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研究員徐志紅:躬耕海島見彩虹

南海網 發佈 2024-04-10T13:54:29.496386+00:00

徐志紅展示彩虹西瓜瓤。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艷玫 圖\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三亞南繁基地試驗大棚,看到藤上掛滿了圓溜溜的西瓜。

徐志紅展示彩虹西瓜瓤。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艷玫 圖\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三亞南繁基地試驗大棚,看到藤上掛滿了圓溜溜的西瓜。辛苦種植數月的西瓜材料即將迎來採收期,該所研究員徐志紅一大早就鑽進棚里,一會兒俯身觀察材料,一會兒叮囑技術員採收注意事項,一會兒詢問新品種推廣情況……一上午很快過去,她從棚里出來時,襯衫已被汗水浸濕,臉也熱得通紅。

每年10月來海南種植,第二年3月收集材料回河南,休整一個月,5月又去新疆種植,9月收穫後又準備來海南……過去近20年間,徐志紅利用海南這個「天然大溫室」,選育出了幾十個西瓜品種,為全國消費者送去「海南甜」。

徐志紅在試驗大棚里查看彩虹西瓜長勢。

追隨父親走上育種路

徐志紅與南繁的結緣,可以從她小時候說起。「我的父親是育種專家,他每年冬天去海南育種,第二年春天才回家,很少在家和我們一起過春節。回來後,他不時說起在海南的見聞和育種故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十分嚮往四季溫暖的海南島。」徐志紅說。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南繁育種,好似一粒種子,在徐志紅的心裡種下,生根發芽。長大後,她選擇成為一名西瓜甜瓜育種研究員,也和父親一樣,追逐陽光和溫度,來海南開展種子繁育、制種、鑑定等科研活動。

「過去南繁育種,比現在難得多。我們從鄭州到三亞要花3天2晚,抵達後馬不停蹄到處找試驗田,累了就找一棵大樹,在樹底下打個盹。找到了試驗田,就在田頭搭個棚子,住在裡面。」徐志紅回憶。

「在田間育種,只有農時,沒有節假日可言。」她依稀記得,剛來海南育種沒多久的一年春節,大年初一她找來一口鍋,煮了點稀飯,配些榨菜吃就算是過節了,吃完又馬上回地里幹活。

儘管如此,艱苦的工作條件並沒有讓徐志紅退縮,因為她知道選育出一個優良品種,一般需要經過7代至8代的選育定型,而經過南繁加代後,農作物的育種周期縮短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科研人員克服困難加緊育種,優良品種才能加速從南繁基地「走」向全國。

好在,近年來南繁基地的硬體條件明顯改善,徐志紅團隊早已告別四處找地的日子,他們有了固定的試驗大棚和住所、齊全的科研設備,可以更加專心地投入育種工作。

徐志紅選育的西瓜新品種。

小西瓜瞄準大市場

在試驗大棚內,各式各樣的西瓜採用立體吊蔓的方式種植,徐志紅在蔓叢中穿梭,只見她手握剪刀,麻利地剪下一個個圓滾滾的西瓜。「每個品種的口感都不一樣,各有特色,大家都來嘗嘗,也給我們提點意見。」不一會兒,她抱著幾個小皮球大小的西瓜走出來,熱情地招呼到訪的客人品嘗。

說話間,徐志紅切開一個果皮上分布著深綠色鋸齒條帶的西瓜,露出黃紅雙色瓤。她介紹:「這是『美顏』西瓜,因縱切剖面像一道彩虹,也被大家稱為『彩虹西瓜』,它外觀小巧玲瓏,果皮又薄又脆,果肉香甜多汁。」一位客人拿起一塊品嘗後說:「入口即化,甜味中還有淡淡的香味。」

品嘗間隙,徐志紅拿著測糖儀,當場測彩虹西瓜的含糖量。她切下一小塊瓜瓤放進儀器中,一隻眼睛貼近洞口處仔細觀察,結果顯示含糖量達13%。「以前的西瓜品種含糖量達10%就比較甜了,如今通過科技育種、科學栽培,西瓜含糖量能達到13%至15%,甚至更高。」徐志紅說。

「這個是『滿月』,那個是『玉琢』,還有『朝霞』,每一種都嘗嘗。」徐志紅又切開幾個西瓜,有紅瓤的,也有黃瓤的,這幾種西瓜個頭均小巧玲瓏,皮薄而脆,口感好,含糖量高,都是藉助南繁育種平台選育出的小果型西瓜品種,是市場上的高端果品。

近20年來,徐志紅團隊在海南、河南、新疆等地之間奔波忙碌,共選育出54個西瓜新品種,其中12個新品種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

「我們每年10月來海南,第二年3月採收完材料後離開,一年中有5個月在海南工作,只為讓優異的西瓜新品種更快誕生。」今年58歲的技術員李隨群與徐志紅共事多年,早已習慣了南北遷徙、東西奔波的科技「候鳥」生活,黝黑的膚色是海南的陽光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記。

技術人員展示西瓜新品種。

樂見新品種在海南種植

一個新品種,只有推廣種植,才能產生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對徐志紅來說,令她最高興的事莫過於看到自己選育出的西瓜新品種種在了海南的農田裡。

「村里種了彩虹西瓜。」去年下半年,在三亞市崖州區崖城村,這個以前村民習慣在冬季種植豆角、茄子、青瓜「老三樣」的村莊,種了不少西瓜新品種。這一度成為村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原來,去年崖城村牽手崖州瓊崖農業公司和三亞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由村集體和公司出地、出設施、出人力,中國農業科學院出種子和技術,三方發揮各自優勢,合力種植「美顏」「滿月」「玉琢」等西瓜新品種。「去年,我們村種的首批新品種西瓜銷售一空,有不少人來問第二批什麼時候上市。」崖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衛平介紹說。

除了崖城村,徐志紅選育的西瓜新品種還在三亞長山村、梅山村、南濱居等地試種。不久前,她還接待了海南海鋼農旅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柏培一行,經過協商,雙方達成了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推廣種植100畝新品種西瓜的合作意向。這些正是南繁育種在產業發展方面產生的溢出效應。

據了解,中國是全球西瓜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我國每年種植西瓜3000多萬畝,占世界種植總面積的45%以上。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西瓜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今,家庭結構趨向小型化,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由『追求低價』向『追求優質』轉變,加之物流運輸方面的要求,西瓜正朝著個小、皮薄的方向發展。」徐志紅說。

徐志紅認為,缺乏品牌難以實現優質優價,不利於提升產品質量,不易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市場,最終影響到銷售及經濟效益。「目前,在西瓜種植方面,海南主要還是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發展不充分。」徐志紅建議,海南各地可建立西瓜生產示範基地,推廣標準化栽培模式;開展職業農民培訓,擴寬農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市場觀念;可在一些特色產區或城市近郊種植品質更好的小型西瓜品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