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記:廈門路、澄觀道、竹巷下、草寮街、杉巷尾

鴻源軒圖文廣告 發佈 2024-04-09T15:43:17.264613+00:00

此文轉載致敬韓海榕老師,留下如此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廈門路廈門路原稱醒民路,位於古城南隅,臨近南門溪。該路東西走向,由古街巷拓寬改建而成。東起大廟口,西接青年路,全長1070米,路寬6.

此文轉載致敬韓海榕老師,留下如此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


廈門路


廈門路原稱醒民路,位於古城南隅,臨近南門溪。該路東西走向,由古街巷拓寬改建而成。東起大廟口,西接青年路,全長1070米,路寬6.1米,原建屬甲級石板路,兩側是整齊而具有南國特色的「騎樓式」街廊,民國期間興盛,是漳州市肆最為繁榮的商貿街道。新中國後,1954年改石板路為水泥路面,2000年拆除。


  1918年秋,粵軍陳炯明率師援閩入漳,軍事甫定,委周醒南為工務局長,大興市政改造建設。包括拆除古城垣,利用石料建築堤岸碼頭和拓寬改建街道等項目,首批工程於1919年4月動工,至1920年9月竣工,拓寬改建街路35條。其中有一條稱為醒民路,則是今廈門路的前稱。

  醒民路是由以下古街巷改建串通的(自東至西):大廟口(新橋威惠廟)、垻仔橋(石路頭)、節孝坊(錢氏大宗祠)、張厝(盤龍樓)、李厝(七星巷)、丁方橋街(大路頭姜公祠)、東閘口(帝君廟)、石佛殿、陳公巷(清惠宮)、杉巷(大道公廟)等路段。拓建之前,狹窄彎曲不一,路面高低不平,兩側房屋破落,商鋪參差不齊,市容失雅。拓寬後的醒民路,道路寬暢筆直,兩側店肆行棧毗連,樓房整齊有序,市容市貌大為改觀,尤其是「騎樓式」街廊,被譽為中外文化的結合體。 


據資料記載,醒民路的拓寬改建費用由沿路兩側的業主負擔,按石板路路闊20市尺的標準,丈量店鋪門面、每10市尺派款25元。沿路兩側的舊店鋪門面拆卸,按統一的「騎樓式」街廊款式進行改建,其費用均由業主負擔。

  醒民路定稱與更名,據民國9年11月10日,護法區工務總局局長周醒南撰《漳州市政徵信錄初編》記載,新定漳州市馬路名稱共35處,其中有醒民路(今廈門路)。傳說當時局長周醒南不敢公開以自己名字定路稱,有意以「醒民」借代之。定稱過後不久,醒民路劃為兩段,以東閘口為界,東閘口以東稱醒民東路,其西稱醒民西路。

民國28年(1939年)12月26日,醒民東路又分為兩段,自七星巷至東閘口為醒民中路,置大路頭保,俗稱大路頭,七星巷以東至大廟口稱醒民東路。民國33年(1944年)3月,國民黨廈門市政府內遷,在漳州大路頭設立辦事機構(址在醒民中路,原新橋街道辦事處的對面紅樓),時海澄人黃天爵主持事務。


民國33年7-9月間(具體時間不明),將醒民東路、中路、西路合併改稱為廈門路(民國33年10月10日編印的《漳州市全圖》,圖中醒民路已改稱為廈門路)。民國34年9月6日抗日戰爭勝利,日軍在廈門投降。嗣後,廈門市政府辦事機構從大路頭遷回廈門,但廈門路並沒有因此更名。解放後,廈門路之稱依舊保留,沿用至2000年。現與澄觀道、博愛道等路一併拆除,依照漳州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重建。

澄觀道

  澄觀道是市區沿南門溪的江濱街道,東接草寮尾,西至洋老洲,路全長1414米,其中自新橋頭至舊橋頭為主要路段,路長930米,定路名為澄觀道。新橋頭以東,稱澄觀東道(新橋頭至五通碼頭,俗稱竹排沃;五通碼頭至陶器廠,俗稱草寮尾);自舊橋頭以西至瀛洲尾,稱澄觀西道,俗稱洋老洲。1970年,在澄觀道中間築跨越南岸的漳州大橋(俗稱戰備大橋)。此後區志記載,澄觀道分三段,沿江由新橋至漳州大橋,名為澄觀道,新橋頭以東為澄觀東道,漳州大橋以西稱澄觀西道。然而不知何故,未見門牌路稱更改。

  澄觀道是1918年陳炯明入漳時,委周醒南實施市政改造工程,所拓建的35條街路中唯一一條新築(填河床闢為路)街道。南門溪北岸原是自然港岸,俗稱「溪仔」。周醒南利用拆舊城石料,將「溪仔」外移十來丈建石堤岸碼頭,堤岸內側(舊河床)填土闢為新路。新路東起新橋頭西至舊橋頭,路全長930米,路寬30餘米,沙土路面。1920年9月竣工,正式定稱為澄觀道。沿堤岸內側種植一行速生槐花樹。

澄觀道自東至西分段依次為:橋頂頭、垻仔橋(南河市場)、玫瑰堂(塔仔腳)、七星巷(海關樓)、大路頭(碼頭關)、丁方橋(東閘口)、王爺廟仔(宏山廠)、清惠宮(丁八廟)、舊橋頭等。澄觀道沿路建築一般與廈門路相連。廈門路為商行、商店店面,直通澄觀道。澄觀道沿路一般為倉貯作坊,兩層建築,深宅「竹竿厝」。故稱廈門路為「內街」,澄觀道為「外街」。

  寬敞的澄觀道與宏大整齊的堤岸碼頭配置,極大地提升了南門溪港貨物吞吐能力,成為水陸交通要津。

  解放後,南門溪逐漸淤積,水運漸次衰落,常有洪水為患。1959年11月開始在澄觀道路中築建防洪石堤,1961年底防洪堤竣工,澄觀道成為堤內的道路,路變窄了,路寬只有以前三分之一,僅為10.3米。隨著商貿北移,昔日車水馬龍的江濱街道一落千丈,變為冷落的街路。

竹巷下、草寮街

  竹巷下、草寮街,位於廈門路之東,兩路相連,東西走向,西接廈門路大廟口,與解放路交匯,東至皮革廠,與元光南路交匯。該路於1912-1923年由古街巷拓建的,路長500餘米,寬6.1米,沙土路面,兩側建築大部分是兩層樓房,「騎樓式」街廊,也保留部分豪門大宅。

路由西至東分別有:中街仔、米市巷、打石街、鄭厝巷、南方巷(軍械廠)、勞動巷、二保巷等,以上路稱竹巷下;向東緊接南浦亭、船寮、順興巷、審判廳、張厝巷、陶器廠等,以上路稱草寮街。  

竹巷下和草寮街是一條被冷落了的老街市。清代中葉,這裡人煙稠密,市肆繁榮,有米市、糖市、打石、做篾、修胎、杉竹等行業。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為南廂馬惠保、鳳林保地域,歷來為軍事要地,駐目兵(崗哨)10名、汛兵15名。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建鳳林「鎮南樓」戍衛。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龍溪商會組織民團,在竹巷下設隘門衛護。光緒十四年(1888年),在竹巷下設立漳州最早的電報店(官督商辦),民國元年(1912年)改稱電政局,歸官辦。

1924年,北洋軍閥張毅在竹巷下南方巷建立軍械廠、軍服廠,鑄劣質銀角危害百姓。1927年,國民革命軍入漳,在原軍械廠鑄造紀念幣,面值貳角,鑄量極少。民國4年(1915年)設龍溪縣初級審判廳;民國14年(1925年)1月,在草寮街設立龍溪地方審判廳(屬北洋政府),首任庭長韓潮(莆田人)。


  民國期間,草寮街的蔑器作坊興旺。1941年1月2日,龍溪商會在崗靈保(草寮街)重建篾器同業公會,有會員41家;1942年8月1日,在竹巷下54號重建竹商(經營竹材)同業公會,有會員55家。


  解放後,修建3613機場和鷹廈鐵路,需要大量的土箕、竹挑、竹篷等器材,促進竹業行業發展。1956年合作化高潮,建立竹業1至6社,還有竹篷、竹笠、竹椅、竹筷、谷笪、放排等13個單位。隨著鷹廈鐵路、機場、防洪堤等工程完成,許多竹製品逐漸被其他製品所代替。20世紀五十年代繁榮一時的竹業,至1987年全部被兼併或轉產。

杉巷尾


  杉巷尾在廈門路之西,原是南城垣邊一小巷,地處偏僻,房屋稀落,是陳炯明拆城辟路之後拓建的(時間未考)。路東西走向,長約150米,寬5米許,兩側樓房多為挑梁式陽台,與廈門路「騎樓式」街廊不同。


  杉巷尾單獨一個地名,東與廈門路西端杉巷連接,西至西閘口石板橋(疑為余使君橋,未考證)和西園新運橋,北靠博愛西道(城背頂),南依外城壕,與洋老洲濠溝相隔。


  清乾隆二十七年(1962年),杉巷尾隸屬南廂杉巷保(清代保甲制度百戶為甲,十甲為保。1934年8月改制,十戶為甲,十甲為保)。昔日保的範圍廣,下分若干角落,亦稱社。杉巷、杉巷尾同是杉巷社,社主廟原在與青年路交叉路口,坐北朝南,祀保生大帝。1918年拆城辟路時,將社廟移建於路口榕樹邊,改為坐南面北,解放後廟廢,今為環衛站使用。

  該地段居民較少,建有豆乾社和制面社,西側有木箱廠和人民市場;南側(環城壕南岸)是洋老洲二巷豬仔圩。

  杉巷尾東端南側有瀛洲橋,是杉巷跨越護城壕入瀛洲通道,原架木為橋樑,清乾隆二十六年(1716年)知縣吳宜燮改砌為石橋,1918年拓建為街路橋(大通南路)。

  古代杉巷、杉巷尾興盛與西南環城壕有關,因西溪上游杉木集中運入西南壕而結市,杉行林立故名。護城壕亦稱環城壕,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因城縮小,重挖浚環城壕,「西起西北環西門至西南城,深1.8丈,寬4丈」。西南壕在杉巷尾引水入西閘(博愛道西端),進城中由東閘口出。西南壕東抵舊橋頭匯入南門溪,西連三湘江,承康山合寶寨東流之水,經西院、上墩、下碑匯於三湘江,南下三角港入西溪。

以上可見西南壕由來已久,可通舟楫,但由於生齒日繁,壕常壅塞,屢次疏浚。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由紳士捐資重修。自民國以來,因市政改造,街路拓建,水系遭破壞,三湘江及城內外壕變成臭水河。從1985年開始規劃,對環城壕河進行整治。

作者簡介:韓海榕,原閩北一林場場長,退休後居於漳州,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漳州地方文史的研究,有「漳州地方史活字典」之稱。2007年4月去世,享年70歲。

供稿:薌城區政協文史委


圖片:南風僑批館 美麗漳州叢書《漳州舊城街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