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禪宗五大祖庭的天柱山三祖寺,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

九雨農 發佈 2024-04-10T00:54:18.282230+00:00

提起安徽的名山,很多人都會想到黃山。徐霞客那句「黃山歸來不看岳」,讓黃山聲名大噪。其實,天柱山在歷史上的價值,並不次於黃山。周武王時期,因紀念晚伯執政之地,天柱山被稱為「晚山」,後來更名為「皖公山」。安徽的簡稱「皖」便是取自此。西漢時期,漢武帝曾經多次登臨天柱山。

提起安徽的名山,很多人都會想到黃山。徐霞客那句「黃山歸來不看岳」,讓黃山聲名大噪。其實,天柱山在歷史上的價值,並不次於黃山。

周武王時期,因紀念晚伯執政之地,天柱山被稱為「晚山」,後來更名為「皖公山」。安徽的簡稱「皖」便是取自此。

西漢時期,漢武帝曾經多次登臨天柱山。他先是在元封五年封其為「西嶽」,後來又改封其為「南嶽」。論起來,如今的南嶽衡山都是天柱山的「晚輩」。

天柱山為何如此受帝王的青睞?這是因為天柱山的地勢風景實在是太壯麗了。

天柱山山勢綿延逶迤,東接大別山,南有皖水,西有潛河,兩水夾一山,山因水流,水隨山轉。四十五座山峰次第展開,如三道翠屏,以相對300餘米之差,一道高出一道。天柱山的主峰天柱峰更是壯美,峰雄石奇,水秀洞幽,西風晴雪,植被繁茂,神採風姿令人拍案叫絕。

赫赫有名的三祖寺便位於天柱山中。

三祖寺是禪宗五大祖庭之一,又名乾元禪寺、山谷寺,位於天柱山野寨區。原為南北朝齊梁間何氏三高故宅。相傳南朝梁武帝時寶志禪師與白鶴道人鬥法得勝,在此開山建寺,外建七小塔,奠定現在寺廟的規模。

三祖寺中的「三祖」指的是三祖僧璨禪師。他得二祖慧可傳法後,承達摩衣缽雲遊至此。隱居天柱山十五年,擴建寺院,選場建壇,講經傳法,名揚長江兩岸。

隋大業二年,三祖禪師在山谷大樹下為眾說法,合掌立化,葬在山古寺後。唐玄宗天寶年間,舒州別駕李常素仰宗風,將三祖身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出己俸建塔。唐肅宗在位期間,賜寺號「祖山谷乾元禪寺」。唐代宗大曆七年,諡塔號「覺寂」。後來,寺塔多次被毀。至明洪熙元年,寺僧普翳重興寺門,佛子葛暹捐建天王殿、乾元閣。宣德年間,葛公緩建大雄寶殿。嘉靖年間,院僧了瑩重修了覺寂塔和塔院,一時稱盛。此後屢有興廢。至1979年,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如今的三祖寺依照山勢而建,前低後高,雄大壯麗。除了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正殿外,兩旁還有東佛堂、觀音閣、西房等。香火鼎盛時,擁有百餘間廟房,四畝土地和成片山林,為天柱山第一大廟。

如今的覺寂塔,雖然經過了宋、明、清幾代的重修,但是塔形仍然保持唐塔風格。塔外旋中空,出入相制,與他塔異。塔為樓閣氏,斗拱布局,七層八角,高約30米。塔壁上有佛像浮雕,外有磚欄環衛,內有台階可登塔,一覽四周美景。塔頂有鐵鑄相輪,高5米,四方系鈴,風吹悅耳。

三祖寺西邊有一處清泉,泉旁有一大石如臥牛,又名臥牛石,附近的石上蹄跡宛然。崖壁上有大量的題名石刻,相傳「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曾坐在此石上讀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