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走進廣東校園,郭帆:孩子刷新我們的認知

金羊網 發佈 2024-04-10T18:42:20.640498+00:00

文、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You have no flash plugin installedDownload latest version from here電影《流浪地球2》自1月22日

文、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Flash version 9,0 or greater is required

You have no flash plugin installed

Download latest version from here

電影《流浪地球2》自1月22日上映以來,目前票房已經接近40億元。最近一段時間,電影在全國開展校園路演,與各地大、中、小學的學生面對面交流。3月5日下午,導演郭帆、製片人龔格爾、C組導演周滌非、美術指導郜昂、《流浪地球2》製作手記主編王佳任等主創走進佛山市文翰中學,回答孩子們關於《流浪地球2》的「十萬個為什麼」。與學生交流過後,郭帆接受了媒體採訪。

郭帆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這輪校園路演下來,感受到孩子們對科幻的熱情:「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關注的問題不一樣,但他們對科技、技術本身的好奇心是共同的。」這一輪交流下來,郭帆也在不斷地吸收:「我們最初帶著科普的初衷走進校園,但很多時候都被孩子們『反向科普』了。我們未來創作的時候,可能要比現在想得更深入一些。」

導演郭帆

「《流浪地球》是大家共同創作的」

《流浪地球2》這一輪校園路演定名為「開啟想像力」。這一路走下來,郭帆也成了被打開想像力的那個人。他發現,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關注的問題也不一樣:「初一初二的孩子,他們可能更關注『我要問問題』這個行為本身,但並不太關注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有一些年齡段的孩子,他可能會提出更深的問題,而且渴求得到一些解決方案。到了大學裡,當然會遇到更多跟成人更接近的現實問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科技、對技術都有好奇心。」

郭帆感嘆,現在的孩子要比當年的自己厲害不少:「他們在這麼大的場合敢於公開發言,所表現出的活力、知識框架、提出問題的深度,都是刷新我們認知的。比如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小學裡講到太空電梯,一個同學站起來,跟我討論近地軌道的細節。」這也刺激到《流浪地球》團隊未來的創作,「我們在做這件事(校園路演)的過程中感受到一種推動力,以後的創作要比現在想得更加深入。我們總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世界,但其實他們理解世界的深度、廣度都遠遠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影迷把《流浪地球》暱稱為「小破球」,郭帆則是「球爸」。但郭帆說,《流浪地球》是屬於大家的。在他眼裡,《流浪地球》系列是一顆種子,而每一個觀眾都是澆水的人:「我們特別欣慰的是,電影上映之後有大量二創作品的出現。《流浪地球》特別像一顆種子埋在地里,會生根發芽,最終或許會長成一棵大樹。大家共同參與完成這部電影的世界觀。對創作者而言,這是一件最欣慰的事情。」

佛山校園路演現場

「廣東的製造技術給了我們底氣」

《流浪地球2》呈現了北京、上海未來的樣子,巨大的行星發動機成為這兩座城市的主要景觀。也許有人有疑問:為什麼電影裡沒有出現廣東?郭帆在採訪中回答:「這跟我們的世界觀設定有關。你可以把地球理解為一輛車,車頭是南極,赤道區域是方向盤,發動機必須設在北緯30度線以上,所以上海已經是最南端了。在我們的整體設定里,廣東是沒有發動機的。」

不過,雖然在劇情里沒有出鏡,但廣東並沒缺席——一批廣東企業深入參與到《流浪地球》的場景和道具製作中。郭帆透露:「我們在現場搭建了一個像生產車間一樣的流水線,當中絕大部分的工作是廣東的企業幫助我們完成的。」《流浪地球2》的道具製作頗為考究,「我們的道具製作就跟生產一台手機、一台電腦一樣,道具都是有內部結構的——有布線的地方、有放電池的地方、有放晶片的地方。所以做道具的整套邏輯是生產產品的邏輯,把道具拆解成圖紙,分成一個個零件來製作。廣東的製造業非常發達,製造技術的水平非常先進。所以做《流浪地球》系列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底氣,就是知道現實中我們的確有這樣的技術和能力。」

【學生問】

路演現場,文翰中學的同學們積極與主創互動。他們眼裡的《流浪地球2》是怎麼樣的?從拍攝幕後、科學原理到倫理問題,同學們的思考都很棒哦!

學生問:如何看待人類要抽籤進入地下城?這種做法是否違背了人類的價值觀?

製片人龔格爾:在巨大的災難面前,責任是第一位的。電影裡,當所有50歲以上的航天員出列之後,郝曉晞也問她的上司周喆直:這公平嗎?周喆直告訴她:「危難當前,唯有責任。」

學生問:您覺得對人類而言,科技化是益處多還是壞處多?

導演郭帆:你問到了一個所有科幻作品的母題,那就是人與技術的關係。當一個新技術出現時,我們往往更關注它的好處,但所有技術都是雙刃劍。就比如最近很熱門的ChatGPT,人們發現ChatGPT已經開始說謊了,包括它的母公司open AI的工程師也不能理解這個變化。這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危險的。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當相應的預警機制和法律法規都不夠健全的時候,我覺得我們要對新的技術保持一定的警惕。

學生問:該如何理解電影裡的台詞「沒有人的文明是毫無意義的」?

導演郭帆:這跟我們觀察世界的視角和能力有關。比如蚯蚓是沒有視覺系統的,所以它們對世界的理解只是軟的硬的、乾的濕的。如果你問蚯蚓「你看見了什麼」,它完全不能理解。我們人類也一樣,靠五感來感知和定義這個世界。但對Moss這種人工智慧而言,他們感知世界的途徑比人類多得多。面對「延續人類文明」這一句話,人和人工智慧有截然不同的理解。人類不會想到放棄生命,但Moss也許把自己看作人類文明的高級階段,人的生命對它而言沒有意義。

學生問:感覺這個電影花費的人力和資金都很龐大,您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拍完的?有沒有想過放棄?

導演郭帆:在完成這種困難的、長時間的任務時,信念感和使命感很重要。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在比你們年紀大一點點、大概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看了一部科幻片,當時心中迸發出一個夢想,希望自己未來也能拍一部科幻電影。如今過去20多年,我一直在堅持。我認為,人有兩次成年:一次是生理年齡到達18歲的時候,一次是找到了願意奮鬥一生的目標的時候。你要特別清楚知道這個目標的好處和壞處,以及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去追尋它。人生就只有一次,如果你的夢想是有意義的,為什麼不放手一搏呢?

編輯:聶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