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神藥」,在春天翻紅

市界觀察 發佈 2024-04-11T12:02:42.691860+00:00

2月20日,在上海工作的李嵐突然開始高燒,「按之前經驗吃藥,3天後不僅不退燒還持續咳嗽嘔吐,最後去看醫生才發現得了甲流。」

作者 | 董溫淑

編輯 | 董雨晴

2月20日,在上海工作的李嵐突然開始高燒,「按之前經驗吃藥,3天後不僅不退燒還持續咳嗽嘔吐,最後去看醫生才發現得了甲流。」

按照醫生處方,李嵐開到了名為「奧司他韋」的防治藥物,服用後很快退燒。

許多人和李嵐一樣,在這個可以自由活動的春天突然受到了甲流的「襲擊」。奧司他韋這個略顯拗口的藥物於是突然「火」了,甚至幾度登上微博熱搜。

同時,有許多消費者發現,這款藥物變得「緊俏」了起來——住在北京海淀區的王宛誠注意到,美團買藥已經買不到奧司他韋現貨,能最快到貨的購買選項是承諾1-3天內發貨的外地藥房。海淀一家社區藥店則告訴她:「每天會有少量現貨到貨,需要的話要早點來買。」

隨著奧司他韋受到關注,相關「抗流感概念」也成為市場熱點。

曾經的禽流感「特效藥」

從最新一版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版)》中,可以了解到奧司他韋成為經典抗流感藥物的原因。

該方案中寫道,奧司他韋屬於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型、乙型流行性感冒均有治療效果。

神經氨酸酶是分布於流感病毒包膜表面的一種醣蛋白,也是流感病毒複製所必需的酶。抑制劑的作用機制是阻斷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從而阻止病毒出芽、抑制病毒繁殖。

除了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同屬於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同樣被用於流感的治療。但是,扎那米韋僅適用於成人及7歲以上青少年。而儘管奧司他韋與帕拉米韋都適用於包括幼兒在內的全年齡段,奧司他韋在國內獲批用於治療流感的歷史更長。

具體來說,瑞士醫藥企業羅氏旗下的奧司他韋產品(商品名為「達菲」)於2001年在國內獲批,而我國南新製藥生產的帕拉米韋(商品名為「力韋」)在2013年才獲批上市。

此外,一位資深醫藥代表對市界回憶道,在2005年時,「達菲」曾被用於禽流感的治療,當時療效得到了公開認可,年銷售額更是高達7億美元。

以上種種原因,讓奧司他韋獲得了「流感藥物之王」的稱號。

(羅氏生產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達菲」)

同樣是因為2005年之後,禽流感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羅氏開始將奧司他韋專利授權給其他製藥企業。

上海醫藥集團、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東陽光集團)分別在2005年12月、2006年3月獲得授權,成為國內最早擁有生產奧司他韋資質的兩家公司,隨後獲得授權的企業還在不斷增多。

上海醫藥、東陽光集團旗下控股公司東陽光藥生產的產品商品名分別為「奧爾菲」和「可威」。根據藥監局官網,目前國內共有16家企業生產的30款國產奧司他韋產品獲批。

國產奧司他韋龍頭東陽光藥並未公布奧司他韋的產能,但據《醫藥經濟報》報導,2020年時東陽光藥已經建成一條年產50噸的奧司他韋磷酸鹽原料藥新產線,也是國內最大的奧司他韋生產線。考慮到國內其餘幾家奧司他韋製劑生產商的年產量合計為30到50噸。因此我國奧司他韋年產能或已超過百噸。

基於此,多家企業表示,奧司他韋的產能是充足的,現階段的產品斷貨更多是特殊原因導致。

醫藥代表趙斌對市界分析道,過去三年人們嚴格執行戴口罩等措施,導致甲流感染率大幅下降,所以會存在奧司他韋廠商調低相關產能等現象。「許多藥廠是以銷定產,具體來說是看往年同期和近三個月內的銷量情況來決定是否補買原料進行生產。」

可以說突然開始傳播的甲流,打了廠商們一個措手不及。藥店也面臨著類似的處境,在山西經營一家藥店的潘琦稱:「過去一段時間內,這一類藥物受到嚴格管控,不僅需要處方、還需要新冠核酸證明等才能購買,藥店就不會備太多藥,因為很容易過期,藥店不採購,上游批發公司也不會備貨,上游批發不備貨,生產企業就不會有產能。」

這已反映在了許多企業的財務狀況中。2021年8月份,宜昌市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陽光藥」,為上文東陽光的控股公司)曾發布盈利警告,稱「由於疫情前期可威發貨數量較多,以及疫情爆發後,終端可威處方量需求降低,導致可威於去年至今始終處於去庫存階段」。

對於現階段奧司他韋的缺貨,市界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東陽光藥,公司稱正緊抓生產,以保證市場供應。另有多家藥企亦表示正積極籌措產能。

受「抗流感概念」利好推動,從2023年開年至今,東陽光藥股價漲幅已超過24%。

資本運作和性價比的勝利

如今,在國內奧司他韋市場中,作為被授權方的東陽光藥已「反超」羅氏,成為最大規模的供應商。

根據東陽光藥公告,這一超越發生在2013年。那一年東陽光藥取得了國內抗流感病毒市場(不包括傳統中藥)3.8%的市場份額。

東陽光藥能在抗流感病毒藥物市場奠定地位,是資本、技術和產品創新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這背後,站著一位實業大佬——東莞百億富豪張中能。2020年5月12日,張中能、郭梅蘭夫婦以106.2億元財富位列《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第294位(註:張中能已於2020年11月去世)。

事實上,張中能起家於和醫藥風馬牛不相及的鋁箔加工行業。1997年,張中能成立了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東陽光集團),鋁箔類業務資產則被歸入集團旗下的東陽光(乳源)機電實業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

由此開始,他逐漸編織出一張複雜的資本版圖。

東陽光(乳源)機電實業有限公司曾先後多次更名,如在1999年變更為乳源東陽光鋁業發展有限公司、2001年變更為乳源陽之光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為避免混淆,本文統稱一用「東陽光」指代。

2003年2月,東陽光與量具、刃具行業上市公司成量股份簽訂了資產置換協議。具體而言,東陽光用其以親水箔廠為主體的經營性資產,與成量股份的整體資產和負債進行了置換。隨著置換完成,東陽光也實現了事實上的「借殼上市」,成就了張中能旗下的首家上市企業(600673)。

同期,張中能也將目光投向了醫藥行業。

2001年,張中能通過東陽光集團投資設立了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也就是東陽光藥的前身(2015年5月11日更名為現用名「宜昌市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之後,東陽光藥曾投入甲硝銼等藥物的研發,並先後向歐洲EDQM、美國FDA等機構遞交甲硝銼的註冊文件。不過,東陽光藥真正取得市場成功,與其在2006年獲得羅氏的奧司他韋生產授權分不開關係。

藥監局官網顯示,東陽光藥的國產化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藥和膠囊在2006年6月9日獲批,開始投入市場,製劑商品名定為「可威」。

與羅氏生產的原研藥相比,可威採用了成本更低的合成工藝,因此性價比優勢尤其明顯——達菲每粒售價為人民幣29.8元,一個療程需要10粒。而同等劑型和劑量的可威價格僅為達菲的60%。

不僅如此,羅氏的奧司他韋產品僅有膠囊劑型,而東陽光藥還開發出了顆粒劑型,後者於2008年在藥監局登記註冊。

因此,可威顆粒劑迅速成為兒童、吞咽困難人群在感染甲流時的首選藥物。正如一位4歲孩子的母親郝圓圓告訴市界的:「很多幼兒吃膠囊藥物還吞不下去,顆粒沖劑就會好很多,所以這次甲流流行的時候,寶媽群里都在問哪裡能買到顆粒可威。」

(東陽光藥生產的磷酸奧司他韋顆粒)

2015年,東陽光藥成功實現港股上市,成為張中能旗下的第二家上市企業。

2018年,張中能推動東陽光和東陽光藥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即東陽光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從原股東(宜昌東陽光藥業)手中購買東陽光藥約22.62億股內資股股份,約占東陽光藥50.04%股權。

當年度7月,本次交易完成,東陽光藥成為了東陽光的控股子公司,也成就了民營企業首單同一控制人下A股重組H股項目。

(2018年東陽光重大資產重組前後股權結構對比,信息來源:公司公告)

正遭遇內外夾擊

經過多年布局,目前東陽光藥除了抗病毒藥物之外,還發展出了治療內分泌及代謝類疾病、治療心血管疾病等產品條線。後兩類業務的代表產品分別是治療高尿酸血症的苯溴馬隆片、治療高血壓的替米沙坦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不過,目前可威仍舊是東陽光藥業務的最大看點。

根據公司業績報告,2021年東陽光藥生產的可威銷售額為4.69億元,營收占比達51.38%;2022上半年營收為10.06億元,營收占比為77.8%。

作為第二家獲得羅氏授權的奧司他韋製劑廠商,東陽光藥可以說在這一市場中占盡了先機。不過,相比早年間,如今奧司他韋市場已經逐漸擁擠了起來,東陽光藥也面臨著國內外廠商更加激烈的競爭。

國外廠商方面,對東陽光藥造成最大威脅的,正是其在奧司他韋市場中的「老朋友」羅氏。

2016年,羅氏與日本藥企鹽野義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一種抗流感新藥物——瑪巴洛沙韋。

2018年2月,瑪巴洛沙韋片率先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株感染所致流感;2018年10月又獲得了 FDA 批准;繼而在2021年4月,在中國獲批上市(商品名「速福達」)。

與奧司他韋相比,瑪巴洛沙韋採用了不同的作用方式,是一種「First-in-Class(首創新藥模式,使用全新的、獨特的作用機制)」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服用一次即可見效,而且可治療對奧司他韋耐藥的病毒株和禽流感病毒株。

不僅如此,羅氏在中國獲批上市的產品是瑪巴洛沙韋干混懸劑,和顆粒劑型的奧司他韋一樣,適用於兒童和吞咽困難的患者。

而在國內奧司他韋製劑市場,東陽光藥一枝獨秀的局面也有可能被改寫。一方面,如今雙鷺藥業、一品紅、博瑞醫藥等多家公司都獲得了生產奧司他韋製劑產品的資質。

另一方面,在2022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第七批醫藥集采中,除了東陽光藥,華海藥業、科倫藥業、齊魯製藥等企業的奧司他韋製劑產品同樣中標。

為了應對市場壓力,東陽光藥選擇「以價換量」,將奧司他韋片定價調整為0.99元/片,堪稱「骨折價」。

此外,東陽光藥所擁有的可威顆粒劑相關專利將於2026年4月到期。這意味著在幾年之後,其他製劑企業或將進軍相關市場,繼續從東陽光藥口中分一杯羹。

曾經的優勢產品對手越來越多,未來東陽光藥將面臨著新的造血難題。

目前來看,隨著多家藥企提產,奧司他韋缺貨的狀況或將很快緩解。據醫藥代表趙斌分享:「一般藥廠會生產自身產能80%-90%的量,需求大了會採用產能拉滿這樣的方式,短期提產主要靠增加排班、機器連軸轉這樣子的方法。」

不過,經歷了新冠和甲流的流行,許多消費者已經對缺藥的狀況感到「疲憊」,意識到了自備藥物的重要性。

在上海工作的楊楊說道:「雖然每次缺藥都不會持續太久,但在買不到藥的當下確實非常著急,經歷過這一波,以後奧司他韋、布洛芬、止咳化痰藥、輔酶Q10,甚至是氧氣瓶,我都會自備了。」

然而,浙江省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告訴市界:「奧司他韋這類抗病毒處方藥不建議患者自行服用,需遵醫囑,如果沒有就醫條件也應自行購買甲、乙流檢測抗原,待檢測結果為陽性,再嚴格按照說明書服用藥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