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縣商店鎮家門口就業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大衆網濱州 發佈 2024-04-09T17:26:17.727207+00:00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殿章 見習記者 史驍渝 通訊員 董穎穎 趙文岐 濱州報導如今,走進陽信縣商店鎮大邱村一棟民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服裝布料,伴隨著機器此起彼伏的「噠噠」聲,20餘名工人正認真、嫻熟、雙手有條不紊地移動布料,對布料進行剪裁、縫製,現場一派繁忙。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殿章 見習記者 史驍渝 通訊員 董穎穎 趙文岐 濱州報導

如今,走進陽信縣商店鎮大邱村一棟民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服裝布料,伴隨著機器此起彼伏的「噠噠」聲,20餘名工人正認真、嫻熟、雙手有條不紊地移動布料,對布料進行剪裁、縫製,現場一派繁忙。這個辦在家門口的服裝廠,讓附近的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類似這樣的小作坊加工廠有50多個,散布在商店鎮各個村,依託閒置屋舍、民房、鋼結構房屋等,辦起服裝、床上用品、假髮、編織袋、工藝品、布匹等加工製作,帶動脫貧戶和留守婦女就業2000餘人,人均年增收超過2萬元。簡單易操作的加工項目不僅讓農村婦女可以就地就近就業,還可以保證她們接送孩子和照顧家庭「兩不誤」。

就業是「國之大者」,也是「民之大事」。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的有序推進,商店鎮持續推進就業幫扶車間的建設和發展,逐步把就業幫扶車間建成「發展車間」「致富車間」,並積極探索「小作坊+就業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模式,用好這個「家門口的工廠」,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致富,為農民提供「政策福利」,讓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了工作崗位,讓他們變成「工薪族」,用行動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我家裡兩個孩子,上班不自由,在這裡幹活自由,家裡的活不耽誤,一天掙個四十、五十塊錢的吧,方便接送孩子,挺好。」在興商村國芹手工藝品製作加工點幹活的劉國紅高興地說。「在這裡上班挺方便,離家挺近,工資一個月5500元至5800元左右。」在大麼王村紡織廠上班的蔣小芳非常滿意。「在這個廠里時間自由,接送孩子方便,環境好,工資按時發放。」在大邱村服裝加工廠就業的馬淑芬說。在小桑園區紡織廠上班的蘆梅高興地說:「在這個廠里幹著挺順心,車間裡也有空調,冬暖夏涼,工資按時發放。」

商店鎮鄉村振興辦主任肖學敏表示:「為全面落實就業扶持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商店鎮多方面、多途徑為有勞動能力的脫貧群眾創造就業條件,開發公益性崗位,根據脫貧群眾的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安排他們從事適合自己的崗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