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研究生生活散記

茫宇一塵 發佈 2024-04-11T12:49:25.813570+00:00

1979年9月-82年7月,我在武漢東湖之濱、珞珈山麓住了三年,讀研究生。感知了什麼是名校,看到人們有別於過去極左口號震天響、也不同後來汲汲於名利的特有精神風貌。

1979年9月-82年7月,我在武漢東湖之濱、珞珈山麓住了三年,讀研究生。感知了什麼是名校,看到人們把耽誤的青春搶回來為中華崛起而刻苦攻讀的特有精神風貌。錄於此,供有興趣者閱。

一,武大改革開放初期前三屆即78級、79級、80級研究生共計284人,本科武大畢業的占大多數。其它重點大學考來的占相當比例,如北大的就有6人,其中空間物理系兩人還是夫婦,真是比翼齊飛。其它名校如人大、復旦、中大、北外、蘭大、西北大、華中師大的也有。英才匯集,我除感到榮幸外,無形之中還感到有種不可名狀的壓力。 當年的導師大多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是某個領域的權威或具有某方面的建樹。如中科院院士(當時叫學部委員)李國平、高尚蔭、查全性及梁百先、龍咸靈、韓德培、唐長孺、吳於厪、吳紀先、李崇淮、姚梅鎮、譚崇台、黃倬、周大朴、胡國瑞、陶德麟、陳修齋、彭斐章等。大師雲集,傾心學問有眾多高人指教,非普通院校可比,我輩何其幸運。還有就是武大藏書之多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的。條件這麼好,無論是從哪個角度講,不抓緊學習、虛度光陰都是不可取的。

我們同門師兄弟共三人。一人是武大畢業的。另一人是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從北京內遷的學校,現在的武漢理工大學)教經濟學的老師。他們都起點比我高,眼界比我開闊,且天資聰穎,善於思考,勤奮好學。我唯有倍加努力,以勤補拙,力爭不被他們壓垮。

我的導師彭雨新先生,湖南人,武大教授兼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解放前在中央研究院社會調查所任研究員,曾著有《川省田賦徵實負擔研究》、《縣地方財政》、《清末中央與各省財政關係》等論著。從英國留學歸來滯留廣州被聘為嶺南大學教授,解放後院系調整隨該校併入中山大學。五十年代初中大經濟系北上併入武漢大學,遂入武大,先後在經濟系、歷史系任教。他對我們要求很嚴格,有時還親自到宿舍查房,看我們按時起床了沒有,在看什麼書。他指定我必須讀完馬士英文原版《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指導我們讀《資本論》第一、第三卷,要求認真閱讀經濟所副所長嚴中平先生的《中國棉紡織史稿》和李文治、汪敬虞、吳承明他們編的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集,要求我們經常關注《光明日報》經濟學版的文章。他給我們開專業英語、經濟史文選選讀、史料學等課,帶我們到文科圖書館、中南財院(即後來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查閱資料。他在北京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工作那半年,還經常來信指導和督促我們學習。他指導我把美國學者羅威廉著《漢口》一書譯成中文。畢業論文的寫作從選題、收集資料、板塊結構、論證分析到結論的確立他都給予明確的指導。他親自出面請來中南財院趙德馨教授、華中師院(即今華中師範大學)章開沅教授、本校經濟系尹璟瑚教授、歷史系姚薇元教授參加我的論文答辯會。這幾位先生都是當時江城學界聲名卓著的大佬,他們屈尊命駕光臨我的答辯會,我自然倍感光榮與欣喜,但也很擔心他們是否放行,所幸這一擔心變成了多餘,順利過關。論文6萬字,其中一小部分還發表湖北社科院主辦的《江漢論壇》上。

(未完待續)

關鍵字: