的。

李雲有些心動,但還是想看看其他樓盤。

中介趕忙說道:「我們這個以1萬抵3萬的活動還剩一小時,你可以慢慢考慮,但超時就不能享受優惠了」。

在中介「以退為進」的戰術下,李雲當場簽下了購房合同,由於帶的錢不夠,還刷了3萬塊錢的信用卡。

事後她回憶到,當天在現場定房的老人不少,有些人沒帶錢,銷售人員還為其提供了貸款,只需簽一張欠條就可以。

李雲越想越不對勁,於是上網查詢了銀灘的房價,發現二手房平均在3000—4000左右,有些甚至跌倒了1000左右,而他買的房子單價高達9000元。

而那些「有升值空間」、「很多人租房」的說辭更是不成立的。

她立刻想辦法聯繫了大巴車上的幾個老人,大家也發現了異常,他們一起諮詢了律師,但得到的答案卻是:「維權勝算不大」。

在得知有些老人花了幾萬塊錢打官司失敗後,李雲只好放棄了追責。

「有時我就想,直接跳樓得了,如果以後日子不好過,也只有這一路可走了」。

4

2017年交房後,李雲來到了銀灘,既然房子已經買了,怎麼也要住一住。

在這裡,她遇到了很多跟她有著相似經歷的老人,也聽到了很多不同的故事。

一個長沙的老人,年輕時是一位教師,一個月工資3000塊,老人買完海景房後拿著退休金「補貼」著房貸,「沒辦法,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

一個天津的老奶奶,孩子在北京工作,她5年前在銀灘買了3套房子,至今一套也沒租出去。

如今留在這裡的人,除了少數本地人之外,幾乎都是被房子困住的外地業主。

有些人還在為日後的生活發愁,但有些人已經從牴觸慢慢變成了習慣,開啟了新的生活。

和老伴住在銀灘一個兩居室的李阿姨表示,因為身上沒有多餘的錢了,她索性靠賣「煎餅果子」維生。

來買煎餅果子的都是住在附近的人,雖然不能賺很多錢,但完全夠兩人生活了。

「有時候看看銀灘的藍天白雲也挺好,我已經跟自己和解了」。

李阿姨經常開著蹦蹦車去當地的流動集市,那裡跟普通的集市不同,除了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外,當數老人的「玩意兒」最受歡迎。

比如說修腳、采耳、剃頭,以及火爆的保健品售賣店。

你會發現這裡賣東西的人幾乎都是老年人,買東西的人也幾乎都是老年人,他們「被迫」留在這裡,卻用自己的方式維繫著乳山的商業體系。

李阿姨和她丈夫都喜歡海風,但這份幸福只屬於夏天,銀灘的冬天實在太冷了,沒有暖氣的屋子,讓這裡的冬天顯得格外漫長。

實際上,這裡的房屋在沒有辦法出手的情況下,大部分業主都會把它當成旅遊房來居住,夏天來、冬天回。

而過度開發海景房、配套設施不完善、房價貶值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銀灘,很多沿海地區都在面臨著這一困境。

近些年來,「房屋過度開發」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

例如前段時間被傳出的:「東北邊陲小城鶴崗,招聘公務員送房送車」。

人們這才發現一個邊陲小城就有幾百萬套房子,陷入了「當地房子賣不完,外地人不願買」的窘境。

一時間,鶴崗的房子成了當地最不值錢的東西,如今一旦出現像鶴崗這樣開發過度的,都會被網友戲稱為「某某鶴崗」,因此銀灘還有個名字,叫做「鬼城鶴崗」

很難想像,曾經承擔著養老夢想的海景房,最後竟變成了智商稅,貪婪的收割著老一輩人的積蓄。

但俗話說的好,萬事都不會百害而無一利,銀灘的海景房也是如此。

有人說,銀灘的房子的確像「鬼城」,但它的另一頭,還有條通往人間「天堂」的道路。

5

退休的聶叔叔也在銀灘買了房子,他的一天,往往是從清晨散步開始的。

他一邊溜達,一邊去菜市場買好一天需要的飯菜,然後中午打打麻將,晚上再到著名的大拇指廣場。

廣場上有很多自發組建的「老年團」,有唱歌的、跳舞的、表演絕活的等等,生活在這裡一點都不孤獨。

他表示,這裡只有一個在一線城市才有的好處,就是廣場上聚集著天南地北的外地人。

他們大多數是退休的老爺爺、老奶奶,不管來自哪裡都不用擔心無人照料、老無所依。

因為「遠親不如近鄰」,老人們都是互相幫持著過日子的。雖然這裡人煙稀少,但同樣也很舒適。

不過令聶叔叔最欣慰的是,這座城市沒有遊手好閒的青年,看似是個「躺平」的風水寶地,實則不利於躺平,他說:

「年輕人不可能在一個沒有電影院、沒有商場、沒有好工作的地方一直躺平下去,銀灘的節奏太慢了」。

其實不管「魔鬼」也好、「天使」也罷,只要「百元旅遊看房」的模式還在,乘坐著大巴車來到銀灘的老人就不會消失。

最終他們的結局,依舊是被騙的憤怒,以及對生活的無奈。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銀灘的樓房開發已經受到了控制,商業和工業的發展正在逐步遞進。

由於大面積地皮都用在了住房上,要想改變銀灘還需要些時間來完成。

有位房產中介說:

「以前主要就是低價收購、高價售出,我們從中賺差錢,但現在錢不好掙了,已經打算辭職不幹了」。

2022年8月14日,銀灘停電了,8月15日中午,電力恢復了正常,海邊下起了大霧。

一個老人牽著一隻狗,邊走邊往電線桿上貼賣房信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