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誠議|五判不執行的棘手案,社區馬大姐略施小計,調解成功

彩色港 發佈 2024-04-10T23:00:47.419228+00:00

眼前,仿佛閃著一道光▓ 陳榮發 馬大姐原來在我們共建社區幹過13年主任書記,到齡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憑著滿腔熱情,積極投身於人民調解、社區建設、安全穩定等工作中。她祖輩從阿拉伯國家遷徙而來,個兒高挑,滿頭秀髮,化著淡妝,穿著得體。我們雖早已熟悉,但從沒交談過。

眼前,仿佛閃著一道光

▓ 陳榮發

馬大姐原來在我們共建社區幹過13年主任書記,到齡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憑著滿腔熱情,積極投身於人民調解、社區建設、安全穩定等工作中。

她祖輩從阿拉伯國家遷徙而來,個兒高挑,滿頭秀髮,化著淡妝,穿著得體。我們雖早已熟悉,但從沒交談過。見面,只是客氣地打著招呼,每次,我都尊稱馬大姐,她笑著答應,總給人以春風撲面的感覺。

在外出差,吃午餐時,一張長條桌上,全是本區同事。巧的是,馬大姐坐在我對面,她邊吃,邊輕描淡寫地述說著擔任社區書記及人民調解員的幾件軼事。

在一個老舊小區里,二樓人家水管爆裂,淹過之後,樓下人家天花板及牆體發霉脫皮。住在一樓的,是對年過八旬的老夫妻,他們對房子重新裝修,花了一萬八千塊錢,想找二樓賠償,那個房子的男主人身上雕龍畫鳳,直接回絕。樓下的老人迫於無奈,只好找到法院。

然而,耗時幾年,判了五次,就是無法執行。這樣,樓上樓下的關係更僵。執行法官找到馬大姐,試探性地詢問這個案子是否願意去調解,她也只能表示先了解一下。

看完卷宗,馬大姐開始實地走訪。接觸二樓戶主後,感覺此人油鹽不進。「人家直接說,樓下人到法院起訴我,既然打官司,就陪著打到底,但一分錢都不會給。」

既然做不通二樓人家的思想工作,馬大姐在與一樓老兩口交談中,詢問老太有什麼基礎病。「她說沒有高血壓,只有低血糖。一想,這事就好辦。我就如此這般地做了安排,等法官上門調解時,讓演一齣好戲給二樓看。」

次日,馬大姐陪同法官調解這起訴訟案。到了現場,交談過後,沒有效果,二樓還是一口咬定沒錢給。這時,一樓老太忽然往後一倒。

見此情形,馬大姐立即提高嗓門大喊道:「不好了,不好了,要出人命了。並對二樓戶主說,如果為這事出了人命,可不是一萬八的事情,你就是一百八十萬也解決不了,說不定還要坐牢。」

聽了馬大姐這一喊,二樓人嚇得可不輕,立即表示願意賠償。「那人還嘴硬,說就當吃了個啞巴虧。怕他反悔,交錢的同時,馬上安排人拿來紙筆,白紙黑字寫清楚,免得今後找一樓的麻煩。」馬大姐接著說,「我生怕她跌到哪裡,如果骨折了,卻沒要到錢,就得不償失。還提前與醫院聯繫好,救護車及醫生都準備著,並跟醫生說,抬上車,只給她吃一片低血糖的藥。老人家庭困難,到醫院千萬不要再用藥。喊救護車的費用,由二樓承擔。」

還有,一對小兩口鬧著要離婚。馬大姐動情地說:「他們都是年輕的大學生,而且有了兩個小孩,如果法院一紙判決書下來,真的離掉,家也就散了。我是心疼他們,就想方設法去調解。」

感情這東西,一旦破裂,若沒人說合,就像鏡子摔在地上,碎了就難以恢復。

馬大姐經過一番思考,找到這對夫妻曾經的幾位大學同學,先後兩次請同學到茶社,共同回顧小兩口在大學時相愛的時光,拍成視頻。「真是感動了那兩個小年輕,他們又重新牽手,回歸到家庭。」

為了這次調解,她請人喝茶,花了450塊錢,一個案子調解好,獲得160元的收益。「我不是為了錢,只是覺得做這項工作很有意義。」

很多事情,需要勤思才能想出辦法。能做好這樣的群眾調解工作,來源於馬大姐在社區多年工作積累的經驗。

她在社區當書記時,有幢老房子的主水管因為使用時間過久,出現破漏,急需維修。馬大姐協調有關單位幫修水管,並從樓下跑到樓上,挨家挨戶地做工作,需要每家出兩百塊錢,可一樓就是不肯出。

居民知道一樓沒出錢後,都議論紛紛,說馬大姐欺軟怕硬,因為一樓那人是個老混混。

到安裝水管那天,她心生一計,特意跟一樓人講:「從樓上往下重新裝水管,因為你家沒出錢,入戶後的水管就用半成品,到時候,一加壓,可能有水往外直冒。那人嚇得說那不行,趕緊掏出兩百塊錢。其實,水管都是一樣的,哪有什么半成品?」

聽馬大姐說的故事,不僅是笑談,更充滿著智慧。在基層社區,經常要處理一些棘手問題,有的訴諸法律,卻難以解決。

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對一些不講理的人,不妨也如馬大姐這樣,以邪制邪,常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前提是要認真思考,周密謀劃,否則,可能弄巧成拙。

如今,馬大姐已年近七旬,但她始終充滿著事到手上就要想辦法做好的激情。與她交談,能獲得信心。看到她,仿佛眼前閃著一道光,再聯繫她所處理的事情,真的相信,這光,曾溫暖過很多人。

作者簡介:陳榮發,南京市作協、機關作協會員。平時熱愛生活,夜間堅持寫作,所寫隨感,散見報端。隨筆集《都是真實的人間》作為文匯新觀察叢書之一,於2021年9月在上海文匯出版社發行。

原載微信公眾號《金陵作家》2023年3月5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