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風情|甘肅和政牙塘「牛犢爺」

西部攝影匯vv現代學會 發佈 2024-04-11T05:37:00.675825+00:00

#西部攝影匯#​#西部攝影#​#甘肅省現代攝影學會#​原創:馬貓「河州的南鄉是寧河,寧河的南鄉是牙塘。」河州「即今臨夏州,「寧河」即今和政縣。「牙塘」二字原是藏語的音譯借用。據考究「牙塘」與和政的另一處地名「麻藏」即為上牧場,下牧場的意思。

​​​

原創:馬貓


「河州的南鄉是寧河,寧河的南鄉是牙塘。」河州「即今臨夏州,「寧河」即今和政縣。「牙塘」二字原是藏語的音譯借用。據考究「牙塘」與和政的另一處地名「麻藏」即為上牧場,下牧場的意思。和政地區在歷史上的唐五代時期為藏族的前身吐蕃族所統轄,至宋熙寧時,宋將王韶擊敗占居河州後,大部分吐蕃族退回到太子山以南,剩下的極少部分家族歷經宋金爭鬥和宋元的朝代變遷,逐步與漢族融合。從歷史的角度講,和政地區民俗活動都與神會有關。


牙塘「牛犢爺」又叫「莊稼會」,流傳在和政縣南部山區買家集鎮牙塘石咀村一帶。相傳,明洪武年間,劉昭任河州都督,曾巡山打獵來到南鄉(今日的和政、康樂一帶),見這裡山高地涼、莊稼不黃,且天災頻繁、匪禍不斷,就動員山民墾荒,獎勵農耕。從此這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蠻匪絕跡,民眾得以安居樂業。劉都督十分崇敬漢代蘇武和王昭君,因而倡導民間供奉祭祀,在春節期間用文藝活動來紀念,於是此地便產生了一種小社火。因它創自劉都督時期,便命名為「劉督爺」。久而久之,後世又將「劉督爺」誤稱為「牛犢爺」。


牙塘「牛犢爺」的主旨是迎喜神,該活動實際上是為紀念「劉督爺」而舉辦的娛神儀式,其祭祀活動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舉行。據當地老人講,以前兩位喜神和劉督爺都是供奉在當地百姓為劉都督修建的祠堂中,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祠堂逐漸荒廢掉,於是人們把三位神明用一年一換的形式供奉在百姓的家中。從正月十五早上開始就為正月十六」牛犢爺「社火活動迎喜神及」串家「表演做準備。繁瑣的膜拜過程法師及村民要準備一天一夜直到十六東方黎明時方可開始正式的迎喜神和村拜表演。


十五凌晨在喜神王昭君與蘇武和劉昭祠堂前供上新鮮的水果、敬茶、敬酒,還用清油點上銅燈、放槡、上香磕頭。法師和村民來到供奉」牛犢爺「祠堂的村民家中,和大家一起上香跪拜,隨後法師與鄉老等人開始商議社火表演人數選定及禮教。選定表演者後把皮襖和帽子分發給主演選手,也把銅鑼,鑥芭,春耕農具等分發給別的表演者,進而確定下一年在誰家供祠堂的禮節規矩等。祠堂中的法師領頭和懂禮節的村民做白天祭拜時所用的黃蠟燭,彩旗風帆,進而剪切製作帶有花紋的精緻彩色紙旗和紙翅,供演員裝扮之用。

完成這些後開始在祠堂前打羊皮鼓邊唱經祭拜,之後要準備一頭肥豬。他們把豬拉到供奉「牛犢爺」的祠堂前,人們手中拿香,跪著圍成一圈。地上有一小堆麥麩,當豬拱吃麥麩,表示神明對祭品的滿意,於是就把豬拉下去宰殺。等豬收拾好了,法師在院中的香台上供上豬頭及部分部位的肉,焚燒白橡(一種焚燒後能放出香味的植物)、點燈、上香然後繞著香台再次唱經、敲打羊皮鼓進行祭拜,祈求神靈保佑村民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祭拜過後留下豬頭和豬蹄為翌日清晨迎喜神之用,豬肉則分給眾人帶回家。正月十五之夜法師一直跪在祠堂里唱經敲打羊皮鼓,完成很多禮節直到東方泛白天亮。

十六早上「牛犢爺」祭祀表演活動正式開始。牙塘「牛犢爺」的表演角色不多,僅有二十多人。主要有喜神兩尊,塗白臉,戴麻鬍鬚,頭插翎毛,反穿白皮襖,手拿羽毛撣子等道具;畫匠一人,頭戴紅纓韃帽,手拿筆墨,逢人道喜,法師八九人至十幾人不等。牙塘「牛犢爺」是挨家逐戶進行表演的,「牛犢爺」進入農戶庭院,邊畫邊唱祝福詞,祝福莊稼豐收、農戶平安。如今,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演變成為人們春節期間娛樂的主要項目,傳承發展於農戶之中。

「牛犢爺」表演曲調高亢而激越,莊重而優雅,有詩一般的韻律,賦一般的詞藻,因而沒有豐富的社會知識和靈活應變敏捷思維能力的人,就擔當不起表演主角擔子的。「牛犢爺」之所以在牙塘和石咀兩村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此地為吐蕃(藏族)居所,因「牙塘牛犢爺」所演義的是中國神普文化和歷史典故(昭君和番)之故事,所以,才有如今的和政牙塘「牛犢爺」文化。這種文化的傳奇色彩給這個小山村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讓更多的人想走近它,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編發:煥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