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報告丨報告再提城鎮化,專家稱中國經濟發展最有潛力的是農村

新京報 發佈 2024-04-10T09:03:31.500988+00:00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我國仍處於城鎮化進程中,每年有上千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入「十四五」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在農村農業領域做文章。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我國仍處於城鎮化進程中,每年有上千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入「十四五」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在農村農業領域做文章。

「中國經濟發展最有潛力的地方還是在農村,特別是在城鄉接合部。這是一個基本國情。」徐洪才說,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只有63%多一點,若按戶籍人口計算,還不到這個數字。

近年來,中國農村城鎮化進展顯著。但仍有近3億農民進城之後,成為所謂的「新市民」,並未落地生根。他們面臨「三座大山」或「三大難題」:一是沒錢買房子,即「購房難」;二是老人看不起病,即「看病難」;三是孩子上不起學,即「上學難」。他認為,現在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2萬美元,但是未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還有賴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或者說釋放消費潛力,關鍵還在於提升3億「新市民」的收入水平。

與此同時,中國仍有近6億農民,其中2億人直接干農活。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快來臨,中國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將面臨嚴峻挑戰。從深挖內需增長潛力的角度看,特別是從提振消費和擴大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都有必要繼續推進城鄉一體化。換言之,就是繼續促進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雙向自由流動,加快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改革。按照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通過引入先進生產要素,盤活農村土地和自然資源,調整二元經濟結構,彌合城鄉之間的發展鴻溝。長期實行城鄉土地分離制度,推高了中心城市房價;而城市人才過剩,農村人才被虹吸到城市,形成單向流動,造成中國農村的「空心化」。

要徹底解決中國的「二元經濟」問題,就必須建立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機制,即引導資本下鄉、知識下鄉、人才下鄉,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要擴大內需。顯然,擴大內需離不開鄉村振興,離不開新型城鎮化。」徐洪才說,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必須將收入分配的啞鈴型結構,轉換成為橄欖型結構。目前,中等收入群體只有4億人,太少了。2022年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未來若干年內,鄉村振興戰略落地,關鍵在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對此,他也提出一些建議。包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升農村土地價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個是生產力,另一個是生產關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金融創新,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加快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加大縣域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尤其在提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時,徐洪才強調,必須打破小農經濟組織形式,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發展多層次的技工貿、產供銷一體化的市場主體。這些新型組織形式,從生產關係層面看,不能簡單理解為恢復傳統的供銷合作社和人民公社,這是歷史倒退。「現在仍有2億農民干農活,顯然不合適。50後、60後乃至70後,遲早會自然退出市場。不久的將來,中國農業勞動力市場將面臨嚴峻的新老交替、青黃不接的問題。」他說,14億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就必須加快先進農業技術應用和大型農機裝備使用,前提就是要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唐崢 校對 趙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