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鬧市里最隱秘的寺廟,水泥建築長成「有生命的風景」

小浮圖 發佈 2024-04-11T01:08:54.926030+00:00

不見飛檐斗拱,亦無繁複的雕樑畫棟,位於台中市大里的菩薩寺,在外面乍一看只是一棟清水模外觀的建築,輔以木頭建材,要說這是間寺廟,很多人不會相信。


不見飛檐斗拱,亦無繁複的雕樑畫棟,位於台中市大里的菩薩寺,在外面乍一看只是一棟清水模外觀的建築,輔以木頭建材,要說這是間寺廟,很多人不會相信。



畢竟,它沒有傳統寺廟寬敞開放的門面,沒有紅色、金色、繁複雕飾,但僅僅是一棟灰色簡約建築,就曾入圍2009年「台灣建築獎」、榮獲2011年「台中市都市空間設計大賞」



菩薩寺門前的一方牌子上寫著「美在心中」,門口上匾額素雅地寫著「菩薩寺」。寺院內外散發著一種生活禪風,俯拾皆有寧靜致遠的氣氛,在裡面能夠感受到心靈上的平靜。



菩薩寺希望回歸佛法的本質,不以傳統寺廟的外觀來興建寺廟,使用「開模即完工」的清水模工法建造,也象徵了「純粹」。


菩薩寺建造的初心很簡單,希望以一個簡約、質樸的空間,讓人看見生命的自然與豐富,佛法回歸生活,在這樣的空間中,探尋自我的本質。



推開質樸木窄門,入口雖狹,但門後寬庭的大樹和植栽,以及那座被爬藤包圍的現代水泥建築,充滿綠意,讓不自覺深呼吸的心都舒敞了。



一進大門便可看見蓮花池與水瀑,潺潺流水聲彷彿洗滌了帶著僕僕風塵而來的旅人,未完全封閉的水牆可以看見佛像與蓮花,還有倒映在水中的菩薩寺。



水泥牆上其實有許多「不平整」,甚至有根柱子外側還能看見水管露出,當時建築團隊想要拆掉重做,但菩薩寺的住持慧光法師說:「生命的過程本來就不是完滿的,差別在於我們允不允許它存在,如果你允許了,它就會有意義。」



由此,寺院最終選擇讓建築原樣保存。不光滑且沒有使用任何裝修材處理的牆面,灰塵、孢子、蕨類都能附著於上,漸漸造就了整片爬滿攀藤植物「有生命的風景」,成為建造過程的意外收穫。



沿著「散步道路」前進所聽聞的磬音,是在有人走入山門的時候才透過感應裝置發出的聲響,為的是伴隨腳步、召喚更深層的覺知。



再踏進去,便是寺里大廳,一樓空間是認識菩薩寺理念與故事的地方,牆上掛有照片與文字介紹。大廳還會有簡單的展覽,可見許多攝影作品,來自於尼泊爾的沙彌學院。



向上走,二樓是菩薩殿,禮佛敬拜之處。這裡的菩薩雕像樸素優雅,沉穩莊重,氣氛寧靜神聖。有別於寺廟在佛像背後的書法及掛畫,殿內是整片的玻璃窗,與老榔榆相映成趣。



三樓是抄經室,整齊擺放桌椅,桌上備有心經與紙筆,開放在家居士來寺里寫經用功,盼能使人心靈平靜、放下俗事。



關於菩薩寺的設計理念,住持慧光法師《朝一座生命的山》一書中解釋到:「用自然的元素,創造一個友善環境的空間,希望每個人來到這個空間,都能學習如何豐富自己的生命,透過自覺來探索,甚至提升,進步。」


慧光法師希望以此回應佛法的本質。「 這是一座背景式的建築,這個空間是要陪伴你的、讓你找到內在的光明,因此它沒有打算成為主角。」



菩薩寺重新詮釋了「宗教建築」,讓寺廟變得現代、生活化,提供了一種新的、藝術的、體驗宗教空間的視角,讓本地的人們有另一種美感經驗。


在城市一角,這個院落日日都在演示生命自由的真理,只待有日踏入,心靈富足的契機便可能由此開啟。



歡迎關注佛圖網網站:www.photobuddha.net

小浮圖行深致遠,造就心靈佛圖。視覺藝術交流,數字信仰學習,分享心靈生活點滴。佛圖網官網:https://www.photobuddha.net/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