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苗族民居

經典小史 發佈 2024-04-10T13:58:24.152268+00:00

湖南苗族民居  解放前,苗族居於深山老林,住宅極為簡陋。《乾州廳志》記載苗族「斬木為巢,以蔽風雨」。光緒《古丈坪廳志》載:「苗民依山結茅屋,居室陋簡,亦有瓦屋者,每屋四五間,每間五六柱,無層次定向,無囪牖牆垣,繚以茅檐,戶低小,出入俯首。

湖南苗族民居
  解放前,苗族居於深山老林,住宅極為簡陋。《乾州廳志》記載苗族「斬木為巢,以蔽風雨」。光緒《古丈坪廳志》載:「苗民依山結茅屋,居室陋簡,亦有瓦屋者,每屋四五間,每間五六柱,無層次定向,無囪牖牆垣,繚以茅檐,戶低小,出入俯首。右設一榻,高四五尺,中設火爐炊灶,坐臥其上曰火床,翁姑父子兄弟妯娌群處無避,惟夫婦同被,女長則別設一床於右。牛馬雞犬之屬皆居其下。室經死人則遷之」。是為苗族早期室居。又據民國19,年(1930)省建設廳《湘西苗族考察紀要》一書記載;清乾嘉以前,湘西苗族「多居山洞,故有峒苗之稱,嗣後結草為廬。今也貧者仍如其舊,富者大廈崇垣,聳以碉樓。惟不喜開窗,以致室內黑暗,空氣阻滯。宅之左右,或設火床,高二、三尺、長寬不一,宛如大榻,中設火爐,炊焚坐臥其上。正常無神龕,室內多無間壁,牛馬豬羊叢棲一室……」



  吊腳樓是湘西苗族、土家族傳統的民居建築。一般為2層樓房,其主要結構形式是5柱8瓜(即5根立柱、8根吊腳)。第二層面積比底層大,結構工藝也比底層複雜精細,是主要居住之所。底層一般不作正式房間,多放置柴草碓磨,也有作牛羊豬圈的,它以上下穿枋承挑所懸出的走廊或房間,懸出部分的大立柱均吊一尺左右於樓板下,其吊下部分均經雕刻,有金瓜式、龍鳳頭式或其它獸頭、花卉圖樣。
  這種建築苗民稱之為架寮,漢人稱之為吊腳樓。原來主要建在山區,多為溪旁高坎之上或竹木掩映之間,既具粗野無拘之趣,又有秀麗嫻靜之風,深受苗、土家人民喜愛。後來漢人亦在城鎮沿河一帶修建此種住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